APP下载

如何在少年宫美育中提升农村孩子的审美情趣

2018-11-26雷苹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少年宫美育

雷苹

摘要:在网络化、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正面临缺乏正确美育引导的现实,阶级固化风险日益增高,给农村学校美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少年宫美育从传统乡土文化入手,建立家长、学生、教师新的链接,能有效提升农村孩子审美情趣。

关键词:少年宫;美育;传统文化;乡土文化

审美情趣是人内心世界的展现,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青少年时期是审美情趣形成和体现的关键期,他们既保留了某些儿童的审美趣味,又开始受成人审美趣味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美育引导,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在网络化、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正面临缺乏正确美育引导的现实,阶级固化风险日益增高,给农村学校美育带来了新的难题。

一、城镇化、网络化带来的农村美育的尴尬

爱美是人的天性,提到农村,往往想到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世外桃源,充满乡土的生机勃勃。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不少村小、乡校消失,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只要有能力,外出打工的父母都会努力送孩子到城镇、城市上学,就近租住,由家中长辈或镇里亲戚看管,孩子基本上到学龄后就开始生活在城镇、城市。农村孩子的审美世界里,充斥的更多的是手机游戏、电视广告,小桥是满是尘土的必经之路,流水是爷爷奶奶再三告诫必须远离的危险,人家是老家简单的四方房子。儿童的审美情趣过早的被电子产品所吸引,被严加看管所束缚,被尘土与高楼所遮挡,大自然只能出现在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里。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建设、发展、变化着的城镇,满怀远方父母的殷切期望,却面临对美育的认识偏见和美育资源严重不足。由于受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农村孩子数学、语文等“正课”因为与升学挂钩的受到最大的关注,大人眼中孩子理想的兴趣爱好也往往是女孩舞蹈,男孩体育。孩子刚能站稳就可以跟着音乐摇摆,让家长高兴的发朋友圈,而喜欢画画的孩子往往“乱写乱画”,墙上、家具上的作品让人火冒三丈,儿童的审美趣味表现更是难以得到大人的认可,造成对孩子美育的忽视,往往等到孩子审美情趣相对稳定才为了考学而学习美术技能。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才能良性循环,快速迭代,这样的规律对美育资源也是如此,对美育的不重视,加重了本就匮乏的农村美育资源现状。投入少,又怎能期待高回报。

未来会是一个个性崛起的时代,应试教育饱受批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个性,而审美情趣就是个性重要表现,提升审美情趣的过程,就是一个塑造个性的过程。面对阶级固化风险的提升,有效的教育应对方式就在于培养个性,重要途径就在于通过美育提高审美情趣,具体到我们农村学校,是通过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美育。

二、为农村孩子提升审美情趣提供途径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组织乡村学校少年宫美育,是以学校教育资源为依托,投入人力、物力,为农村孩子提供美育资源,极大的降低美育门槛。少年宫美育在社会上艺术培训学校尚未兴起时就已经存在,在新的时代,它作为提升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任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少年宫美育相对培训学校美育,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费主要来源并不是家庭而是学校;教师专业性强,而不是培训学校的良莠不齐;公益性大于其功利性,以提升审美情趣为目标,而不是专注提升艺术技能、揠苗助长。少年宫美育为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带来了美得体验,给他们儿童趣味向审美情趣的转变中,提供了光明的道路。培养出孩子对美的兴趣与追求,不至于掉入手机游戏、电视的虚拟陷阱。

三、发挥乡土优势,继承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在广泛的情境中认识美术”等。农村学校少年宫,必然需要发挥乡土优势,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审美情趣。第一是从传统节日、节气出发,引导孩子体会顺应天时之美。以多姿多彩、立体丰满的节日、节气文化,构建学习课堂,让孩子在美妙的节日准备和体验中自由寻觅探险,体会四时变化,欣赏节日更新,自由创造、自由感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国传统的顺应天时的美,也不再是遥远得无法让小学生理解的大道理。第二从传统工艺入手,引导孩子领略“匠心”独具之美。木版年画、扑灰画、纸马、内画、泥塑、面塑、糖塑、吹糖人、砖雕、瓷刻、微雕、木偶、皮影、蜡染、刺繡、织锦、剪纸、风筝、脸谱、面具、篾草编这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即使存在于孩子的记忆里,也不那么清晰,但每一个都充满着“个性”。帮着孩子重新拾起,回忆起爷爷拿着篾刀满是老茧的双手、奶奶神奇飞舞的剪刀、村口吹糖人的热闹,自己拿起画笔、剪刀,动手描画、制作,自然地感受那份传统“匠心”带着温度的美。第三从乡土人文着眼,引导孩子升华乡土生活之美。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艺术无处不在,艺术包罗万象,具备家乡特色的饮食文化:打糍粑、做粑粑、包粽子等美食,甚至外婆菜坛子菜;黑茶、擂茶等茶文化;花鼓戏、傩戏等地方戏曲;宝塔、风雨桥等古建筑,都是少年宫美育的素材,以孩子熟悉、喜欢的艺术内容,在孩子自主地欣赏、创作乡土之美中,提高对美的认识,在孩子审美的土壤里播下乡土的种子,让乡土之美生根发芽,默默扎下深入灵魂的根。

四、增强链接,家庭、学校共建良好美育氛围

以少年宫为纽带,在家长、孩子、老师间,家庭、学校之间构成新的美育链接,在良性互动中,增进关系,建立孩子的自信和对美的正确认识,创造良好的美育氛围。第一是让孩子领略自然之美。大自然的美是培养孩子审美情趣的最好源泉。金黄的油菜、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满山满谷;巍巍的山峰,清澈的河水,还有微风吹过的稻田,碧绿柔软的草地,无不使得他们兴奋和赞叹。和孩子们交流,引导孩子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让他们画出来时,总能给你无比的惊喜,那种充满童趣的美,即使毕加索也说毕加索也说:“我一生都在向孩子那样学习画画”。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多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充分了解大自然的美能熏陶出孩子童趣之美,还原和夯实孩子审美底色。第二是让孩子领略阅读的画面之美。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绘本是最好的读物,在家长陪伴阅读或者孩子独立阅读中,孩子既能看到美丽的画面、又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动手创作,让孩子乐读、善画,善于表达,构建起融洽的亲子关系。第三是让孩子领略新时代之美。信息时代,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足不出户便可以领略世界风光,观看演出展览,欣赏艺术名画,也可以点开动画、游戏,让想象在虚拟世界中遨游,农村孩子也毫无例外的早已进入这信息网当中,如同蛛网一般,越是挣扎反而越缚越紧。少年宫美育不可缺少的是合理利用信息网络,和家长一起引导孩子正确欣赏新时代的信息之美。声形并茂的绘本故事、灵动流畅的沙画表演、动感飘逸的线描视频、赏心悦目的名家名作、童真童趣的同龄作品、诙谐幽默的动漫形象,向孩子们展现新时代美的不同形态。

五、加强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素质

时代在不断发展,要让少年宫美育满足农村孩子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即利用好传统的集中培训如“国培”机会,又要利用好网络学习等自学机会,还可以组织中心校区、本校内美术专业教师培训,提供平台和机会,增进少年宫美术专业教师交流,抓好专业学习,切实提高乡村美育教师能力素质,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让美育观念深入人心,在少年宫美育中,让农村学生审美情趣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期刊:明日.《浅谈小学生审美教育》.《新课程学习 上》,2014年,第12期

[2]徐姣.《传统节日,美术教学的美丽邂逅》.《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7年,第4期

[3]著作:[美]托德·罗斯.《平均的终结》.中信出版社. 2017年5月1日

[4]著作:董季群.《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5]电子类:江彧.《“阅”中“画”美—浅谈绘本阅读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2016年4月20日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XJK18CJC002,课题题目:《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提升小学生人文底蕴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少年宫美育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南昌市少年宫学生作品展示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免费“染发”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