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扶贫

2018-11-22

今日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互利科技馆科普

安徽萧县:合作社里的“幸福路”

“村里优先让我来基地务工,老板知道俺身体有病,不让干重活,一天保底50元,日常开销足够了。”安徽省萧县白土镇白土村贫困户王爱玲说道。

在村道路两旁的玉米地里,55个大棚支架依次排开,4公顷的韭菜长势喜人。“采摘的韭菜花,用来制作韭菜花酱,味道非常好。”王爱玲和同村的朱以潭弯着身子,在韭菜地里采摘韭菜花,“今年村里的韭菜根养护得好,冬天绝对能有大丰收,割一斤就是0.2元。”

“去年村里流转了我家的0.13公顷地,让我来韭菜基地务工,还请农技人员指导我种葡萄,今年光葡萄我就卖了7 000元。”朱以潭去年就脱了贫。

因病致贫的王爱玲现在一有空闲就去基地务工,一年算下来,除去开销,能余下6 000多元。“家门口的这个活,既锻炼了身体,还能领工资,村里有了咱贫困户的合作社,日子越过越好了。”王爱玲说。

据了解,近年来在产业带动上,萧县不断提升“四带一自”效力,推行“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模式,通过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群众进入产业链条,走上了一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脱贫的“康庄大道”。

走进萧县王寨镇的明珠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员工孙奕乐正在核算今年葡萄园区的销售收入。“家里流转了0.27公顷地入股合作社,每年3 200元;参与合作经营管理,每月至少1 000元工资;年底还有毛利1%的分红,年底至少拿到40 000元。。”孙奕乐掰着手指算道,“算上老婆的每天五六十元的务工钱,俺家早都脱贫了。”

“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缺资金、少技术,质量和销路得不到保证,再加上农户土地分散,形成不了规模化。”王寨镇扶贫工作站站长温瑞明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驻后,树立现代农业理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贫困户发展生产组织化、标准化、多样化;统一流转农户土地资源,打造生产规模化。同时,利用合作社自身资源优势,形成生产订单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产业脱贫关键在于构建“经营主体+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发展红利和贫困户利益“无缝”对接。据合作社负责人焦明珠介绍,“合作社除提供常规务工岗位外,贫困户还可通过土地、资金等多种方式入股合作社参与经营,合力发展。年底按照土地产值利润8∶2的比例进行‘二次分红’,对于由政府提供小额贷款入股合作社的贫困户还将实施‘三次分红’。”

与此同时,该合作社针对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发展条件的贫困户,通过组织农技专家培训,提高产业发展技能水平,引导贫困群众自主创业。

该镇脱贫户杨信合说:“我掌握了中油19号优质桃树的管理技术,2017年脱贫之后,合作社统一提供化肥、农药、技术指导,我和儿子一起弄了5.67公顷桃林,如今我也有能力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增收致富了。”

有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萧县脱贫攻坚的路子越走越稳。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实现16 4187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也降至3.44%。

“如今,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388个,实现3.3万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下一步政府将引导和鼓励更多的贫困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参与产业发展,为‘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打下坚实基础。”萧县扶贫局局长李红玲说道。

(据《农民日报》)

陕西省科协精准扶贫亮点纷呈

11月2日,记者从省科协获悉:作为党委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省科协积极动员和组织全省科技工作者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省科协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融入和依托当地扶贫体系,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据了解,全省共有137家省级学会、32家高校科协、201家企业科协,联系着我省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截至今年10月,全省建立了11个深度贫困县学会服务工作站,进行科技服务与贫困地区实际需求的专项对接,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和服务向基层集聚。同时,省科协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科普惠农富民计划,投入资金1 740万元支持农技协组织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截至目前,全省共成立农技协 (联合会)2 437个,其中在贫困县成立924个。

在全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各级科协组织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围绕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服务,并不断探索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新模式。咸阳市印发 《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志愿者倡议书》,动员全市7923名持证新型职业农民组建志愿者帮扶队伍,对贫困群众提供服务与帮助;延安市动员果树研究会组建果业科技助力扶贫专家团队,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培训果农1 420余人次;榆林市成立了脱贫攻坚流动专家工作站,将行业专家和基层 “土专家” “田秀才”吸纳为成员,为贫困地区提供精准科技服务;商洛市重点发展市域主导产业,着力培育 “4+X”特色优势产业,组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服务团队21个,两年来服务脱贫人口4 095户。

与此同时,省科协发挥科普资源优势,不断加强农村科普资源信息化建设,支持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落地,推动贫困地区电子科普画廊、校园e站、乡村e站和社区e站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素质。

(据《陕西日报》)

帮扶对接“心连心”山西省科技馆党委赴方山县开展“科技助力 精准扶贫”帮扶对接活动

10月18日,省科技馆党委书记贾亚千、馆长路建宏带领省科技馆、省青少年科普中心党员职工40余人,来到方山县麻地会乡庄上村开展“科技助力 精准扶贫”帮扶对接活动,并为麻地会小学送去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

在活动仪式上,贾亚千讲话指出,开展扶贫帮扶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个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各位党员同志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同志们能认真对待,把精准帮扶工作当做责任之所在,亲情之所系,与贫困群众建立起鱼水关系,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和决策,把扶贫工作落小、落细、落实,使帮扶对象尽早实现真脱贫、全脱贫。路建宏代表省科技馆、省青少年科普中心全体员工为庄上村送去爱心土豆认购款7 272元。

随后,大家分别入户走访了对接贫困户,和他们亲切地唠家常,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仔细询问他们对今后生产生活的打算和要求,为他们能够早日脱贫出谋划策,并鼓励他们坚定信心,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脱贫。

在麻地会小学,科普大篷车和“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带着20余件科普展品,以及丰富多彩的科普秀、科学实验、科普剧给孩子们送去了宝贵的精神食粮。麻地会小学的15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在科普展品前,孩子们认真操作,仔细观看展品原理介

绍,表情专注;在科普表演中,孩子们高兴地笑着,并不时发出“啧啧”的称奇声。表演结束后,师生们依依不舍,久久不愿散去,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文化扶贫活动多开展几次。

最后,贾亚千、路建宏叮嘱省科技馆驻村第一书记,要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扶贫先扶志、以智扶志,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早日脱贫。

贾亚千表示,这次深入基层实地走访贫困户,不仅进一步了解了麻地会乡庄上村的脱贫工作,也为省科技馆党委结合自身优势更加全面地组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荣祥 郝江浩 王雁飞)

甘薯“链”全村 23户齐脱贫

锣鼓敲,鞭炮响,23位村民胸前挂着大红花,在村委会门前大声宣布:“我们今天脱贫啦!”这是不久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发生的一件喜事:23户村民提出申请,集体退出贫困户,互利村整村脱贫。

52岁的村民李井龙说:“我把土地和扶贫资金都入股村里的公司,每年光分红就有7 000元,收入上来了,不能再当贫困户了。”李井龙一家4口,妻子贫血不能干重活,孩子念大学,还有一位88岁的老母亲,全家主要靠他种12亩旱地玉米为生,年景好时纯收入不过4 000元,2016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国家的好政策享受不少了,现在村里有产业,自己勤快点,入股、打工都能挣钱,咱不能再靠国家救助生活。”

互利村有种甘薯的传统,甘薯品质远近闻名,但过去村民分户耕种、自产自销,没有形成规模。2014年,村干部牵头成立了互利村甘薯专业合作社,2018年,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成立了通辽市光照农产品有限公司,统一种植甘薯,统一加工粉条,统一品牌销售。

互利村党支部书记付永久说,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公司,每年每亩地可以得到400元的保底分红,还能到公司干活挣工资,每天挣90至120元。贫困户将1.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公司,每年又可以得到2 000元分红,2020年本金全部返还。

互利村共有耕地368公顷,入股公司的土地达到340公顷,全村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链”起了全体村民的收益,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种互利模式让公司和村民都能从中得到可观的收益,品牌效应也在逐渐形成。”付永久说。

公司前景看好,村民收入稳步增加,互利村两委班子就酝酿着当年整体脱贫。村里召集贫困户征求意见,23户全举手,没有一户不同意。

为保障23户稳定脱贫,不出现生活水平下降甚至返贫结果,村委会还与他们签订了承诺书,保障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带动他们就业,并实行教育兜底和因病支出兜底。

42岁的王瑞文去年突发脑出血,出院后只能坐轮椅出行,全家几乎垮掉,当年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他将家里的0.67公顷土地全部入股公司,土地分红收入最少能有4 000元。随着身体逐渐康复,他还在公司做散工,打工期间每天能有100元的收入,隔天就可以收到现钱。“不用外出,村里的收入就能保障我们的生活,我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王瑞文说。

“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起来,有条件扶持本村贫困户。集体退出贫困,是对贫困户的一种激励,也是对党和国家帮扶的回报和感恩。”付永久说。

(张云龙 朱文哲)

猜你喜欢

互利科技馆科普
科技馆一日游
深化交流持续赋能 相互借鉴互利共赢 孟加拉驻华大使一行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参观考察
深圳科技馆新馆
科普达人养成记
陈敏尔出访亚洲三国取得丰硕成果 共享发展机遇 携手互利共赢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
中민영기업,한국과 협력해 ‘호리공영 ( 互利共赢)’
科普漫画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