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描写应在“生动”之上求“美感”

2018-11-25姜孟媛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通感刻画美感

记叙文中常用描写,离开了它,就索然寡味甚至让人生厌。掌握了它,从某个角度说就是好记叙文的基础。

我觉得,描写应该先讲究生动、具体,就像是画画的素描,由此再进一步升华。

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

①孩子们走了。②孩子们手拉着手,说着笑着,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各自往家里走了。

由于②句比①句增添了一些“描写”,人物发出动作时的情态、方式、目的等就比①句更具体可感。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简单记叙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形容,或者说在句子的主干上,增加一些枝叶——就能够形成最普通也是最普遍的描写方法。这样的例子,语文课本中俯拾皆是。

在刻画人物行动、语言等方面加上这种描写,能使所刻画的人物跃然纸上,情态逼真,呼之欲出。六年级下册的《顶碗少年》第三段写道:“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这些描写,就把少年艺高胆大刻画得栩栩如生,也为后面的失误做了铺垫。

所以,描写要力求具体生动。

之后,描写要力求给人美感,耐人寻味。

历史上韩愈为贾岛斟酌“推敲”二字;王安石数次易稿,才把诗句定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些早已传为佳话。从其所改内容来看还是一个“如何描写”的问题。

从他们改定的结果(敲、绿)看,我们不难悟出:这种描写法的特点是反复锤炼“动词”、“形容词”。确切地说,就是从同义的“动词”、“形容词”中去寻找最恰当的那个词来描写事物。因为在汉语中,确实存在数量不少的同義词、近义词,它们词义大致相同或相近,然而又有细微差别。例如“笑”就可用“抿嘴、解颐、捧腹、莞尔、嫣然、揶揄……”等100多个有细微差别的词语来表示。正是由于词语的这种细微差别,为人们精确描写客观事物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三年级上学期的《珍珠泉》第二段有这样一个句子:“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只要你细读,就容易发现词语“镶嵌”特别不一般。本是泉水边的石头,就是天生在那里的,作者完全可以用存现句写为“周围有不大整齐的石头”即可,为何要偏要使用“镶嵌”?这肯定是作者有意安排,词典告诉我们:“镶嵌多用于工艺制作术语。”这里,作者就是把“珍珠泉”边上的“石头”当作工艺来欣赏,表现出比其他人更深刻而独到的情感,这种体验正是基于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可能不是外乡人能够体味的。

为了呈现独特的美感,描写还应该运用各种修辞打破常规,达到奇特甚至是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1.比喻。如千古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所以传诵不绝,就是因为作者大胆想象,并运用了新奇的比喻。这诗句不仅使读者头脑中有一幅白雪皑皑的画面,而且还有一帧春光融融的美图,多奇妙呀!

2.反衬。在场面描写中,一般是以同类之景衬同类之情,如六年级上学期的《少年闰土》开头:“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以美景衬美丽的心情。有时反其意而用之,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才能“倍增其哀乐”,这就需要运用“反衬”手法。如写寂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声写静,后者正是属于“反衬”。

3.通感。人们平常都是用眼时去观看物体和色彩,用耳朵去听声音,用触觉去感知冷暖,用嗅觉去闻气味。如果适当地反其道而行之,让人们用眼睛去看见声音,看见气味……就会收到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叶君健《看戏》中描写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演唱,说“像珠子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粒地滚下来,滑到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则是通过眼睛,用视觉去写听觉感受。一般说来,直接刻画声音还是较难描摹的,但由于作者同时采用“拈连”,用“滚、滑、溅、落”四个动词,以视觉移写听觉感受,这样,不仅形象地再现了梅大师唱、念、做俱佳的演唱技艺,而且突出了梅大师行腔收放自如、声调宛转悠扬、嗓音甜美圆润的演唱特点。“通感”对于难以描摹的声音所起的作用,由此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写作时可巧妙运用。

最后须说明的是:前两个步骤在每篇记叙文中都可使用,而第三个步骤,则应适当地选用。如若不然,非但不能起画龙点睛之美,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拙。

姜孟媛,山东临沂北城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通感刻画美感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Potent环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