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

2018-11-25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太原030062

商业会计 2018年23期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互联网+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太原030062)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优势

供应链融资是基于供应链发展而来的一种融资模式,通过供应链上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进行整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以真实的交易背景为基础,向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供应链融资模式能够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推动供应链上的企业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融资方式的融资新模式。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仅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营渠道,还带来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供应链融资的对象不是单个的企业,而是核心企业和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这种模式强调的是整个供应链条上的信用稳定性。从融资成效上看,供应链融资既能满足核心企业对于资金的需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和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融资能够减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减轻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

二、山西省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同一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之间信任度不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经营方式、财务管理方面大胆创新,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宽企业销售渠道、改变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模式,极大地激发了中小企业的活力,“互联网+”模式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供应链融资模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期战略协作关系,提升供应链上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山西省部分中小企业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单兵作战”的意识根深蒂固,即使是处于同一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之间,也未能借助“抱团取暖”的优势来提高自身的经营业绩,彼此之间缺乏信任。此外,鉴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风险抵御能力较弱等特点,中小企业的资信等级相对不高、信誉基础不牢,在缺乏信任的情况下,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之间很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与其他企业发生冲突,进而加剧企业信誉度的下降。长此以往,供应链上的企业不愿意为了其他企业承担风险,这对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来说极为不利。

(二)供应链融资管理松散。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我国引入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时间相对较短,未能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融资管理体系,再加上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规模、发展速度、抗风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要在中小企业间快速推广供应链融资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受传统融资模式及资本成本的影响,中小企业仍将银行贷款作为主要的融资来源,管理层对供应链融资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供应链融资在中小企业中的推广与运用,也使得供应链配套企业很难在发展阶段及资金需求量大的阶段获得核心企业的帮助。此外,中小企业融资管理松散,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融资管理方面表现为无法有效拓展融资渠道、融资缺乏计划性、未考虑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等,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供应链融资产品的设计和服务的提供上更偏向于基础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

(三)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外部环境还需优化。目前,供应链融资已经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现有的法律法规未能跟上供应链融资发展的步伐,使得一些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开展无法可依,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此外,金融机构的供应链融资产品比较单一,难以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互联网金融平台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给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信用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效率,供应链融资效果不佳。

三、“互联网+”背景下解决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的措施

政府、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供应链融资主体应通力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在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供应链融资效率,具体包括:

(一)提升中小企业的信誉,稳固链上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首先,中小企业应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努力提升企业信誉,在与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中严格履行采购及商品交付合同,及时向材料供应商交付货款。对于各类融资,都应按时还款付息,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其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机制。资信评级机构可以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专门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剔除企业资金实力、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绝对指标,引入相对指标,侧重考核企业的偿债能力、有无逾期还款或延期交付商品等行为,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客观性。再次,构建供应链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链上企业间的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链上企业间的良性互动,通过构建企业原材料、产品等需求信息模块、商品销售信息模块、供应链企业运营状况信息模块等,整合到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企业之间非涉密信息的共享,为链上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最后,配套企业应增强品牌和商誉意识,巩固与核心企业的关系,争取与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配套企业要努力提高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提升企业商誉,使核心企业看到其经营的稳定性和成长性,并愿意为配套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逐步巩固、建立长期合作的“共赢”关系,从而提升供应链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加强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提升企业融资管理能力。中小企业管理层应重视企业的融资管理,关注融资渠道的拓展,尝试采用供应链融资模式,加快供应链融资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是规范中小企业的融资管理,引进先进的融资管理理念,引入或培养供应链融资管理人才。通过聘请企业外部供应链融资管理专家,组织企业财务管理相关人员学习供应链融资最新的知识和相关规定,深入研究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成功案例,借鉴成熟经验,为企业实施供应链融资奠定基础。二是适当加大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通过设定供应链融资额度在融资总额中的占比等考核指标,将企业年度供应链融资额度与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的绩效奖励挂钩,激励相关人员积极推进供应链融资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三是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融资管理水平。作为供应链的配套企业,在实施供应链融资的同时应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经营业绩,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使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够放心地为其担保并愿意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四是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应做好风险防控工作。配套企业应主动与核心企业等进行交流,并根据同一链条上相关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等,及时做出反应,有效防控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核心企业也应主动关注配套企业的经营状况,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发生重要变动时,帮助配套企业出谋划策,使其度过难关,最终促进供应链企业整体良性发展,实现共赢的目的。

(三)为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健全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法律法规。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部门已经在供应链融资方面提供了许多扶持政策,如山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山西省鼓励投资政策》。为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建议相关部门调研供应链融资活动,并在充分论证其实效性的前提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供应链金融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法律性质及法律地位,制定实施细则,规范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行为,确保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管理科学合理、有法可依,促进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

2.创新供应链融资产品,加大支持力度。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融入各行各业的时代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应适应市场需求,不遗余力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主动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与中小企业各阶段发展相匹配的供应链融资产品或服务,从而满足中小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同时,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搜集、整理中小企业的经营、资信数据,为供应链融资产品的推广提供依据,实现金融产品与中小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另外,资信评级机构应建立健全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评级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中小企业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及时跟踪中小企业的资信变化,为优化供应链融资评级体系提供数据支持。银行、资信评级机构等还应不断提升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监控效率,有针对性地提升或缩减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授信额度,形成动态调整机制,从而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压力。

猜你喜欢

供应链融资互联网+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