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夕阳瓶隐庐

2018-11-21沈嘉禄

新民周刊 2018年44期
关键词:书房

沈嘉禄

到底是江南,已是秋深时节,常熟虞山看上去依然苍翠,秋阳为山阳披上一层金光,加之蓝天白云的映衬,我见青山多妩媚,不知青山见我又如何。鹁鸽峰山麓下,山道弯弯,我们走进了略显荒凉的瓶隐庐。

瓶隐庐是晚清两朝帝师翁同龢晚年的住处,设在翁氏丙舍内。“丙舍”一词出自《千字文》,原意为正房旁边的耳房,后泛指正室旁的别室,或简陋的房舍。再后来又指在先祖墓地旁边的房屋。翁氏丙舍也应该是这层意思,墙外就有他的家族墓园。

晚清七十年,翁同龢与李鸿章被时人以“司农常熟,宰相合肥”并称。翁同龢,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及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要职,在朝四十余年,以两朝帝师之尊,积极参与了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等晚清政坛上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被稱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戊戌变法失败后,翁被革职,遣回常熟原籍,永不续用。慈禧规定他每逢月初、月半向当地知县报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接受监督,这当然是对谪臣的极大侮辱。后来翁同龢索性搬到城外鹁鸽峰丙舍住了下来,并悬匾为“瓶隐庐”,意为守口如瓶地隐居,绝对不多说一个字。“谁知瓶隐庐中客,别有江湖浩荡天”, 他在故乡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园子里有一座小亭,亭前有翁同龢的塑像,老人家拄着一根藤杖,驼着背,两眼凄迷地望着前方,满城风雨近重阳。右拐穿过墙门,眼前的建筑果然简陋朴素,不事雕饰,几间黛瓦粉墙的吴中民居而已。据引领我们参观的曹公度先生介绍,瓶隐庐在抗战时毁于侵华日军之手,只留下翁氏祠堂、西山梦庐的老石基,池塘倒也没被填没,正门与一条小路也保留了下来。2002年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依原样重建。

瓶隐庐共有三进,第一进是翁氏宗祠,是翁同龢和他的兄长翁同爵在1873年建造起来的。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中堂悬挂着翁同龢父亲翁心存的朝服像,右手边是翁氏一门的世系简表图。天将黑,看起来有些吃力。大门两边的对联为:无惭三世德,莫负百年身。

书房被翁同龢命名为“紫芝白龟之室”。常熟宝岩三峰一带盛产灵芝,有紫、赤、玉等色,兴福寺山涧有白毛龟,翁同龢曾得紫芝与白龟,书房由此得名。颐养天年是中国人的普遍愿望,但他的内心还是需要沉默。所以翁同龢在书房里还贴出了“不写荐信,不受请托,不赴宴会,不见生客,不纳僧道”的五不字条,自称“五不居士”。

书房外五步之远的地坪上镶着一块一尺见方的白石,称为“叩石”,每逢同治帝忌日、光绪帝生辰,翁同龢都会跪在此石上向北遥叩,以示忠君爱国之心。

更让我惊心的是书房西墙上有一扇小门,门外有一口井,名曰“渫井”。翁同龢重归故里后一直担心慈禧太后会加害自己,为免受其辱,他就叫人挖了这口井,等到真有那么一天朝廷官员衔命而来,推开后院小门便可跳井自裁。“渫”字在佛教中有“清除污秽”之意。后来他外甥虞忠銮引易经中“井渫不食,为我心恻”之句,认为取名“渫井”有讪谤朝廷之嫌,就命人将此井栏沉入尚湖。

一位老臣的背影里颤动着多少的惶恐和悲愤,不难想象。风雨如晦的1907年7月,74岁的老人在返归道山前,向身边的亲属口占一绝:“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与尔曹弹。”并口授遗疏:深望光绪帝励精图治,振兴中国,委托门生张謇代书陈奏。

我们出门观看了这口井,井口很小,上面盖了一块石板。不远处就是农田,几个农妇在挑水浇菜,湖面反射着天光,夕阳西下,余晖照在瓶隐庐的白墙上。

猜你喜欢

书房
我心仪的书房
我的小书房
开心一哥信箱
社区·品鉴书房
书房教师
品鉴书房
乐溢小书房
没有比书房更好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