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放型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2018-11-23张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文集开放型技能

张莉

开放型任务主要是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开放的任务,允许学生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和设计任务类型与任务主题。结合本校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与学生基本学情,在七年级教学中开始尝试开放型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时普遍接触过一些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文字等,并且已掌握一些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能制作一些简单的电子小报。因此,在本学期学习“WPS文字”单元时,提供编辑部情境,请每位学生做主编,经过5周的学习,编辑出一本属于自己班的班级文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简单电子小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散知识与技能的综合与系统化,进一步整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

创设情境,明确主题,确定大任务

开放型任务的情境创设要体现任务的框架,上课伊始给学生展示几本常见的杂志,如《读者》《格言》《青年文摘》等,同时也展示学生日常学习的各科教材,如语文、数学、信息技术课本等。学生结合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说说看过这些杂志或课本后的感想与看法,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字处理软件后提出任务框架,如主要的学习目标、大致的任务范围、原则上的要求、完成任务的评价标准等。

设计开放型任务首先要提出明确的主题,对任务的结果进行有效的描述,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本单元确定开放型任务的主题是“我来当主编——班级文集制作”。教师提供一些可供利用的任务类型,如优秀的学校文集,也可以列出一些以往学生的相关任务类型的作品供学生讨论,与学生共同分析任务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大体思路。教师在提供优秀作品的同时,也可以提供经典反例作品,学生通过对比学习优秀的创意、想法,并提醒自己避免一些常见的反例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宜多鼓励,少评论,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与创作欲望。

共同讨论,主题分解,制定小任务

设置开放型教学任务,需要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学会发现,学会思考,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任务框架确定后,师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共同分析要制作一个应用文档需要包括哪几部分,应用文档主要包括哪些要素,从编辑到出版一本文集需要哪些过程。师生通过共同讨论分解主题,制定小任务,并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目标和要求。通过将开放型任务框架分解成多个子任务,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控整个任务目标,使任务更加清晰明了,同时增强任务动机,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任务通过层层学习是可以掌握并完成的,有利于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学习和解决任务。

自主探索,积极合作,解决任务

分解任务后,学生将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设计、开发、解决各个任务,这一阶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阶段。先规划撰写个人作品(自己中意的一篇原创文章,如语文课的作文、日记、散文、诗歌等),并利用图片、图形、表格等对个人作品进行美化和修饰;学生在全班所有作品中挑选主题相近的作品进行合成,生成目錄并修饰目录页;最后利用文本框、艺术字、章节导航等为班级文集设置封面与封底。这样通过层层设置的小任务的逐个完成,逐步可见大任务的雏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在此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指导,如网页学件、教师录制的微视频等,在每个小任务前也可以为学生展示少量以往学生设计的作品供观摩学习,但也要提醒学生不要简单模仿、重复创意。同时,教师需要主动去观察、发现学生解决任务时出现的问题,并做适当的个别指导或共性问题的集中“解答”,但要注意好分寸,要引而不发、点到为止。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共同讨论或利用软件的帮助功能来解决面临的问题。这个阶段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容易冒“火花”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寻求不同的方法、内容或设计。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过去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生被动的“学”,转变为现在的学生“主动”要学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要主动向教师提出,学生视教师为学习的“辅导者”和“帮助者”;同时还可以向身边的同学寻求帮助,同学之间共同学习、互相帮助,一起完成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进而掌握知识、学会技能、提高能力的过程。

作品展示,经验交流,总结提升

班级文集制作完成后,可以让其他同学了解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成果,分享制作的经验和收获。首先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评价表,小组内同学之间交流作品,并推选出优秀作品。然后优秀作品的学生将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案、最终作品及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与体会等总结汇报给全班同学。教师做出点评,与学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指出作品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以便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不断完善与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和经验总结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此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教师也可从每个班级中选出一些优秀学生作品打印装订,组织一次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文集展览,这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用的知识点与基本技能,将“WPS文字”中分散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和系统化,实现对小学知识的有效迁移与提升。教师在点评学生作品时,要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应以肯定性评价为主,指出学生的优点,即便是学生最后的学习结果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进行鼓励,并可适当指出改进办法以做出补救,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

通过开放型任务的设计与实践,学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的文集作品百花齐放,如:聆听自然的声音、细看世界的美、美在盛开、品味人间、梦的方向心的远航、梦想起航、虫子日志、汉子艺术、秋文集、向日葵作文集、圆舞曲……学生在文集的序中写到:这是一本属于初一十班的作文集,一本梦想正在启程的书,一本乘着初一十班每个人梦想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最后成功的人少之又少,希望你们读了这本书后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加油;远观别人扬帆远航,不如放手一搏,让生命的颜色更加光亮,这是我们大家努力的结果,这也是我们的最爱,它使我们开心,也让我们珍惜;这本书给我们展现了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一个五彩缤纷的新世界,让我们看了充满生机与希望,大自然本来就很美,我们要善于观察;这本书里有春天的绿芽,冬天的雪,秋天的红枫,我们心中的梦,这些,都是同学们的著作,其中含着一种特殊的美。著名教育家李希贵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只是它埋藏的很深。”在“班级文集制作”这个开放型任务学习过程中,可真切感受到学生强大的潜能和创造力,只要教师不囿于思维惯性,大胆而巧妙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他们必能迸发强大的爆发力。

开放型任务可以较好地适应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以及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可以避免孤立地设计琐碎的任务,进一步整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允许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发掘学生的潜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迸发的催发剂和试验场;可以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是都需要设置开放型任务,需要根据教材、学生和教师的不同做出恰当的选择。例如,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掌握的学习技能具体、单一,就可以选择封闭型任务,而主要通过学习技能完成一个作品时,最好选择开放型任务。此外,还需要考虑学生对知识技能接受速度的快慢及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封闭任务和开放任务两者相结合,以封闭任务为铺垫,以开放任务为提升,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文集开放型技能
日本文化里的《白氏文集》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对话”事件
迎“春”冰心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
拼技能,享丰收
自贸区法治环境建设探讨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站在新起点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