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理性思考*

2018-11-25刘玉娥

运动精品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动作素养

刘玉娥 王 娟



体育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理性思考*

刘玉娥 王 娟

(湖南护理学校,湖南 长沙 410600 )

体育教学交往素养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关系着体育教师掌握体育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化解状况。体育教师应遵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原则,并将教与学之间存在的矛盾灵活处理,教学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二者之间产生交往的纽结,体育教育的创新离不开不断发生的教学交往,还取决于于体育教师发出邀请的素养、师生之间善于倾听的素养和学生主动协助的素养。

教师;教学交往;教育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部分老师也意识到教学课堂学生的行为也发生改变,学生在课堂上活动欠活跃,即使教师说从内心意识到这种状况的出现,但是就是找不出症结所在,无计可施的教师还是教学中努力践行着需要学生回应与配合的单一的教学形式。体育教师同样在教学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存在,甚至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内容不凡重复多次,表面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但实质上是学生的心态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几乎将老师讲的当做“耳边风”,学生的回答也基本是为了应付老师。我们应该围绕这些展开研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活动是与脑力劳动相关联的认知活动。

1 反思教学对象的改变

体育教学的发生产生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双向交互,在这一双向交互过程中需要通过完成体育文化知识和体育活动信息的相互传递,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授。然而在实践教学中不少体育教师都发现,不少学生的学习状态表现为消极的参与。一堂看似气氛非常活跃的课堂上,学生高喊着“是的”“懂了”这种应付式的回答,甚至有些敷衍,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只做了一个简单的回答,并没有经过思考,一方面是为了配合老师完成该教学环节 ,另一方面是为了吸引老师及同学的注意。部分教师对于一些动作技术的提问缺乏技巧,学生无法将动作技术从泛化分化到自动化再到熟练化转变,可以说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动作技术是相互脱离的。

在体育教学交往中为什么学生会出现消极参与、低水平认知两种情况,教师需要从教学交往中寻找答案。我们在教学中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人”,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且有自己思维的高级动物,要与“固体”区分,体育教学交往转向面向“人”的教学交往,是体育教师提升教学交往水平的关节点所在。创建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体育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核心所在,这一核心集中体现在于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尊重和激发。

2 体育教学交往素养形成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教学对象开展正确的分析,实现从以“物”的教学交往转向以“人”的教学交往后,这正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与展现其体育教学交往素养。古代儒家实践智慧所强调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育教师肯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体育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展现的前提,是建立自身的“教”与“学”之间关联与联系前提。

2.1 体育教师向学生释放邀请的素养

体育教学交往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在体育课堂表现为主动参与的状态,若学生消极参与,教师教授的内容无法渗透在学生学习的技能之中。所以体育教师能否向学生释放邀请信号,展现出发出邀请的专业素养,是教学交往得以启动的关键。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时,会按照自己预先规划好的要求进行讲解,希望学生在练习时与示范动作基本保持一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于这种模式,学生为了敷衍老师,便做出不耐烦的动作,呈现给老师一种动作假象。教师在教学设计的预期目标上并不存在问题,如何改变学生“假象”这一状态,教师不要将自己的意图表现出来,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交往中,教师在“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中展现出邀请学生的姿态,这是一种能够向学生发出邀请的专业素养。要把问题当作诱饵,引导学生去深入感悟运动技术背后的东西。著名的短跑运动员牙买加的尤塞恩·博尔特,他的运动成绩无可非议,但是他的摆臂动作实在不敢恭维。所以教师将教的意图暗含在那些类似“引导梳理”“当作诱饵”的话语中,弥漫在“发现内在联系”的每一次与学生对话交流的话语和姿态中。

2.2 体育教师观察素养

学生的持续学习动力是教与学交往的保障。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交往中善于观察学生在学习中运动技能或者练习动作表现的肢体语言,及时向学生反馈一些信息,是教学交往得以持续进行的关键,如果学生在教学交往中对教师表现出乏味和厌烦,教与学的内在关联就会断裂。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尽量避免一些低级的、认识度不高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动作不一定要求达到什么标准,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安全隐患,动作不构成运动损失的前提下,动作不一定要求达到什么标准,都可视为基本掌握。若体育教师不能够很清楚办理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班级学情,对于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与困惑不能预期判断,这样会使学生存在不耐心及厌倦的状态,甚至学生会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失去信任,对该课程失去兴趣与信心。例如太极拳教学中,老师会发现很多千奇百怪的动作,甚至有些学生会问些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白鹤亮翅”动作要求这时教师就要形象比喻,积极引导学生在面前展现出一副“白鹤亮翅”图画。所以,教师在观察素养当中就应主动去发现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环境,不断去捕捉学生在活动中的思维及想法,从观察的细节有效的改善学生的乏味与厌倦,能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推动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

2.3 主动协助的素养

体育教师在教学交往主动协助学生提升体育运动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理念,是体育教学交往的主要目的。太极拳教学本来就是树立学生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太极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体育教师应该主动协助学生发现自己难以触及、一直束缚的潜能,帮助学生通过对太极拳动作的学习,证明自己能够学会。师生教学交往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眼界和心境。

3 体育教学交往素养形成理性思考

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体现在使教学对象不断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自主性及独特性,从促使存在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之间的矛盾不断化解,更有效的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最后达到共同进步并可持续发展。

3.1 释放邀请目的明确

体育教师在教学交往中发出邀请的素养来源于澄明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设计有充分的准备,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课堂的设计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假若教师准备不足的话,甚至对一些运动动作重点和难点把握不透、模棱两可,那教师就无法向学生发出邀请,教学交往素养也就无从谈起。释放邀请目的明确指的是体育教师对运动知识、学生和自身在体育教学中关联性的深刻理解。

3.2 主动地观察

体育教学交往中教师善于观察的素养始源于生活中细节。教师应对每一位同学都一视同仁,不存在对学生有偏见、冷漠、不耐烦的心理,假若我们细心观察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所表现出肢体语言及心理行为,那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的培养也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培养灵魂的好奇精神和自动的追求意识,这便是虚心的基本要点。当教师以这种虚心探究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学生的学的同时,教师对自己教的改造力也会开始酝酿。

3.3 主动中协助

体育教学交往中,教师主动协助的素养展现为适度的表现。体育教师如果在教学交往中自我表现,把自己摆在首要的位置,这些体育教师就会在自我欺骗和自我蒙蔽中失去与学生之间的关联的真实意义。教师的表现是指“特定的参与者在特定的场合,以任何方式影响其他任何参与者的所有活动”。作为影响学生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主动中协助要注意把握适度。这种适度表现在一方面错失了表现的时机,将减损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表现得过多,也会减损对学生的影响。

4 结论

体育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体育教师的一项核心教学技,重视并培养体育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应该从注重提高体育教师对学生发出邀请的素养、体育教师主动反馈教学信息的素养、主动协助学生学习与参与的素养三方面来阐述。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

[1]石鸥.核心素养就的课程与教学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2]闫兵,杨光岐.教学实践的逻辑特性探究——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J].教育导刊,2011(2).

[3]王彩平.浅论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定位[J].教学与管理,2008(33):119-120.

[4]王发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内容体系与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8).

[5]牛英群.谢永广.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0).

Rational Thinking of PE Eeachers ' Communicative Accomplishment

LIU Yu’e

(Hunan Nursing School, Changsha 410600, Hunan, China)

湖南省体育局2017年体育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7XH025)。

刘玉娥(1980—),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动作素养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下一个动作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