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11月5日凉城县特大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2018-11-24邓姝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低层河套急流

邓姝娟

摘要 本文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5日凉城县特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凉城县位于冷高压边缘位置处,地面以东风为主,气压梯度较大,在凉城县有冷暖空气交汇,不稳定性增强,是特大暴雨天气形成的原因;凉城县上空有偏东气流、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强冷高压3股气流,增强凉城县不稳定能量,从低层到高层相对湿度均>90%;河套至凉城县200~500 hPa以正散度区为主,而500~850 hPa以负散度为主,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抽吸作用有利于强烈上升运动的产生。

关键词 特大暴雪;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内蒙古凉城;2015年11月5日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202-01

暴雪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严重灾害性天气之一,不仅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电力等行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本文对2015年11月5日凉城县特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揭示凉城县特大暴雪天气产生的热力、动力和水汽条件,探讨凉城县特大暴雪天气物理量特征,以期提高凉城县特大暴雪天气预报准确率水平,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1 天气实况

2015年11月5日凉城县出现特大暴雪天气,此次降雪量达36.1 mm,雪深达18 cm,降雪强度大、影响范围广、降雪量极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连续暴雪造成全县道路受阻或被封堵,群众出行较困难,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全县共计568人受灾,大雪覆盖甜菜89 hm2,玉米、谷子等78 hm2, 26间幸福院彩钢房顶不同程度受损,倒塌彩钢棚圈11 340 m2,倒塌大棚46间、门楼2间,牛死亡7头、受伤36头,羊死亡326只、受伤834只,鸡死亡12 080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932.4万元。

2 环流形势

5日8:00,500 hPa中高纬度呈两槽一脊型,凉城县恰好位于贝加尔湖东北侧冷涡后部,蒙古国到河套西部地区是宽广槽区,槽前西南气流对河套产生影响,河套出现降水。蒙古国一带冷空气有短波槽分裂并向河套延伸,增强河套低槽强度。河套南部青海湖地区有槽区配合,20:00,随着西南风强度加大,青海湖切变线移到河套上空,凉城县有冷暖空气辐合。5日8:00,700 hPa贝加尔湖南部和东部有明显锋区,凉城县形成东高西低的沟鼻子高压状态。700 hPa槽前西南气流加强,20:00有西南急流形成,切变线位于青海湖地区,河套南部西南风急流,强度为12 m/s。308 dagpm线东退,南部西南风强度加大,青海湖附近有切变线并在河套形成低涡。850 hPa凉城县北部有锋区,与700 hPa环流有较好的对应,锋区分布在中东部,渤海湾西部存在东南急流,有东风回流形成,为低层水汽向凉城县输送提供了有利条件[1]。通过分析海平面气压场可知,凉城县位于冷高压边缘位置处,地面大部分以东风为主,气压梯度较大,在40°N有强冷高压形成,凉城县有冷暖空气交汇,提升不稳定能量强度,是此次特大暴雪天气形成的原因(图1)。

3 物理量场

3.1 动力条件

凉城县特大暴雪出现前,700 hPa受西南气流控制,强大西南暖湿气流是水汽输送的主要来源,1支西南风低空急流出现在鄂尔多斯一带,而偏东急流出现在渤海西南部,2支急流在为凉城县输送水汽的同时,促进暖湿气流爬升北上。凉城县上空有偏东气流、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强冷高压3股气流,增强了凉城县不稳定能量,而北部强冷高压则有很好的阻挡作用。特大暴雪天气过程从低层到高层的相对湿度均>90%。

3.2 涡度

5日8:00,从河套到凉城县500 hPa以上存在正涡度平流带,最大中心强度为26×10-1/s,低层有负涡度平流带。正涡度平流带从500 hPa向高空延伸,其输送作用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维持,促进高空冷涡移动,推动冷空气向降雪落区移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河套至凉城县200~500 hPa以正散度区为主,而500~850 hPa以负散度为主,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抽吸作用促使强烈上升运动产生,为特大暴雪天气提供动力条件[2]。

3.3 垂直速度

5日20:00,凉城县上空500 hPa有大值中心,中心值达 -10.5×10-1 hPa/s,说明有上升运动,对低层水汽上升凝结有利,推动特大暴雪天气出现。系统移动过程中,凉城县低层到400 hPa的下沉运动逐渐转变为上升运动。5日8:00,从河套到凉城县南部有一切变线,不同高空风速无太大变化,动量下传推动垂直运动的产生。高空急流出口左侧为降雪区域,低空急流左侧和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促进垂直上升运动,为特大暴雪天气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3-4]。

4 結论

凉城县位于冷高压边缘位置处,地面大部分地区以东风为主,气压梯度较大,在40°N有强冷高压形成,在凉城县有冷暖空气交汇,不稳定性增强,是2015年11月5日凉城县特大暴雪天气形成的原因。

凉城县上空有偏东气流、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强冷高压3股气流,不稳定能量增强,从低层到高层相对湿度均>90%。河套到凉城县200~500 hPa以正散度区为主,而500~850 hPa以负散度为主,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抽吸作用对强烈上升运动有利。

5 参考文献

[1] 胡顺起,曹张驰,陈滔.山东省南部一次极端特大暴雪过程诊断分析[J].高原气象,2017,36(4):984-992.

[2] 索南才吉,奚凤,小格桑卓玛.2017年3月10-12日喀则南部一次特大暴雪过程综合分析[J].西藏科技,2017(8):59-63.

[3] 高松影,李慧琳,孙连强.一次突发性中尺度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22(5):32-35.

[4] 庄晓翠,覃家秀,李博渊.2014年新疆西部一次暴雪天气的中尺度特征[J].干旱气象,2016,34(2):326-334.

猜你喜欢

低层河套急流
智海急流
智海急流
席亚娜作品
明代边防研究综述
鹅卵石
关于低层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探索
它是什么
住宅楼层影响寿命
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探讨
明朝时期蒙古人在鄂尔多斯地区的政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