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习中的倾听艺术

2018-11-25王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9期

听了一节语文课——梁实秋的《雅舍》,有一段师生对话:

师:品读《雅舍》,同学们读到一个怎样的梁实秋?

生:梁实秋在简陋的屋舍中享受鼠子的嬉戏,不以陋室为陋。

老师提问的核心词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最好是一组形容词或短语,比如恬淡、安适,有雅趣的等等。而学生的回答是这种性情的具体表现。像这种老师提问与学生对答不在同一层面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上比比皆是。睿智的老师应该因势利导,可以再追问一句:不以陋室为陋,能看出梁实秋是怎样的人?可惜接下来的对话是:

师:放眼整篇文章进行提炼,不要只局限于第三小节。

生:梁实秋享受月夜,把滂沱大雨比作“米芾章法”。

……越扯越远。

学生不会认真倾听老师的提问,老师也不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这样的课堂对话是无效的。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稿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被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项,可见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永远是语文学习之本,而“听说”一直放在“读写”之前,可见听说是读写的前提。我们老师不能只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是听话的能力。只会读写,而不擅长听话的学生可以这样说,他建构的语文思想,获得的语文能力是有缺陷的。

一、听之有礼,说之有物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情境中,通过以交流为目的的言语交际,使学生处于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听话能力,首先从学生听话的姿态抓起。有良好的听话姿态,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方向性。放眼课堂:腰杆挺直,目光凝视老师的大部分都是学习优异的学生。而有的学生耷拉着脑袋,目光游离躲闪,这些学生听课效率肯定不高。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姿态,有助于更好地倾听,更准确地捕捉到说话的内容,以便于自己的思考和再创造。

同时,教师也要以良好的听话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课堂的第一要义是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佐藤学)。我们很多语文老师都会在课前开辟出5分钟的语文活动,比如演讲。这样的想法和举措是很好的,有助于学生语文的实践。但同样是五分钟的课前演讲,如果老师没有做好相应的要求和示范,效果是大不相同的。笔者也在开展此类活动,我要求学生台上讲的时候,台下的学生身体坐正,目视前方,这既是对演讲者的尊重,也是给自己聚心凝神地听讲造势。学生在讲的时候,老师不要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也要全神贯注,跟学生之间有目光和情感的交流,给台下学生做好良好的示范。“老师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佐藤学)。如果在语文课堂上有了这样的情感共振,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该是多么美妙的享受啊!

倾听才能促成理性的参与,才能保持平等的对话。而只有理性的参与和平等的对话才能构建自由、开放的课堂生态。

经常回味自己上过的一节颇有意思的语文课,內容是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先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讲解。四个学生分别从“善良与崇高”“阶级与对立”“命运与反抗”“人性与社会”四个角度诠释四部悲剧。我一直站在讲台的右前方以欣赏的眼光注视着台上的同学,时不时地点头微笑,听到紧张处也不由地严肃表情。听讲的同学也是这样,始终怀着欣赏的、学习的姿态目视前方。师生一同沉浸在伟大经典作品的世界里,做彼此最忠诚的倾听者。我觉得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值得怀念的、温暖的,因为老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彼此尊重、彼此欣赏的地位。有了这个前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起来也就平等畅快、言之有物了。

二、听之有方,说之有矢

谈说是知识的领域,倾听是睿智的特权。——(美)霍姆茲

说话,固然是一门艺术,如何会听话,更是一门学问。在很多语文课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重复一句话:请同学们听清老师的提问。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很多场合,我们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倾听老师的提问,回答问题也就东拉西扯,没有方向没有中心。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要抓住老师言语的核心,能快速准确地捕捉到言语用意并及时地进行互动交流。

还有一种情况,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很多课堂似乎变成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问答,没有被提问到的学生好像置身课外,这种游离课堂的学习状态是很不好的。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且做出自己的理性评判。长期训练下来,学生课堂的专注力、倾听能力、语文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再说课前五分钟的语文活动,学生要从同班学生的发言中抓住言语的核心,在纸片上随时记下你听到的关键词,以便于之后的分享交流。听完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悟。这时候学生的语言表达就能看出他听得是否认真,是否抓住了要点。长期训练会使学生学会抓取话语关键词,形成判断,深化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样,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他必然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并且很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发言中值得肯定的内容,同时也能发现发言中值得商榷和讨论的地方,老师可以从中撷取,供全班同学讨论交流,然后顺势引导,得出结论。有些老师表面上似乎在听学生的发言,其实那只是做做样子,他始终围绕着心中的教案在走,如果学生的发言越雷池半步,要不就假装没听到,要不就否定,不敢和学生进行深度的沟通和进一步地探讨。课堂就失去了生成的乐趣,本来可以预约的课堂的精彩就被老师的固化思维给掐灭了。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曾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个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愉快的。”多么形象的比喻啊,我们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在课堂上接住学生向我们投来的球,如果接不住,学生是多么沮丧啊!

三、听之有思,说之有理

听人说话,多用头脑,少用耳朵。只有多动脑筋善于思考,才能听出学问,听出道理,听出善巧。

在课堂上,老师要关注学生会不会听话,更要关注学生会不会思考。一个只会听话,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生机,没有创造力的。他只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以听讲的名义虚度着课堂。这种听话的孩子也许是大家交口称赞的乖学生,但绝不是优秀的学生。

语文课堂上的倾听就是学生接受文字信息的过程,也是了解文化知识的一种方式。而思考是学生接受文字信息后的思维活动,至于独立思考,则是在文字信息足够充分的基础上所做的更高维度的思考。本质上倾听和独立思考这两者并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它们不仅不矛盾,还可以相互结合。缺少思考的人,对话语或文章的理解会十分局限与片面,其语文学习能力就很难被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听过一位年轻老师教授《鸿门宴》,学生疏理完“无伤告密”“项伯夜访”两个情节后,让学生讨论项羽的初步印象。一学生回答项羽年轻气盛、专断随意。学生举出的例证是“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与“项王许诺”四个字的对比。老师点头称赞。这时候,另外一名学生回答:“项王许诺”四个字的背后是项羽重义。为什么项羽能这么快地答应第二天不攻打刘邦,因为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义也”直扣项羽心扉,让他立刻觉悟到攻打有功劳的刘邦是不道义的行为。当时听课的老师觉得这个学生分析有理。可是老师并没有称许,只是让学生坐下,又开始下一段的讲解了。第二个学生非常善于思考,他能从同伴的发言中找出不足,加上对文本以及项羽性格的了解,得出这样的结论非常难得。

会思考的學生能够从老师的言语,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他独具慧眼,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成果。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孩子的倾听,又能让他们学会使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意见,其实是变相提高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听课的内容不停地思考,不断地思考,时时思考,处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才能形成一种判断,从而提高自己的听话能力和评鉴能力。

当然要让学生会思考,首先老师也要会思考,要不然学生思考的火花也会遇到冷水被浇灭。比如回答项羽重“义”“礼”的同学,如果遇到会思考的老师,那就是另外一种课堂的精彩:老师思考片刻会说,中国贵族文化的首要标志是“礼”,项羽出身贵族,至少在表面上顾及一点礼,打仗要名正言顺、光明磊落地打。否则他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的非议,所以“项王许诺”依托的正是这一社会文化基础。

思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在语文课堂上,听话能力强、会思考的学生,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度更高,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更强。同样,听话能力强、会思考的老师,他们感知文字的能力以及捕捉学生说话信息的能力肯定也很强,课堂生成的精彩很多,语文教学效果肯定好。让我们记住巴尔扎克的话:“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参考文献:

[1](美)霍姆茲《普通法》

[2](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

王玉,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