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平凯:喜爱“舞文弄墨”的开国将军

2018-11-26梅兴无

湘潮 2018年6期
关键词:红军

梅兴无

开国将军中,大多数人出身贫苦,受教育程度也较低。说起拿枪杆子冲锋陷阵,他们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可一旦要他们拿笔杆子写文章,就不免犯怵,视小小笔杆千斤重。不过也有例外,有一位开国将军,就十分喜爱“舞文弄墨”。他因文两次受到毛泽东的赞赏,也因文两次蒙冤。他就是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的开国少将张平凯。

在枪林弹雨间刻苦自学

张平凯出生于1910年,湖南平江人。因家庭贫穷,他只读了15个月小学,便辍学帮地主放牛,不慎将牛丢失,不敢回家,从此投身革命。192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他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历任游击队团支部书记、共青团龙门区委书记、红五军第三纵队分队长。

在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中,张平凯坚持自学文化,练习写文件、布告、宣传材料,成为红军中的“秀才”,因此被调到红五军军部工作。1929年10月,红五军进军江西永新县,他参加了天河、横江渡等战斗。红五军军部在永新县城选举士兵委员会,军党代表滕代远被选为委员长,张平凯被选为副委员长,后又代理委员长。

1930年初,张平凯到红五军教导队学习,与甘渭汉、邱创成等同班。他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刻苦学习,政治、军事、文化素养提升很快。

是年7月,红三军团遵照中央的命令攻打长沙。张平凯接替何长工担任红三军团后方留守处主任。他领导后方留守处,成立了3个战时流动后方医院,建立了5个固定性的医疗点,担负起分散救护医治伤病员的任务;组建新兵训练营和俘虏官兵训练营,建立1个修械所,担负起补充兵员、枪械修理的任务;动员平江等地大批群众支援前线,与中共平江县委配合,组织赤卫军12个团及支前运输队、救护队、担架队、慰劳队等共10万余众支前。这些,为红三军团胜利攻克长沙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受到彭德怀的嘉奖。

在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中,有一支由平江长寿街少先队员组成的队伍,朝气蓬勃地活跃在支前第一线。曾经做过共青团区委书记的张平凯感慨系之,赋《随军进长沙》诗一首:

长寿少先队,参战顶呱呱。

宣传支前线,帮助抬担架。

莫看年纪小,不比大人差。

少年作榜样,随军进长沙。

第二次攻打长沙后,红三军团组建山炮连,张平凯担任山炮连政治委员,并兼任军团直属队党总支书记。1931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三军团山炮连为基础成立军委炮兵团。这是红军第一个独立建制的炮兵团,辖3个山炮连、1个炮兵教导队、1个运输连、1个步兵警卫连。张平凯任炮兵团政治委员,成为人民军队炮兵的创始人之一。

后来,张平凯调任红五军二师五团政治委员。1932年春,红军在湖南汝城热水一带与敌展开激战,红三军团第四师政委黄克诚所部处境危险,张平凯率部及时赶到增援,掩护红四师顺利转移,摆脱了困境。

上级为了培养张平凯,调他到瑞金中央團政治委员训练班学习。学习还没有结束,他就被调任福建独立十师政治委员。1933年初,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张平凯奉命率独立十师从福建武平急行军160里,到赣南会昌县的筠门岭与独立三师会合,一起攻打敌人的南檬寨据点。张平凯在《攻占南檬寨》一文中对南檬寨的描述展现了不俗的文采:

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地方,山岭连绵,项山是其中的一座大山,主峰叫甑半岭,高3000多米。阴雨天雾气腾腾,看不见山顶,晴朗的日子,从山北麓的项山村望去,甑半岭直插云霄,与天相接,邻近的峰峦像在对它参拜,南檬寨就在它的半腰。从南檬寨往东有小路通福建,往上走4里多路经仙人岩有捷径通广东平远;南檬寨与项山村相距15里,也有小路相通,有一段要从悬崖和深涧的边上通过,稍一不慎跌下去就会粉身碎骨。所以老乡们又把南檬寨叫“南天门”,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南檬山寨似天高,凡人上去命难饶,仙人岩前虎狼叫,甑半岭上树头摇,玉皇大帝留脚印,王母娘娘丢蟠桃。”敌人就利用这样险要的地势,把南檬寨变成一个易守难攻的据点,一个骚扰赣南苏区的前哨。

我粤赣军区决定集中10倍于敌的兵力拔掉这个“钉子”,堵死敌人窥探苏区的“窗口”。独立十师从右侧进攻南檬寨,在进军途中打掉了一个向南檬寨运送物资的武装民团,从挑夫那里了解到去南檬寨侧后还有一条小路。于是,张平凯率部抄小路直扑南檬寨。

独立三师这时已从南檬寨的正面打响。敌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正面。张平凯的独立十师从天而降,机枪吼叫起来,手榴弹在碉堡上开了花,红军战士杀声震天冲向敌群,敌人四散向山上逃跑,红军胜利地占领了南檬寨。独立十师在此战中俘敌300多人,缴获了200多枪支以及其他物资。他们把部分粮食、油盐分给当地的贫苦百姓,并在这里发动群众,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解除了敌人对赣南苏区的边缘地带的骚扰。

上书反对“左”倾冒险主义蒙冤

1933年夏,独立十师编入红十九军,张平凯先后任红十九军五十六师政委、师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然而,“左”倾错误的领导者控制了中央的领导权,推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军事路线,企图以阵地战的死打硬拼来打破敌人的“围剿”,结果导致红军连连失利。

张平凯参加红军这么多年,从战士干到师长,仗从来没有打得这般窝囊过。他觉得照这样打下去,红军的前景堪忧。随着战事的推进,这种想法在他心里疯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写文章表达了对死打硬拼造成损失的强烈不满,甚至直接上书中央最高领导人,措辞激烈地反对“分兵把口”“六面出击”“短促突击”的战法,建议采用过去行之有效的打法。但“左”倾领导人不但不采纳张平凯的意见,反而给他扣上“反党”的帽子。他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安排到“上级干部队”任政治协理员。

猜你喜欢

红军
红军坳
半条红军被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爷爷的红军帽
袁国平与“红军第一报”
红军坳
十送红军
动物谜语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