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好课的十要素

2018-11-26郭长伟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一节课预设重点

郭长伟

经常有教师问我:究竟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下面十个要素。

一、好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可以有多种形式导入,例如以复习上节内容、讲故事、播视频等形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重点突出

新课程标准提倡三维目标,即本节课知识技能有哪些,要应用什么方法,过程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突出是指本节课教学目标下的哪个知识点最重要,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不宜多(一到两个),若一节课的重点较多(超过了三个),那么也就无教学重点可言了。

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这里的“动”主要是指学生积极思考。真正的好课,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思考、合作、探究,真正动起来。

四、教学程序流畅

教学环节要比较完整,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要在短短的40分钟内,收到预设的效果,注重知识的生成、教学程序流畅。

五、把握好时间

要合理分配教学的各个环节、内容、时间,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蛇头虎尾。下课铃响了教师拖堂,这样的课不是好课;有的教师怕讲不完,一直赶课,结果剩余很多时间无所事事,这样的课同样不是好课。

六、有情

这里的“情”主要是指教师教得充满激情,学生学得充满热情,这种学习氛围看似无从把握,实际上存在于师生交往的活动中间,是完全可以被师生和其他听课人所感知的。

七、有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提倡集体备课制,因为集体备课能发挥一个团队的最大力量,更能把握住本节课的重难点。但一堂好课应有教师个人的特色,要根据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所有的照搬照抄都不值得提倡。

八、课堂是开放、生成的

这里的开放既指教学过程或是教学内容的开放,当然还可以包括教学方法等的开放。很多时候,一节课都是教师完全预设好的,但我们更提倡随机的、生成的课堂,既有内容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精彩的,也是最能反映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

九、有检测

一堂好课应有一定的训练和练习,我们要通过分层练习,让所有的学生都感觉到自己能学得会,体验学习过程中成功的愉悦。我们要不断促进和强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特别是要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真正落实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经常检测与及时反馈,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面展示自我、认识自我、修正自我的镜子,可以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十、有实效

教学效率是有高低之别的。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都应讲究有效性,避免无效劳动。如果一节课看似精彩热闹,学生却没学到什么知识,就不算是好课。

(責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一节课预设重点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存在感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浅析预设的应用
所谓“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