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课堂教学设计的差异浅析①

2018-11-21刘历红

中小学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英国设计课堂教学

刘历红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和安排。通常,教学设计包含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这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这种框架往往又以结构化的格式呈现出来,一线教师按照框架中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进行设计。

2018年初,笔者和同事共20人赴英国开展了为期17天的主题研修活动,有机会深入了解英国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情况。我们发现,中英两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又来自两国不同的教学设计思想和实践框架。笔者结合访英期间简·沃兹沃思教授提供的英国课堂教学设计整体结构表(见表1)和教学活动设计框架表(见表2),对英国中小学教学设计的特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使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扬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学品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

1. 以差异教学为导向的学情分析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设计在整体结构中通常包括“班级”和“学情分析”信息,但学情分析往往缺乏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英国教学设计整体结构中聚焦学生的内容非常细致,从班级中男孩、女孩的人数到差异教学需考虑的多个维度,如“需要被特殊监护的孩子”“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在本课程中有天赋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等。在具体诠释对学生的关注时,执教教师还专门介绍了要从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方面设计适合的活动内容、学习方式和家庭作业。如对偏视觉型的学生,可选择图表、插图、PPT、视频、文章等学习方式;对偏听觉型的学生,可选择一对一交流、音频、小组讨论、广播、口头陈述等学习方式,作业侧重口头的、演讲和写作的内容;对偏动觉型的学生,学习内容或形式多采用实操活动、角色扮演、记笔记等,以促使学生更多地使用身体和触感去完成教学内容或作业。“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英国的教学设计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人性化、现代化和精细化。

2. 制定教学目标的SMART原则

我国教学设计的教学预期更多被包含在“教学目标”之中,而英国的教学预期则以“学习成果”的预设显性体现,将学习成果从教学目标中剥离出来单独呈现,帮助教师对学习结果有更多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从学习者的角度思考教学结果。此外,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英国教师被要求遵循SMART原则。具体来说,“S”(Specific),即具体的,尽可能详细地说明需要学习者完成的任务;“M”(Measurable),是可测量的,结果或过程可以测量;“A”(Achievable),可达到的,目标可以被学习者接受;“R”(Realistic),现实的,确保目标是有可能达到的,这样才能保证动机;“T”(Timed),有时间规定的,清楚地表述应完成的时间周期。从SMART原则可以看出,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已清晰地指向了设计的学生中心取向。

3. 教学内容设计关注学科间的联系

我国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一般会考虑学科知识体系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但很少关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后者对于课程整合尤其是对于学生学习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英国的中小学,教师通常会在学校专门设置的空间,将每个学期各学科学习内容在整面墙上呈现出来,促使各个学科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且要求在教学设计上具体体现。

4. 教学评价强调即时性

我国中小学教学设计的整體结构上专门列出了教学评价,但在实践中教学评价往往从属于课后反思或课后评课。在英国教学设计的过程结构中,每一个学习活动之后都列出了评估策略,也就是要对学习情况进行即时评价。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即时评估学习效果,那么他就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以保证学习实效,尤其是对于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教学将因此变得更有针对性。当然,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的情况而非课前预设的知识任务的推进速度去灵活调控教的方法或节奏。以学定教,通过即时评价得以落地。

5. 教学过程注重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对于教学起始阶段,我国称为“导入环节”,英国冠名为“开场”。“教学目的或意图”“目的和原理”在两国教学设计结构中尽管都有体现,但追求的方向因教师个人理解的偏差而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在我国中小学课堂的“导入”环节,有的教师注重吸引学生注意力以保证课堂顺利进行,有的教师重在激发认知落差引发思考,还有的教师为进入新课做知识或情感铺垫。而在英国中小学课堂,该环节直指“使学生开始他们的思考”这一目标,导向或任务非常明确而具体。同时,对“原理”的追问引导教师对教学设计做深度思考。笔者以为,学生主动思考是开启课堂学习的逻辑起点,而思考力则是核心素养的起始能力,是贯穿各项能力的核心。就此而言,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如何想方设法开启学生的思考、撬动其思维运转,促使学生的大脑灵动起来,对课堂学习有效性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在每个环节的即时评估中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学习了什么,则不仅体现出对学习效果的及时检测,更突显出课堂学习活动中对学生主动与及时思考的一以贯之的要求。

从教学设计的人文性、精细化可以看出,英国教育已经走过了批量生产的阶段,进入培养创新型、个性化人才的阶段。当前,追求教育的人文性、精细化,培养创新型、个性化人才,也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这同样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不断改进。英国在教学设计上的先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我们还需要梳理、提炼国内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改进教学设计的实践框架。例如:我们需要借鉴英国的教学设计思路,将以知识为主线的教学设计逻辑转化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设计逻辑,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我国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实践智慧。我们需要将这些优秀教师内隐的教学智慧显性化,以便为其他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永婷,徐文彬.当代中国教学设计研究三种视角的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16,(10).

[2] 鲁献蓉.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7).

注释:

① 本文系宁夏银川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基于翻转课堂有效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研究——以初中数学为例”(项目编号:YJKG17-010)、宁夏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立项课题“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课堂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XKT-ZH-05-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英国设计课堂教学
BUBA台灯设计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有种设计叫而专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拔牙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