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是谁的脚印?

2018-11-26何兵崔莉

天天爱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藏族人圣湖水獭

文/何兵 图/崔莉

雪地中发现神秘“礼物”

严酷的冬天到了, 寒风瑟瑟,湖面封冻,形成将近一米厚的冰层。冰层随着下层的水流缓慢地移动着,冰层间巨大的挤压力常常导致冰层破裂,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低沉而浑厚,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鄂木措圣湖开展调查,希望了解这里水獭(tǎ)的种群状况。前一天晚上下了小雪,鄂木措圣湖的冰面上覆盖着薄薄一层雪花,整个世界一片洁白,在蓝天和雪山的映衬下格外圣洁。我们沿着湖边行走,寻找水獭可能栖息的岩洞和可供水獭跳进水里捕鱼的冰窟窿。

鄂木措圣湖很大,由上下两个湖组成,藏语分别称为“鄂木措贡玛”(上鄂木措湖)和“鄂木措尕(gǎ)玛”(下鄂木措湖),中间由一条溪流连接。我们在鄂木措尕玛没有任何发现,于是沿着溪流往上游走。快要到达鄂木措贡玛时,我们忽然看到水中的石头上有一些白色的东西,走近一看,是动物的粪便!水獭就喜欢在石头上排泄,我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继续寻找。来到鄂木措贡玛出水口,冰面上赫然出现一串清晰的脚印!是水獭的脚印吗?我们仔细分析了脚印的形状和大小,没错,是水獭无疑!

文章选自《这是谁的脚印?》熊亮/编,崔莉/绘,何兵/口述、摄影

不要小看这串脚印哦!从这串脚印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信息,比如动物的类型、运动速度等。我们继续研究水獭的脚印,果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脚印并不是一只动物留下的,而是两只,一大一小。据此推断,很可能是水獭妈妈带着水獭宝宝。脚印的方向显示,水獭妈妈和宝宝从位于鄂木措尕玛的家里沿着溪流游到上游,在到达鄂木措贡玛时从水里爬上了冰面,在冰面上走走,抖抖身上的水,稍作停留,又跳进水里,可能是在水口处捕鱼,寻找早餐。早餐之后,妈妈带着宝宝沿着湖边的冰面一直走啊走,留下了长达一公里的足迹。宝宝一直走在妈妈的旁边,但它很调皮,时常要和妈妈亲昵一下,两条足迹就合在了一起,还留下在雪上打滚的痕迹。长途跋涉后,两条足迹消失在湖对岸的岩石洞里,洞口的岩石上还留下几堆粪便。这里可能是水獭母子另一个温暖的家啦!我们不想打扰它们,做好记录便离开了。路上不断在脑海中演绎着水獭母子这一路走过来的情景,那该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呀!

水獭小百科

水獭,又名欧亚水獭,是所有古北界哺乳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之一,在欧洲、亚洲、非洲的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水獭隶属食肉目鼬科水獭亚科,是半水栖动物,生活在水源清洁的水域附近。

水獭住在哪里?

水獭可以生活在多种多样的水生环境中,比如高原湖泊、低地湖泊、江河、溪流、沼泽湿地、沼泽森林、滨海湿地等。从海平面的半咸水湿地,到海拔1000米的阿尔卑斯山,再到35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乃至42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都有水獭的存在。

不同地区的水獭栖息地差异很大。不过,水獭的繁殖必须依赖有洞穴的河岸,或者由树根、木头、岩石或其他碎片堆成的空洞。

水獭怎样生活?

水獭喜欢独居,成年水獭通常不太愿意和同类进行社交活动,除非是交配季节。在每个繁殖季节,水獭妈妈会生下1~5只幼崽。水獭妈妈生下宝宝后,水獭爸爸会留下妈妈和宝宝们一起生活,而自己却过独身生活去了,这样一个家庭群,就是水獭最主要的社会结构。有时候,几个家庭群也会聚集在一起,相互帮助,渡过难关,构成一个临时的小群体。

水獭爱吃什么?

水獭最喜欢的食物是鱼,大约占到所有食物的80%。不过,水獭并不挑食,如果有机会,它们还会吃水里的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小型兽类和甲壳动物。

快要消失的水獭

由于种群持续减少,水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物种。水獭的生存有赖于健康的水生环境,但水生态却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河流渠道化、河岸植被破坏、大坝修建、湿地排水、水产养殖及其他在水域系统的人为活动,都会对水獭种群造成不利的影响。

水獭的“天敌”

污染是对水獭最主要的威胁。农药、重金属(水银)、化肥等工农业废水造成的污染,以及河流和湖泊酸化、富营养化等,导致许多地区的鱼类数量大幅减少,水獭的种群数量也因为食物短缺而逐渐减少。

偷猎也是水獭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亚洲,偷猎活动尤其猖(chāng)獗(jué)。水獭皮毛光泽亮丽,厚实保暖,是重要的皮草来源之一,长久以来被人类用以制作精美的衣物。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寒冷的冬季备受煎熬,而用水獭皮制作的衣服,是所有动物皮毛中保暖效果最好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为藏族人提供了御寒的保障。水獭皮衣物,逐渐成为了藏族的传统服饰文化。

重返家园的水獭精灵

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人们动物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水獭的生存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许多地方又重新发现了水獭的踪迹。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牧民多次看见水獭出现在牧场的河流、湖泊中。

高原的河流和湖泊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这里生活着大量的高原鱼类和其他生物,因藏族人不吃鱼和其他水生动物,更对水源地呵护有加,所以这里仍能维持着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位于年保玉则神山下的鄂木措圣湖,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几年前,牧民在这里看到了久违的水獭踪迹。为了保护水獭,当地保护机构——“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自发地开展了保护行动,如清理垃圾,进行保护水源的宣传,禁止外来游客非法捕鱼等。图画书《这是谁的脚印?》记录的正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冬季的山谷清冷寂静,辽阔无边,罕有人烟。但是,雪地上有水獭、雪豹、狐狸的脚印,天空中不时掠过惊起的喜鹊、乌鸦和地山雀,溪流边有鹮嘴鹬、普通秋沙鸭、赤麻鸭在觅食,湖底还有成群的鱼在游来游去。湖面上不时传来巨大而深邃的“咕咚咕咚”的响声,是空谷绝响,也是在为充满活力的野生动物群落伴奏。

没错,这是它们的世界,这是它们的家园!

文献引用

①高耀亭, 1987. 中国动物志·兽纲·食肉目. 北京:科学出版社.

②马世来等, 2001. 中国兽类踪迹指南. 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

③Ruiz-Olmo et al, 2008. Lutra lutr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4.3. .

猜你喜欢

藏族人圣湖水獭
绒螯蟹和水獭
给水獭建一个家
到拉萨途中
团结勇敢的印度水獭
雪山圣湖与气候关系的若干探讨
团结勇敢的印度水獭
藏族人为何能适应缺氧环境?
藏族人为何能适应缺氧环境?
圣湖 信仰的延续
转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