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史才“四长”论谈职校学生历史人文素养培育

2018-11-19

教师·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史学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技能,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偏低的状况逐渐成为制约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现状,作者希望通过借鉴史家的“四长”来开展相关教育实践活动,探索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的方式与途径,切实增强职校学子在未来职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史学;史才;史识;史德;历史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6-24

作者简介:赵敏俊(1977—),男,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教育。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文化、思想的多元化发展,人才的需求标准迅速提高,在具备技术技能之外,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养已成为当前各行业普遍的用人标准。为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在职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无法替代的地位。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设了历史课或举办历史人文类的讲座,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职业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由于各种原因,现状并不能让人满意。为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借鉴史家“四长”思想来创新培育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唐代刘知几在史学名著《史通》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史才三长”论:“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1]清代章学诚高度赞成这些观点,并在其基础上又进行了发展、创新,他在《文史通义·史德》中指出:“虽刘氏之所谓‘才学识,犹未足以尽其理也”,进而提出了“史德”说[2]。何谓“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刘、章二人分别做出了解释,史才即指搜集、选择、组织史料和文字表达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历史有关的知识;史识是指史家对历史的认识,包括对历史的见解和观点;史德就是史家的心术,是指史家在从事史学工作中能否忠于客观事实,对历史有敬畏之心。“才、学、识、德” 即史学工作者须具备的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为历代沿用,并延伸到了文学、教育等其他领域。

二、史学

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涵盖众多学科,古人曾说“读史可以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因此,拥有良好的“史学”素养对我们职业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极大的助推作用,尤其对旅游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拥有丰富的史学素养,是胜任未来岗位的必备条件之一。但从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中,我们感到现实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即使是旅游类专业的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也很狭窄、凌乱、不够全面。笔者曾经在该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测试,要求按时间顺序写下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名称,结果全班只有一名学生完成了任务,其他的答案或多或少都存在错误,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唐朝建立在宋朝之后,令人哭笑不得。

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史学”素养匮乏的原因,笔者认为首先在于学生的认识误区。很多学生认为到了职业院校,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技术技能,对基础文化课不够重视,甚至视之为负担,不愿意主动去接触历史类的史料与书籍。其次是职业院校对历史类人文课程不够重视,不仅在课堂教学时数上远远少于专业类课程,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资料中,占据大部分的也往往是专业类资料,历史人文类书籍稀缺、匮乏,且更新缓慢,导致学生失去借阅的兴致。

针对问题,笔者把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作为主要切入点,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查阅大量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从中尽量选择一些生动、形象、有趣的史料作为课堂延伸,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不是枯燥、乏味、呆板的。如讲到诸子百家时,除了告知学生各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还有选择地讲述了诸子生平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极大地激发学生们主动寻求了解历史的兴趣。在正常的教学时间之外,笔者又利用下午活动课、自习课时间,结合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时事热点,举办了一系列历史人文类的小型讲座;根据青年人的兴趣点,开设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历史”选修课,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

三、史才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指出:“史之赖于文也,犹衣之需乎采,食之需乎味也。”[3]这一句话形象地指出了優秀历史作品的传播有赖于精练优美的语言和高超熟练的表达技巧,如长盛不衰的《春秋》《史记》《汉书》。梁启超在《史家的四长》中对“史才”做了形象的说明:“章无剩句,句无剩字”“字字活跃在纸上,使看的人要哭便哭,要笑便笑”[4]。

对于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史才所需具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是他们急需但又缺乏的。一是书面表达能力欠缺。在每学期的教学测试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给笔者印象“深刻”:除了卷面标点与段落混乱,因缺乏历史术语的储备和词汇量的积累,很多答卷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字连篇甚至前后文相互矛盾的现象。二是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笔者所任教的为文科类专业,学生们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是服务型行业,因而较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着相对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课堂中真正可以有效组织自己语言侃侃而谈的寥寥无几,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以“意会”为主,即根据一般经验,从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猜测出其所要表达的意思。

针对现状,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史才”素养,一方面需要扩大他们的阅读量。“腹有诗书气自华”,职业院校学生表达能力不足,主因之一就是将大量时间用于上网和游戏,对书籍报刊的阅读量偏少。笔者从开学的第一堂历史课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长期作业,即每月要求每名学生读一本历史类的书籍。在推荐给学生们的书目中,既有《中国通史》之类的史学专著,又有《明朝那些事儿》《中国大历史》《邓小平传》等畅销书籍。每月学生根据所读书籍撰写一份读后感,笔者从中挑选原创性和思想性较强的作品在全班分享。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字里行间也显露出一丝文采。另一方面是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在授课过程中,综合运用合作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围绕史料大胆探究和争鸣,开展课堂辩论,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也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史识

在培养学生的“史学”“史才”素养的基础上,还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史识”。学习历史不单单是对以往事迹与人物的温故,更重要的是从中发现历史的规律性,并用于指导当代人的实践活動,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史识”素养,即敏锐的观察力与敢于质疑的精神。从《史记》《资治通鉴》到《国史大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史学名著,无一例外都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因而“史识”是史家治史的核心和灵魂。章学诚为此指出:“非识无以断其义”。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学生史识素养的培育是较为欠缺的,尤其是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史识”方面严重不足,一是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满堂灌”,学生们都是被动地接纳历史知识,缺少独立的见解和主观的思考。二是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过于僵化,学生们从小学开始就被要求按照课本内容答题,如果答案超出课本之外则很大的可能是不合格,因而学生们对课本内容深信不疑,很少提出异议,即使有了自己的看法也不愿意当众提出。

针对这一现状,当务之急是改变历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新一轮课改的主要理念是还课堂于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提倡探究性学习。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们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转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们根据史料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史料支撑自己的观点,逐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之思维。这也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史识就是指史家能运用敏锐的观察力看出史实间联系,“旁人所不能观察,我可以观察得出来”[5]。此外,我们在教学评价上也须大刀阔斧地改革,不设固定化、标准化的答案,允许学生在考试中写出课本以外的答案,鼓励学生通过质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个性。

五、史德

真实性是历史学的基础和生命,然而历史的真实往往又依赖于史家的“史德”,凡史学之名著,我们几乎都能看到其背后有着一位秉笔直书、铁骨铮铮的史家。从唐代刘知几提出“秉笔直书”,到清代章学诚强调“尽其天而不益以人”,史德作为一项重要的史学素养被历代所重视。在信息纷繁复杂的当代,我们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更要重视“史德”素养的培育。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推动人类从工业文明进入了信息时代,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层出不穷,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数据在网上出现。在这些海量的数据中,除了存在丰富的有益信息,还存在大量虚假、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这些信息已形成网络新公害,对于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来说,要完全甄别、抵制这些有害信息是相当困难的。比如,不久前网上一篇博文谈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部队消灭日军不到一万人,言外之意绝大部分在华日军是由国民党军队消灭的。这篇文章引经据典,貌似客观公正,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引用的史料有着明显的偏向性,凡是共产党消灭的日军数量一律引用日本的战况报告,而国民党消灭的人数一律用国民政府自己的战况记录,所以出现这篇“奇文”也不足为奇。然而这样的文章得到了很多不明真相年轻人的点赞,由此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引导青年人,特别是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历史,继承主流的历史价值观,已经成为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如何培养学生的“史德”素养?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全面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现象和本质、量变与质变,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历史、分析历史,逐步形成正确的人民观、英雄观、发展观和宗教观等。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学生的头脑,用“中国梦”教育充实学生的理想、信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善”“美”,主动抵制“假”“恶”“丑”。“史德”的培养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功,但其对于民族历史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结语

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四位一体、相互联系,其作为培育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主要抓手如能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将不仅对职校学子整体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将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于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 昫.旧唐书(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5]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八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史学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西方史学通史》第三卷“拜占庭史学”部分纠缪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以“文艺复兴”为例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新史学:八十年代及以后——从1981 年的两期《跨学科历史杂志》看当代西方史学的新转折
当代史学的转向
史学研究纵横谈(三)
史学研究纵横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