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句多妙,触手生春

2018-11-20刘隆有

书屋 2018年11期
关键词:妙处犬吠诗话

刘隆有

宋代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说:诗的“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李白奇思妙构,却常在诗的首句即由天而降,令读者眼陡然为之一亮,神顿然为之一振,心急情迫,必欲尽快读完全诗。李白诗歌艺术高妙超人之处,审美效应动人抓人之处,在这方面特别突出。李白十几岁时所写《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就已然具备了这样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内涵: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虽是李白少时之作,却广受读者喜愛,尤招历代选家青睐。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选诗主要着眼于艺术性,于李白五言律诗仅选二十首,就有此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也选有此诗,并在所写鉴赏文字的最后,引清代著名学者的评语,点明诗的“妙处”。王夫之《唐诗评选》说:“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吴大受《诗筏》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

说的都对,但只是着眼于诗的写作技巧。若从读者审美接受的角度而言,诗的发句之妙所产生的先声夺人的眼球效应,无疑是全诗“妙处”的妙处。不说狗叫声和泉水声、溪水声、瀑布声同时传来,而写“犬吠水声中”,令读者仿佛间有一种犬吠水中的新奇感、神秘感,诗美油然而生,读下去,赶紧读下去,美在前面引路,前路诗美无尽……的确,桃花带雨,绿树森森,神鹿时现,山岚轻笼,万籁空寂,野竹,飞泉,碧峰,青松,洞天仙境非人间。我来访仙使,仙使杳无迹,淡淡的惆怅中,倚松盼之,心向往之……一气读罢,不禁赞叹:少年李白所写确实美呵!

但审美激情过后,冷静下来,平心而论,诗中所现其实也属平常,在生态正常的我国古代,像这样的山中景观多的是。至于王夫之、吴大受称道的“不遇”写法,虽也妙,在古诗中却常见,实不足奇。真正值得点赞的,实在应归首句“犬吠水声中”。

清朝学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李青莲诗》说:李白诗为他人“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乃“不用力而触手生春,此仙与人之别也。”

《沧浪诗话》又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所以,“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首句多妙,触手生春,或许就是这“第一义”中之一吧?

猜你喜欢

妙处犬吠诗话
塔纳达办事处 日本,千叶市,釜沼
The Dog in the Manger
闲吟居诗话(五则)
诗话
公开表扬的妙处
探寻字源妙处多
范东学
胡汉华
新诗话
豌豆笑传之不洗澡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