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江北机场T3A航站楼项目如何创“鲁班奖”?
——访中建八局副总吴平

2018-11-26

重庆建筑 2018年11期
关键词:鲁班奖八局航站楼

本刊记者刘艳萍孙苏

随着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的投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率先拥有三条跑道和最大面积航站楼的机场。在国际机场协会(ACI)今年二季度旅客满意度测评中,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再次位列全球“旅客吞吐量2500万—4000万层级”机场首位。此前,江北机场T3A航站楼已先后获得了“巴渝杯”优质工程奖、“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奖、全国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奖等多个奖项。目前,该项目参评的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已通过复审。针对T3A航站楼的技术创新和特色,以及这一项目有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建设心得,我们专访了中建八局副总吴平。

建设伊始,明确“鲁班奖”质量目标

重庆江北机场T3A航站楼建设之初,就明确了争创“鲁班奖”的目标。在竞标选标时,总承包单位的综合实力和类似工程经验就成了重要的考量标准。中标企业中建八局在“鲁班奖”历年评选中获奖次数最多,似乎实至名归。他们承建昆明长水机场和长沙黄花机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然而,采访中我们发现,这一项目的成功除了因为经验和企业实力因素,更多的还是靠勇敢面对新的挑战。吴总介绍说,建设之初他们就向“鲁班奖”评审专家反复请教,甚至专门把他们请来为职工授课,继续认真学习“鲁班奖”对项目建设和创新的要求,一点不敢仅靠吃老本。在此基础上,公司领导和员工,上下一心,不敢忽略每一个细节问题,策划出了一套从技术施工到最后完工全过程的完整的创优方案,并要求整个方案在项目施工时按质按量一步步去落实、跟进。

他介绍说,重庆江北机场T3A航站楼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明确了创奖目标,各参建方就要同心协力,目标一致。建设伊始,就建立了以建设单位为核心,依托总承包单位实现过程管理的“五方”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逐级签订责任书,分解创优目标。甚至还建立了由业主、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专业分包单位组成的创鲁班奖小组。

严把质量关,打造特色亮点

重庆江北机场T3A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54.3万m2,东西宽750m,南北长1060m,建筑高度48m,由主楼和四个指廊组成,是现有T1、T2A、T2B航站楼面积之和的2.5倍。这么巨大的一个建筑,到底有怎样的特色与亮点呢?吴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一是索幕墙。T3A航站楼幕墙主要分为玻璃索幕墙,框架玻璃幕墙,石材幕墙及铝板幕墙几个部分,总面积达到15万m2。其中,玻璃索幕墙体系共约7.5万m2,是全亚洲最大的索幕墙系统。这使整个楼看起来更通透、大气、时尚、现代而且简约,也非常环保、低碳。

二是行李可视化。重庆江北机场T3A推出行李可视化系统,旅客在行李提取处等候时可观看行李搬运“直播”,实时查看自己行李的搬运状态。也就是说,在行李提取处均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前方的摄像头将工作人员搬运旅客行李的画面实时投放在显示屏上,旅客可以实时地看到自己行李的搬运状态。

三是摆渡小火车。为了提高中转衔接的服务效率,T2和T3A航站楼以及未来要建的T3B航站楼都有摆渡小火车相连。这意味着乘客若在T2航站楼下了飞机,要坐国际航班,搭乘小火车就可抵达T3A航站楼。虽然航站楼面积巨大,但旅客步行距离并不远,十分人性化。

四是智慧机场。随着新科技的运用,重庆机场迈向了“智慧机场2.0”时代。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临时身份证明自助办理、无纸化乘机、“刷脸”登机等等,这些都省去了旅客排队等待的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方便快捷,给旅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用心、决心、细心——给建筑企业的建议

中建八局作为获“鲁班奖”最多的施工企业,除了因为其本身具备的丰富的施工经验和雄厚的综合实力之外,吴总还向其他小型建筑企业传授了项目建设中重要的“三心”——用心、决心、细心。

用心。吴总告诉我们,像大型公建项目,小型建筑企业虽然很难独当一面,但可以通过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参与进来,学习国家级奖项对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高要求、高标准。这样小型企业也有获奖的可能。也就是说,只要用心去做、认真去学习,严格按要求实施,小型建筑企业一样可以做得很好,一样可以拿到“鲁班奖”。

决心。重庆江北机场T3A航站楼2013年5月开工,2017年6月竣工,历经4年多,绝不是仅凭一腔热情,一朝一夕完成的事情。项目不仅要完成,更要用很多科技成果来支撑,包括专利、QC,这是很考验人的耐心和决心的。他介绍说,山地机场本来就存在许多技术难点,针对这些质量难点,中建八局成立了多专业QC小组,结合项目科技创新,广泛发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四年多始终如一,是江北机场T3A航站楼获得多项殊荣的关键。

细心。据吴总透露,他发现许多“鲁班奖”的评审专家到现场并不专门看你让他看的,或者看大家都会看的,而是特别注重细节,注重大家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江北机场的“鲁班奖”复查过程中,就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评审专家跑到大家都不会想到的角落去看,看你的设计,看你的施工细节,以及设备的组装,包括线板、大小管道的安装,等等,都是他们检查的重点。建筑施工中,认真对待每一道工序,细心检查每一个角落,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打造技术亮点,使每一个细节都尽量完美。

(吴平邮箱:651913406@qq.com)

弘扬工匠精神 培育产业工人——“巴渝工匠”杯2018年建设行业职业竞赛总决赛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四次全会精神,传承鲁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实施“人才强市”“人才兴业”战略,推进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市住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了“巴渝工匠”杯2018年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建设行业职业竞赛。本次大赛设置了安装起重工、建筑电工、抹灰工、镶贴工、砌筑工等5个工种竞赛项目,分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经过初赛激烈的角逐,最终30支参赛队伍,80名选手入围总决赛。

总决赛于2018年10月25日-26日,在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成功举行,此次总决赛紧扣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着重考察安装起重工、抹灰与隔墙系统等工种操作的精度和规范程度,试题按照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命制,结合装配式部件吊装、轻钢龙骨内装隔墙安装与表面装饰等新工艺要求进行考核。最终大赛决出四个工种个人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各工种第一名的选手,符合条件者,优先推荐申报“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前三名的选手,推荐参加“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技术能手”的评选。

在总决赛开幕式上,市住建委党组成员董勇讲话指出:技能人才是建设行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技能大赛、加强岗位练兵是我委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现代化的建筑产业发展要求技能人才不仅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有新时代工匠精神,其核心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新求真。举办此次大赛,正是希望通过技能比武,传承建筑业传统的鲁班文化,弘扬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今后我委将引导建立建筑工人薪酬与技能等级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大力推进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摘自: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网)

猜你喜欢

鲁班奖八局航站楼
中建八局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WF-IoT融合物联网的控制技术在航站楼内的应用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光环境模拟在航站楼高大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美丽的湘江
中建八局携手《雷锋》杂志 启动关爱老区小学生活动
植物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VRV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大型办公楼项目的应用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先人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