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语文观下的语感培养

2018-11-25王振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感言语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为“人”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具有生命意义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是一种生命的交流和碰撞,是一种人性的感召的渗透,更是一种对人文的根植和呼唤。语文教育的一个目标,应该定在培养学生对汉语特别是对汉语书面语的丰富语感上。在语文素养上,学生能否自如的读写,取决于学生对文本语感培养的高低。我们所追求的“文化语文”,诚如众多文化学家所说,不是一些可见的、物态化的符号、图像或行为,而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种只对孜孜叩问它的人才会彰显的内在意义,一种人们用于解释经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精神性、人文性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信仰,是直探心灵的生命智慧。文化的背后是价值的提升,这种价值也正在于培养儿童的自然质朴、纯真敏锐的心性、心灵。文化蕴含于文本中,渗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是言语的灵感和内涵。语文教学要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和感悟文本精神等途径,促使学生在获得言语能力的同时,感悟、提升文本的主体精神,建构起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相融合的精神世界。“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语感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的心理行为能力。”我们语文教学决不能忽视语感。一个熟练的驾驶员在开车,特别是超车、并线时靠的是车感;20世纪60年代我国乒乓球队的“智多星”徐寅生先生曾说,一个乒乓球运动员,面对对方凶狠的来球,该如何回击,容不得你思考,靠的是球感;世界围棋冠军、我国棋手柯洁在一次关于阿尔法狗对弈问题的访谈中说,真正的高手在关键时刻靠的不是计算,而是棋感。因此,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言语信息中蕴含的精神的感染,并影响着自己的文化心理,最终以语感的形式呈现于大脑中。可见,语感是人们掌握语言的基本方式,也是最高要求。而“文化语文”可借助语感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促使学生在高品位的文化语境中产生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形成自己的言语素养和精神世界。

一、在欣赏品味中感悟语感

“文化语文”下的语感教育注重语言的品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来感悟文字的魅力,获得文章中情感的体验,切记把文章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首先,要借助对文本的恰当理解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对文本的恰当理解就是对具体语言文字正确、清晰、深刻的理解,能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还原文本中言语所反映的事物原貌、原意、原情。借助对原文的恰当理解,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的想像,感受言语所表达的真实思想,体味语言的精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例如《繁星》中的“半明半昧”,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描绘的意境,体会出作者身处大海仰望星空的感受。这里的“半”指的是忽明忽暗。虽然在陆地上看到星星一闪一闪的,但是在海面上星光的闪烁却分外明显。课文写到星星“悬”在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改为“挂”,在比较中感受作者的观察细致和用词的精准,体会文章言语的精妙。如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体会到这些,那么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就会更加准确,学生的语感也就得到了培养。

其次,借助作者情感的流露来引发语感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课文的感染和熏陶作用,促使学生获得美的教育,从而引发学生的语感。例如茅盾称《呼兰河传》就是“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凉的歌谣”。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学生对“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凉的歌谣”不理解,我就建议学生阅读整篇的《呼兰河传》,在网上查阅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我在课堂上呈现以下文字引导学生阅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占领东北三省,东北的父老乡亲们沦为亡国奴。那个四五岁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了一个流亡关内的知识青年。国破家不在,园子荒了,祖父死了。写这篇小说的时候作者又重病在身,客居香港,童年的快乐与自由只能在回忆中浮现。小说出版第二年,他就在贫困疾病中孤独的死去,年仅31岁。”然后我再对学生进行点拨: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一边写一边想,想起和祖父在一起玩闹的日子,想起和祖父在园子里生活的一幅幅画面,这些情景接二连三的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这些画面唤醒了作者的内心的感受,很多的话语自然而然地就从笔尖流露出来,这就是《呼兰河传》的形成。童年不在,快乐不在,这些童年的快乐是作者怀着寂寞凄凉的心情流着眼泪写的。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凉的歌谣”也就理解了。透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就能感悟作者的情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就需要语感的培养。

二、在诵读吟咏中强化语感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富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只有用音乐才能传达出中国语言的声音,只能用用音乐才不会损伤我们的汉语言。汉语语音的音乐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教学。在教学中反复的诵读那些优美的诗词,吟诵那些抒情的散文,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韵味、情味,强化语言的鉴赏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前提需要老师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察觉。中华几千年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时候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往往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诵读吟咏,是口、耳、眼、心、脑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使学生逐步感受语言内蕴和文章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

例如《第一场雪》中的“银条儿、雪球儿”,我首先是让学生反复地诵读,读出亮晶晶、蓬松松的感觉;然后让学生去掉儿话音对比去读,学生读的就轻柔起来,读出了美的感受,激活了学生的语言韵味。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诵读,也离不开学生对言语特点的把握和对言语规律的掌握,领略言语的魅力,朗读的作用不可低估。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开头语中:“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简短的言語突出了形势的危急,简短的言语彰显了场面的震撼力。文章中还有很多的抒情语言:“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风雨中大决战的场景描写,学生在朗读这些语言的语言的时候,声音的节奏、急缓和文章的神韵和气势息息相关,有利于学生体会文本的主旨,从语言的角度体味文本表达的艺术。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字字珠玑,富有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是对学生进行语感熏陶的绝好材料。如《山雨》,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山林雨景的声音美、色彩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可让学生于反复吟咏中体会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致,领悟其“总——分——总”的谋篇方式;学习《钓鱼的启示》,则可在对重点段落的诵读中揣摩文章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人文美、内涵美。要注意的是,诵读吟咏,一定要保证“质”和“量”,“量”要足,“质”要高。所谓“量” 要足,即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反复朗读,在“书读百遍”的基础上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质”要高,即要熟读精思,人情入境地读,有滋有味地读,最后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

三、在文化熏陶中升华语感

“文化语文”下的语感培养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创设具有文化品位的内涵和语境,让学生去触摸文字,感受文化,思考生活,感悟人生,把文化内涵转换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感。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学校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互结合。步入校园的丛林,学生感受四季不同风景的同时,学生的文化记忆也被唤醒:“一二三三四五六七,万目生芽是今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等,这些寒来暑往的文字引发的感触成了学生的切肤体会。观自然之书,读有字之试,现实生活中的画面和情景与诗句中的画面对应起来,学生的语感感觉会越来越清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我校教学楼上的标语,这诚挚的言语和文化的感召,学生会因此而走入书中,走进阅读,通过文字和善良对话,和高尚对话,和智慧对话,开启有意义的人生探索之旅。

语感培养主要是以语言文字表层意义的理解为起点,通过诵读吟咏、言语品味、运用体悟等多种途径逐步深化,经过语言的深层意义的解读、表达艺术的理解把握,建构自己语感体系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为,需要有一个从直接感受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直接感受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长期探索。

王振美,山东莱芜市莱城区莲河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感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语言文字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