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雷波法在桥涵台背填筑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018-11-26张向北

四川水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雷波面波桥涵

张向北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经营分公司, 北京 100088)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备受人们的关注。由于结构差异、施工时工程质量差、材料控制不严等各样因素,桥涵与路基相接部位沉降差异显著,导致跳车现象的出现较为频繁,不仅危及过往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还导致公路的使用年限减少,增加了后期维护公路的费用[1]。众多因素中,台背回填质量不达标,导致后期沉降过大,是影响桥头跳车现象频繁出现的重要因素[2]。 因此,选择有效的检测手段,及时发现填筑质量问题,从而减轻甚至避免工后沉降,极其必要。

传统检验桥涵台背回填料压实度的常用办法一般有灌砂法、灌水法、沉降法、触探法、取芯法等,但受各种影响因素,均具有一定的限制。利用瑞雷波传播特性,并应用到桥涵台背填筑质量检查,是近几年来试验检测技术发展的新方向[3]。本文通过具体的工程应用实例,总结分析瑞雷波法在嵩昆高速公路某涵背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供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参考。

1 瑞雷波工作原理及方法

1.1 瑞雷波工作原理

瑞雷波法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瑞雷波是地震波中较为特殊的面波,可以通过面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性质来进行分析。瑞雷波质点通过自由表面进行传播,运动的痕迹可以大致看作是一个逆时针转动而形成的椭圆,两条圆心轴的比例大约为2:3,强度会随着深度而迅速减弱,但是水平方向就较为缓慢。瑞雷波是人们通过在地震发生过程中记录下的,它频率较低、速度能够达到横波的波速,而且速度衰减较为缓慢,它在地震波中因为其特殊性,可以容易就能测量[4]。

瑞雷波具有如下的特性:频散性、波长不一样,能够穿透的深度也就不同、因为与横波波速较为接近,可以通过测频散曲线分层位,从而计算出每一层的波速,然后通过计算出的波速得出每一层瑞雷波波速与密度值的关系,可计算各层的压实度值[5],这就是利用瑞雷波进行桥涵台背填筑质量检测的基本原理。

1.2 瑞雷波工作方法

瑞雷波检测方法分为释放地震波、收集瑞雷波、信号分析这三个步骤,通过人工制造出地震波,采集信息得出地下的地层结构,根据地震波来源的不同,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探测,一种是稳态法,这种方法是根据频率域的面波计算的。另一种是瞬态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时间域的面波计算的。两种方法中,稳态法使用的时间比较长久,所以运用的十分熟练,但是它运用的设备仪器十分笨重,效率不高,在大范围的工程项目中不适合。瞬态法的设备仪器十分轻巧,使用方便,效率较高,使用的采集系统容易上手,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得到广泛的应用。

瑞雷面波法的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和采集瑞雷面波信号,另一方面是从已采集的资料中,经过处理得出各种频率面波相对应的速度VR和波长λR,并绘制其离散分布曲线,即频散曲线,进而通过反演,得到有关表层岩土分层的地质解释。

2 工程应用分析

采用瑞雷波探测法对嵩昆高速某标段涵背填筑质量进行检测。

2.1 参数的选取

瑞雷波探测的准确度受激发、接收、探测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1.1 震源及激发设备的选取

震源的选择主要以满足检测深度为目的,同时要求考虑场地条件、操作方便等要求。目前多采用锤击、落重、爆炸等方式产生震源。考虑到检测的安全及可操作性,本次采用人工锤击方式产生震源,锤越重,激发产生的波能量越强,对应的瑞雷波最大振幅越大,主频越小,频谱范围变窄,干扰波或二次波振幅与主频振幅接近,对信号分析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深度小于10m的台背宜采用轻锤、面积小但刚度大的垫板;深度大于10m的台背宜采用重锤、面积大但刚度小的垫板,本次检测采用轻锤配合体积小、刚度大的垫板。

2.1.2 采集参数的选取

道间距、偏移、采样间隔及采样点数等参数对数据的采集有较大的影响,道间距影响接收信号的相位差,因此设置应合理,要保证接收信号有足够的相位差,且易将面波与干扰波分离;偏移距影响各道接收信号能量大小,且对频谱宽度存在影响。偏移距过大,可导致末道检波器无法接收信号,且接收到的高频部分减少、频谱范围变窄、浅部信息减弱;但偏移距过小,干扰波容易与面波叠加,且近震源的检波器记录信号质量差;较小的采样间隔,重建信号将更精确地代表原始信号,采样间隔过大易造成高频成分丢失,但是可以提高频率分辨率,采样点数宜在明确采样间隔后,根据采样记录长度的要求来确定,一般选择为 1024或2048,在采样间隔小但记录长度大的情况下,需采用较大的采样点数。

将采集的实际数据与检测目的相结合,本次面波采集参数为:间距0.7m,偏2m,道数为24,点数2048,时间0.1ms,如图1所示。

图1 现场测试布线

2.1.3 探测环境

瑞雷波探测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包括各种电干扰、振动干扰以及震源本身的干扰等,因此,在检测时,应停止周边施工、车辆运行,减少人员走动等。

2.2 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选用上述参数对嵩昆高速某标段涵背填筑情况信号进行采集,图 2是一个完整的面波时域信号记录。

图2 瑞雷波记录

通过采集到的完整的面波时域信号,使用二维F-K方法,得出瑞雷波的频散曲线。二维F-K域分析法能够通过地震通道数据,对瑞雷波的相速度进行提取,而且十分的精确,这种办法的理念方向是通过采集野外与时间和距离得出的瑞雷波记录进行分析,根据瑞雷波是地震波中能量最大的面波,从而提取到它的频散曲线。

通过使用几种不一样的算法从实测记录信号中得出瑞雷波频散曲线,而工程中需要的是岩土体的不同层次的速度,所以需要用瑞雷波频散曲线变换为瑞雷波分层速度,并且计算出剪切波的速度。瑞雷波频散曲线变换为瑞雷波分层速度的办法多种多样,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是运用下方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视速度VR随深度H增大而增大时,

视速度VR随深度H增大而减小时,

式中,Hn:第n个频散点的深度;

Hn-1:第n-1个频散点的深度;

VR,n:大于第n个频散点的瑞雷波均速;

VR,n-1:大于第n-1个频散点的瑞雷波均速;

VR,m:第Hn-Hn-1深度的瑞雷波速度;

层次是通过频散曲线而进行区分的,频散曲线特征通常表现为曲率、斜率以及频散点的疏密的变化。为了保证分层速度和深度之间关系的正确,还需要通过研究地层结构,使用正演计算,得到频散曲线与实测曲线的差异,多次修改分层结果,直到频散曲线与实测曲线拟合最完美才停止,此时的层速度为最终解释速度。

通过计算分析得出该涵背波速及实测压实度,见表1,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规定:二级以上(包括二级)的公路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将过渡段做好,过渡路堤的压实度需要满足大于96%的标准[6]。结果表明该涵背填筑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表1 涵背填筑质量

2.3 检测结果的对比验证

为了检验瑞雷波法对高速公路涵背填筑质量检测效果,对该涵背灌砂法与瑞雷波检测法获得的压实度进行对比分析,见表2。

表2 涵背填筑质量检测对比

通过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灌砂法和瑞雷波法在检查涵背填筑质量时,压实度的误差都小于1%,这证明了瑞雷波法可以在涵背填筑质量检查中运用。

3 结论

瑞雷波检测法与传统的检测方法比较,具有多方面优良的性能,而且不会破坏填筑完成的路基,可以做到无损检测,该方法可弥补其他检测方法的不足,具有操作简单、快捷,高效,现场干扰小,不影响施工进度等优点,在高速公路工程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杨相如.台涵背回填料性质对瑞雷波传播特性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4,31(09):37-42.

[2] 陈治伙,李林峰.桥涵台背回填材料的评价与施工质量控制[J].福建建设科技,2011(06):21-22.

[3] 周伟,张新星.瑞雷波法在高速公路高填台背病害检测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2014(03):88-91.

[4] 杨成林.瑞雷波法勘探原理及其应用, 物探与化探. 1989,2(06):465-468

[5] 赖思静,杨伟, 李海平. 几种典型面波时域信号的特征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5(增1):4854-4859。

[6] JTG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雷波面波桥涵
探讨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自适应相减和Curvelet变换组合压制面波
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涵工程施工交通组织方案
比利时:对父母收更名税
公路小桥涵设计及施工问题探讨
铁路桥涵EBS分解体系研究
地震数据面波衰减性能定量评价
地下空洞地震瑞雷波的旋转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利用地震勘探面波反演巨厚戈壁区的表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