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验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2018-11-23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电商

唐 敏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清 350300)

1 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1.1 跨境电商企业遭遇人才危机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近几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增速年均在30%以上,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将达到12万亿元。由此可见,我国的跨境电商已成为助力中国外贸的重要动力,实现了新的增长点。

2016年,福建省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2350亿元,增幅超20%,占外贸进出口总额22.7%[1]。福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引进了阿里一达通、纵腾等300多家境内外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平潭自贸片区累计验放跨境电商商品8.74万个包裹531.16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8.6%、109%;厦门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已超过5000家:跨境电商渐渐成为福建自贸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杨广青等调研认为,福建省自贸区跨境电商产业链(物流、金融、文化贸易、服务专业)人才供应不足,低端人才流动较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较不健全且缺乏正规的人才培养机制[3]。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与阿里巴巴联合研究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分析报告指出: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倾向专业依次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国际商务等,专科和本科人才就可以了,最缺本科人才,并认为大学的培训不能被信任,企业更多希望跨境电商人才是复合性学科人才,毕业生存在如下缺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宽等[4]。

1.2 福建跨境电商企业对岗位的要求

通过搜索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国海峡人才网等相关人才招聘网站,福建省跨境电商企业招聘的的岗位主要包括:运营外贸专员、平面设计美工、运营主管、运营经理、运营总监等。跨境电商岗位的专业倾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意大利语、日语、德语、法语、英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等。笔者以某一跨境电商企业招聘运营总监(任职资格及工作内容见表1)招聘要求为例,归纳为以下三点:一要具备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方面专业知识,外语书面语言沟通能力;二要熟悉跨境电商的运营的各个环节,对跨境电商平台有实践经验;三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客户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关键能力。

表1 福州某企业招聘“跨境电商运营总监”岗位要求

2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2.1 跨境电商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陈楚岚提出市场营销专业参照跨境电子商务行业所需的营销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相应的课程标准,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5]。鲁红春根据行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提出整合专业资源,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多元的考核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跨境电子商务的复合型、国际性人才[6]。董亮等认为,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应加强电子商务类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网络营销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围绕小语种进行差异化的培养[7]。曲英姿等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学校投入、师资团队、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8]。

2.2 跨境电商人才胜任力研究

李蓉认为,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应侧重培养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物流操作、跨境网络营销、外语、职业素养等六大核心竞争能力,必须兼顾掌握电子商务,跨国语言,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多学科知识[9];苏曼对义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胜任素质进行了调研,认为胜任素质模型包括外文能力、国际贸易能力、电子商务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综合职业素养等五部分[10];林存文、戴雪珊认为跨境电商经理的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包括通用职业经理人管理胜任力、国际贸易经理人管理胜任力和电商经理人管理胜任力三个维度[11]。

2.3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钟敏认为,要培养本科院校跨境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需要做好“五位一体”(产业引擎、专业协同、校企合作、课赛融通、众创空间)的构建与实施[12]。袁青认为,构建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育长效机制需要联动学校、企业、社会三方共同培育[13]。冯海霞根据本地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提出打造“俄语+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俄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14]。刘玉梅提出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培养特色与成功因素,打造出独立学院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15]。

综上所述,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的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主动进行自我变革,根据企业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同时对跨境电商人才胜任力模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研究,为应用技术大学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在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FH)办学经验方面研究尚且不足。

3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经验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FH)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办学模式强调实践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大学和综合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之一,在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不可替代的。作为德国工程师的摇篮和技术创新的源泉,其毕业生在德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6]。

(1)企业全面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学校成立“跨学科的能力中心”,整合全校的科研实力和服务能力,成立专门的科技转化公司,面向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毕业设计岗位,与学校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参与学校的师资、实验室等各个项目的管理与决策;教师为企业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参加双元制培养项目,完成企业提供的实践教学项目以及毕业设计等。

(2)师资队伍重企业实践经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师资来源,除了全职教授之外还有许多来自企业、行业专家的校外特聘讲师。评聘教授职称不仅要有博士学位,而且要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其中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还必须是在学校之外的企业获得的,强调学术与实践的统一。

(3)项目教学法在课堂普及。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多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由5-8名学生组成团队完成项目。项目选题由教师设计,学生自选,但是大多题目来自与学校的合作企业真实具体问题,由教师指导完成,企业也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完成的时间为一学期,强调通过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大。应用技术大学在教学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践学期、项目教学、毕业论文和学术考察等多种形式内容。该环节占全部教学时间的比重较大,有人曾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高校实践教学时间进行统计,发现英国为15周,美国15周到半年,法国27周,德国72周[17]。

4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尚未形成开放的“产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社会、企业和行业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不足;二是尚未形成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三是人才引进时还是“重学历轻实践经验”,大部分还是来自应届毕业生,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做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深度做好产教融合。学校要做好深度产教融合,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策略。“走出去”是指学校要融合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外语等相关专业人才,成立“跨学科企业服务中心”,合力为企业提供咨询及技术服务。“引进来”是指学校要建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基地,提供网络、办公、物流等配套设施设备,招商引资,以低租金或免租金等方式引进跨境电商企业入住。学校在园区内举办各种沙龙、培训、论坛等行业交流活动,为入住商家提供咨询共享、资源整合。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可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四方共赢的局面。学校可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科研辅助;学生可近距离获得企业锻炼的机会;企业可获得学校科研和人力资源上的支持,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改革师资队伍结构。跨境电商近几年快速发展,各高校尚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可供借鉴,学校不仅要大量引入校外跨境电商专家、行业领军人才入校兼职,还要鼓励在职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兼职,参与跨境电商的创新创业,主动深入跨境电商企业,了解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跨境电商运营技能,打造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在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对企业实践环节要求要逐步提高。另外,新招专任教师应从招收应届硕博研究生应届毕业生,转向引进有3-5年跨境电商实践经验的、且具有硕博学历或者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人员从教,优化目前的师资结构。

(3)提高实践教学时间。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时间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占总教学比例仍不够充足,基本还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根据《2017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4年学习中包含实习实训环节实践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共有30周时间,占教学时数的19%。市场营销专业36周,占19%,商务英语专业20周,占11%。实践时间基本安排在第5学期以后。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要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比例。每学期均应安排跨境电商相关实训,学生可与跨境电商企业签到实习实训协议,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实训,或在第3、6学期安排实习3个月,企业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跨境电商的实习实训教学时间要提高比例,达到总教学时数的二分之一以上,方可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

(4)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传统的影响,应用技术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依然存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广泛、最习惯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讲授法虽具有传授直接、高效、系统等优点,然而单纯的讲授法容易造成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状态,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无法得以调动。课堂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师授课的被动学习,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从做中学、实践学习、问题导向学习、自我学习、同伴互学和团队学习,以提高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项目教学法时应融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克服项目教学法的不足,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发挥项目教学法的最大功效。应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和团队学习法等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8]。

4.5 改革课程教材及类型

任课教师不需要指定教材,列出大量参考文献及资料,针对某些内容自编讲义内容,有利于学生扩展知识体系内容。课堂教学,除了理论讲授外,还应包括实验、练习、专题讨论、企业现场考察、学术旅游、专题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立体感受。期末考核时,学生可自由选定参加考试的形式,除了笔试,还可选择撰写专题报告、小论文、角色扮演、团队小组做项目等。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邀请企业指导教师联合参与评定学生的实践环节、毕业论文,将企业的标准引入到课堂中去。

5 结语

应用技术大学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做法,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摸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让企业全面参与教学管理各个环节,深入开展厂教融合工作。通过建设“跨专业企业服务中心”、跨境电商创新园区、改革师资队伍结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程类型及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创新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福建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培育精英人才。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