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六大文化工程” 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

2018-11-20孟祥斌

支部建设 2018年20期
关键词:职工精神政治

■孟祥斌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坚持文化自信进行了重要论述。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不仅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更是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探索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融合机制,将文化自信融入党建“基因”,对于创新国有煤矿企业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建设政治文化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政治文化建设抓好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大局就把握住了,企业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

坚持思想建党,加强理论武装。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集中学与个人自学、线上学与线下学等多种形式学习教育,不断加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锤炼,树牢“四个意识”“四个自觉”,提高政治能力、政治定力,强化使命担当,不断打牢维护核心、看齐紧跟的政治基础。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内在精神,引导全体党员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以党章为镜加强党性修养,把党内政治文化融入“三会一课”政治生活中,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着力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成果转化为促进企业党的事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不断增强党的自身建设活力。

二、坚持企业文化与“三基”建设相结合,建设党建文化工程。党建工作既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所在。抓好新时期党建工作,需要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强基固本,同时在“三基建设”中树立对党建文化的坚定信念,从而夯实企业各项工作。

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长期坚持不放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要建强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夯实基础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支部政治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日常管理等基础工作。讲政治、强功能,攻弱项、补短板,重创新、求实效,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档升级,提升基本素质。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全体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搞教育、搞考试,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能力,促进全体党员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企业文化与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建设廉洁文化工程。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抵制庸俗腐朽文化侵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发挥好廉洁文化育人的作用,不断筑牢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铜墙铁壁。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责任。要深刻认识党面临“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向每个党支部和每名党员覆盖。加强廉洁文化宣传阵地建设。持续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洁教育,发挥宣传教育阵地作用,推动领导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做到教育内容、教育对象“两个全覆盖”,努力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要重点针对庸政懒政怠政慢政“新四风”问题,通过立“明规矩”、破“潜规则”,不断健全完善干部作风监督考核机制,真正把企业各项工作小事做精细,大事做精彩。

四、坚持企业文化与安全生产相结合,建设安全文化工程。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与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安全管理,发挥企业党组织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建设安全文化为突破,增强安全文化辐射力,促进干部职工由“要我安全”的被动管理向“我要安全”的习惯形成转化,确保企业长治久安。

注重理念引导,充分发挥党工团各级组织的作用和优势,加强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强化对各级干部职工的理念灌输,形成全公司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安全道德观,凝聚安全生产共识,唤醒职工对安全理念、安全文化的深切认同。强化行为养成。坚持一手抓教育引导、一手抓督导考核,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理念灌输、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把安全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操作实施、验收检查、考核兑现全过程,实现安全文化进班组、到岗位,切实把理性的安全制度要求转化为感性的安全行为习惯。

五、坚持企业文化与“三种精神”相结合,建设行为文化工程。弘扬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倡导的主旋律,是建设并建好行为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这三种精神,契合企业安全生产和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

行为文化折射的就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我们必须紧抓时代脉搏,从激励制度的建设和文化环境的营造等方面着手,多点发力下功夫,多方给力抓养成,通过正确引导和弘扬履职尽职、敢于奉献的“担当”精神,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工于极致的“工匠”精神,树立新时代引领企业发展和职工追求的风向标,培育在其位、谋其政,敢担当、善作为,崇尚创新、勇于创新以及“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文化导向,营造良好氛围,努力形成矿区新风尚,推动企业行稳致远。

六、坚持企业文化与文明创建相结合,建设和谐文化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文明和谐企业是我们国有企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的根本保障。只有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的发展思想,才能确保企业发展的长久稳定。

要全方位提高职工素质,结合工作性质和自身特点,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法律知识教育、文明道德教育、安全知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让教育形式喜闻乐见,促教育内容易于吸收,提教育效果化为行动。要全面加强职工民主管理,通过加强基层队伍民主管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大力推进“阳光政务”,实施企务公开、党务公开、队务公开、分配公开、评优公开,拓宽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增强职工民主管理的自觉,提高职工民主管理的效能。要全心维护职工正当权益,注重以人格感化职工、以道理说服职工、以真情帮助职工,保障职工群众的正常权益,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稳定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从各方面努力提高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建设建好六大文化工程,是探索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的创新途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对广大员工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有利于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形成企业职工共同的精神和价值观。我们要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猜你喜欢

职工精神政治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职工摄影(2)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