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农民

2018-11-22

今日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植保培育农民

山西农业厅科教处 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 合办

从2018年首届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论坛上获悉: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突破1500万人,人均农业经营纯收入达2.78万元,27.7%的新型职业农民人均农业经营纯收入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新型职业农民2017年人均农业经营纯收入2.78万元

论坛发布了 《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新型职业农民受教育程度逐步提升。45岁及以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占54.3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型职业农民占30.34%,较以往均有所提高。40.6%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军人、科技研发推广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新生力量。68.79%的新型职业农民对周边农户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平均每个新型职业农民带动30户农民。

王浩

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其中,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进行了全面设计,从国家层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作出了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在此背景下,首届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论坛于10月26-27日召开。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周年之际,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如何?培育工作是否给力?新的起点,职业农民如何发展?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新型职业农民代表等纷纷建言献策。

数说“新农人”

当过兵、上过大学,好不容易“逃离”农村的小伙子,却又将农业这碗饭牢牢端在手中,这便是范振侠,一个来自山东的“9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选择。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让我更加了解农业,使我坚定了做农业的决心。职业农民赋予了我们身份,让我们在脚踏实地做农民的同时,更获得了‘仰望星空’的机会。”范振侠说。

如今,像范振侠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规模正不断扩大。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编写的《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突破1500万人。从2016年的统计数据看,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达到1401万人,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量的4.46%,比2015年末增长10.15%。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总量达1057万人,比2015年末增长9.46%;45岁及以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占54.3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型职业农民占30.34%,较以往均有所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年龄结构正在优化,受教育程度逐步提升。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其带动作用也十分明显。报告显示,68.79%的新型职业农民对周边农户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平均每个新型职业农民带动30户农民。他们大力推广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积极创办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主动联系对接小农户,引领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已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的突出亮点。

为全面系统、准确、权威地反映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情况,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今年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指数研究,以数据形式呈现全国和各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状况。

据发展指数显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呈现出“五高”特点,即来源多元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程度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高、互联网利用程度高、农业经营纯收入比较高。

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状况良好,但发展地区间存在一定差距。东部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程度较高,其次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从统计结果看,仅有7.5%的新型职业农民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5.5%的新型职业农民获得了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认定,21.1%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接受学历教育,11.1%的新型职业农民享受到规模经营补贴;在有金融贷款需求的农民中,仅有12.3%的新型职业农民贷款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委书记杭大鹏表示,未来3~5年我国职业农民制度将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结构将更加优化,素质将不断提升,发展将更为协调,新型职业农民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人才支撑作用。

夯实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基础

自中央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以来,农业农村部于2012年率先在全国100个县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2014年会同财政部正式全面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2017年,培育工程实施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2000多个农业县(团、场)。农业农村部还会同团中央、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先后启动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育试点等,全面推动职业农民发展。

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政策措施越来越实,投入力度越来越大。近7年来,中央和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00多亿元,中央和地方媒体广泛宣传,形成了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多方资源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一大批怀揣创新创业梦想的各类人才主动加入职业农民队伍,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以河北省平泉市为例。据平泉市委副书记苏永民介绍,近年来平泉市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相关政策。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平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意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新型职业农民奖励扶持政策》等文件,对于在扶贫村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的新型职业农民,在现有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给予叠加政策扶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1 000万元,优先安排给新型职业农民……

走中国特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之路

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数量、质量、结构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任重道远。

如何破除人才瓶颈,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道路?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给出了答案。具体说来,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切实把握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总体思路。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以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为突破,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加快构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其次,切实谋划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重大举措。在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方面,要探索建立职业资格认定体系,推行职业能力水平分级认定评价,创新认定评价机制,建立水平评价、资格准入和技能鉴定相衔接的认定评价方式;支持职业农民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业绩评定、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申请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技术等级;深化农业职称制度改革,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在提升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方面,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实施农业职业经理人和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在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方面,继续遴选更多优秀教师入库,实行动态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统筹使用;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大力开展优秀教师和精品课程推介活动,示范带动各级师资队伍建设。在注重典型示范引领方面,继续开展 “全国十佳农民”和 “全国百名杰出职业农民”的遴选与资助,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模式和典型案例,并在全国大力宣传推广。

最后,切实夯实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基础。在创新条件手段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建设,推进各省落地对接和推广应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大手机运用技能培训力度;继续打造一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围绕现代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等打造精品课程,开发精品教材,为培育工作提供支撑保障。在推进机制建设方面,建立农业农村部门与教育、财政等部门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完善 “一主多元”机制,强化农广校专门机构主体职能,统筹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等各类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田间学校等方式广泛参与,形成合力。

(张曦文)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技术培训夯实基础提高植保作业水平

11月2日,山西省长治市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首届智能植保无人机飞手培训班在壶关县顺利开班。市农委刘红副主任、壶关县农委徐云开主任、科教科王虎科长、植保站王景盛站长出席开班仪式。刘红副主任对此次培训的重要性作出了强调,同时对参训学员提出了具体的学习及纪律要求。

此次培训旨在培育出一批有能力、有技术的植保站无人机操作员,为保障培训实效,采取小班教学,分两期进行,每期培训15天,学员25人左右。培训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考试考核以及跟踪服务环节,主要进行农业自动化与精准施药、植保无人机作业操作等植保无人机操作员必修课程学习。

此次植保无人机培训班为我市农业高效植保开好局、起好头,培养植保无人机操作技术人员,打下了坚实基础,突破了机械化植保的技术应用瓶颈,提高了无人机植保作业水平。

(据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提升科技素质提高生产技能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农委召开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启动暨工作安排会。

会上,该委科教站首先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讲解,着重强调了培育对象和师资遴选的条件,要求各机构制订培训方案和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不只是专业技术,还要涉及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电子商务、农业发展方向等内容。同时,要注重培训效果,力争使贫困劳动力学习并掌握一至两种特色种植技术。

此次会议的召开,使各培训机构进一步明确培训重点和注意事项,改变以前为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的情况,更加注重实训和培训效果,使参加培训的贫困劳动力转变农业经营理念,提升科技素质,提高生产技能,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家庭收入,实现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卫 伟)

猜你喜欢

植保培育农民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