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倡小组合作 激发学生兴趣

2018-11-26孙晓霞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三角形

孙晓霞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其特定价值。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可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从数学知识中归纳出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思维能力,帮助掌握学生知识点。

一、选择合作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有关三角形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定义进行理解,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呢?”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对三角形定义进行预习,要求学生从家里收集一些三角形物品,然后带到课堂上和同学进行讨论和分享。这种教学方式较为灵活有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突出教学有效性

教师在开展小组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需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将不同层次的學生分在一个小组内,确保“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要站在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小组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让全体学生均获得在小组内表现的机会,同时促使小组内学困生和优等生之间互相帮助,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以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小组成员以4—6人为宜,组员轮换当组长,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教师要对小组组员进行分工,确保每个组员都明确自身职责,承担起相应的学习任务。

三、设计讨论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小组合作教学,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积极对其进行引导。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积极思考,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监督。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需要教师进行耐心指导和管理。

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开展了两次合作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对小组合作讨论情况进行巡查和监督,最终完成了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要注意通过情境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假设学生是建筑工程师,使用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积木搭建筑。其次,当学生学习兴趣被调动之后,让学生采取合作学习方式,促使全部作品得以顺利完成。再次,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较为稳定,而球体总是在运动呢?”最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开展组内探讨,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再次引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相对枯燥,部分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责 编 行 之)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三角形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智力魔方
如果没有三角形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画一画
表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