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STEM教育活动的挑战与机遇

2018-11-21丘艳霞

中国科技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活动

丘艳霞

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幼儿园课程也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主要的学习领域。而STEM教育强调利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以整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STEM教育具有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技术增强性等特点。从表面上看,STEM教育活动似乎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差甚远,但当我们真正深入理解和开展教学实践之后,却发现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和各自的特点。

STEM教育活动与传统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异同

STEM教育活动与传统幼儿园活动的区别

从关注学科到关注特定问题。幼儿园课程有基本的学科领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教育纲要》中的学习与发展领域均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每个领域均描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期望目标。幼儿园活动是以某个学科领域为重点,整合其他领域认知经验为主的活动。STEM教育是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在跨学科的整合教育中将重心放在特定问题上。以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或任务为主线,强调把知识还原于丰富的生活,结合生活中有趣、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及各领域的学习内容,并辅助以日常观察、户外游戏、区角活动等,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复杂情境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感知体验到注重思维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可见传统的幼儿园活动是强调幼儿感知体验的活动。STEM教育以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强调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过程。STEM教育把抽象的知识融入具体的生活实践,在指导孩子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STEM教育鼓励幼儿运用创造性思维,不拘泥于成规。为此STEM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感知体验,更是一种充分调动思维的活动。

STEM教育活动与传统幼儿园活动的相同性

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开展实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幼儿园活动注重幼儿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一日生活中开展各类活动。STEM教育具有情境性特点,强调知识是学习者通过学习环境互动建构的产物,而非来自于外部的灌输。情境是STEM教育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学习受具体情境的影响,情境不同,学习也不同。

注重领域之间的渗透和整合,凸显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核心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STEM教育的核心经验之一是跨学科性,强调利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解决问题,实现跨越学科界限、从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STEM教育中4门学科的教学必须紧密相连,以整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STEM教育下幼儿园活动的变化

幼儿园主题活动

幼儿园的活动大多是项目化或者主题化的。每个主题都有其核心经验(内容与要求),幼儿园围绕主题内容与要求开展主题背景下的各类活动。在主题背景下的一日活動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开展STEM教育的机会。这些STEM项目的开展既能符合STEM项目要求,又与主题内容与要求相符。

例如,在大班主题“我们的城市”的二级主题“新式的车”中,其核心经验包括:观察和了解各种车辆特点的兴趣,体会现代车辆越造越新奇,大胆想象未来时代的车。我们在主题背景下一日活动中发现,幼儿对各种汽车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确立了“新车出厂”的STEM项目活动,活动由问题引入确立工程任务:制作能不借助任何外力在斜坡上行驶2米以上的新车。通过参观汽车城、设计绘画车子、拆装玩具车、亲子制作车子、车子模型展等方式,幼儿最终完成了任务,制作出具有创意的可以滑行的新式车。

集体教学活动

集体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以小组或全班幼儿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相对结构比较高,活动围绕目标分步骤开展。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因此在活动后幼儿对活动内容仍然兴趣浓厚。幼儿园一般采取延伸到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去的方法。而个别化学习活动结构相对也是高结构的。为此在集体教学活动,尤其是一些科学领域的活动后,可以将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继续延伸、拓展成STEM项目。

如集体教学活动“小小建筑师”,其活动目标包括:尝试利用吸管与回形针搭建建筑,认识到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感知建筑的稳固与加固的关系;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活动中幼儿了解并感知到加固才能让建筑更稳固,那么加固的方法有哪些,还可以搭建哪些建筑,什么样的建筑最容易加固……根据幼儿的问题、兴趣,我们确立了小小建筑师的项目,以问题为导向,确定项目方案,幼儿在一次次体验、探索、测试中找到更科学的三角形加固方法。

幼儿园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教育者以幼儿兴趣与需要为依据,兼顾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将活动空间划分为不同主题、功能的区域。常见的区域有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阅读区、益智区、语言区、科学区等。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需要及活动能力,自主选择活动区域,操作与探索,获得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而在教室里创设STEM教育活动区域,是开展STEM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首先,在STEM活动区域中,幼儿能够自由自主地探索,不受区域中的学科限制(如科学区、美工区等),运用多学科整合的经验,自我尝试解决各类问题与任务。同时在STEM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持续关注某一问题,持续探索某个项目。其次,开放的STEM活动区中幼儿可以生成STEM项目,同时对高结构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也能延伸、拓展成STEM项目。例如我们在开展以夹子为原材料的低结构活动中,幼儿对各类夹子感兴趣,在操作摆弄中感知夹子的杠杆原理,同时他们对生活中“夹娃娃机”充满了好奇。夹娃娃机到底是怎样夹娃娃的呢?其中会有杠杆原理吗?于是,STEM活动区便成为了他们的探索基地,小伙伴间合作、商量、讨论,并将自己的需求向教师求助。几周后STEM区域遍布孩子们探索的痕迹。最后,每个班级创设STEM区域,以更好地记录、展示幼儿STEM活动过程中的发现,为后续操作提供依据。同时还要有开放的材料超市,供STEM区域中探索的幼儿使用各种材料。

幼儿教师如何应对活动的变化

STEM教育活动培养每个幼儿成为问题解决者和学习者,发展了幼儿面对真实世界的技能,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在开展STEM教育活动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如何应对活动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

开展以幼儿为中心的探究学习

鼓励幼儿拓展思维进行独立思考。STEM教育试图彻底改变以教师和家长(权威)为中心的教授模式,而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探究学习;幼儿不再是知识的被灌输者,他们要想办法实现或者证实自己的思维。

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探索

教师和家长作示范、教搭建,幼儿们亦步亦趋按步骤学搭建,这样违背了STEM教育“动手动脑的探索式”的内涵。STEM教育一定是要让幼儿自己选择“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

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STEM教育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过程中要敢于让幼儿犯错,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想法、听到不同的观点,想办法解决探索中遇到的问题。STEM教育绝对不是在桌椅整齐的教室上课,而是在充满冰棍棒、各类积木、木板、锉刀、画笔等生活常见物品,在厨房、花房、户外等工作坊里尽情探索一番;STEM教育也绝对不是把幼儿扔进学校就徹底放手不管,而是在家庭、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可以让幼儿自己探索、思考、寻找和解决的生活体验。

幼儿园STEM教师如何进行专业发展

首先,确定高标准,让学习成为专业发展的推动力。当我第一次接触STEM教育时,心里出现的是我园已经开展多年的低结构活动,STEM教育与低结构活动都以幼儿自由、自主的探索,运用整合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等为活动理念,但二者又有些不同。为了进一步了解二者的异同,让幼儿园低结构活动更有效,我为自己确立了一个高标准,申请课题研究,以课题激发继续学习的激情。实践证明,确定以课题为引领的高标准目标,更能激发教师的学习激情,从而不断学习与探索,提高教师专业成长。

其次,成立工作室,挖掘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在不断实践与挑战STEM教育活动中,我发现STEM项目会涉及各种科学原理、工程任务等方面的问题。但幼儿教师对科学原理、物理现象等还是受到学科局限,很难进行判断。于是我们多途径追求卓越,挖掘各种教育资源。

最后,在实践与反思中逐步提升STEM专业能力。在新时代,如何做好一位幼儿教师,唯有更新观念,自我提升,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才能跟上幼教改革的步伐。STEM教育看似遥远、困难重重,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有尝试的勇气与不断探索的精神,才能让我们收获更多的经验。

猜你喜欢

幼儿园幼儿活动
“活动随手拍”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