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关停并转小微工业企业探析

2018-11-18张晓旺秦吉春王晓娟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2期
关键词:转产复产小微

◎张晓旺 秦吉春 王晓娟

小微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纳劳动力、丰富工业体系、探索工业发展新模式、补充大工业生产环节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战略优化调整等因素影响,内蒙古小微工业企业出现了大面积关停并转现象。为探明小微工业企业关停并转原因,了解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情况,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于2017年10月在全区范围内随机抽取100户关停并转小微工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面访。

现状

1.关停企业占全部小微工业企业总数六成以上

据内蒙古自治区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全区关停并转小微工业企业占全部小微工业企业总数的63.5%。其中,关停小微工业企业数量占全部小微工业企业的61.3%,占全部关停并转小微工业企业的96.5%;真正能够依靠合并、转产来实现存活的企业仅占全部企业的2.2%,占全部关停并转企业的3.5%。

2.关停小微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形式居多

分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制企业是小微工业企业的主要类型,占比达95%以上。包含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制小微工业企业关停率为42%,低于平均关停率21.5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等非公有制小微工业企业关停率较高,分别为65.8%、62.6%、62.5%和76%,关停率普遍高于公有制企业20多个百分点。

3.关停的轻工业企业比重明显低于重工业企业

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的关停率远远低于重工业。截至2017年9月末,轻工业企业关停率为47.2%,低于重工业企业关停率22.2个百分点。在重工业企业所涉及的行业中,除了电力、热力及水生产和供应关停率低于50%外,其余如采掘业、冶金及金属制品制造业、化工工业、建材工业等全区小微工业企业集中分布行业的关停率均高于50%,特别是采掘业和建材工业关停率分别为76.7%和72.9%。

4.走“合并转产”之路的企业微乎其微

合并和转产是小微工业企业应对关停、保持持续经营或追求更好收益的一种选择。但是全区通过合并转产途径持续经营的企业占全部小微工业企业比重仅为2.2%;占全部关停并转企业比重也只有3.5%。在合并转产的企业中,转产的企业占九成以上,大多数由工业转向了服务业。

5.关停企业经营者的再投资和复产信心尚显不足

在被调查的关停企业中,计划不再投资和不打算复产的企业经营者占比重达57.6%;有再投资或复产计划的为42.4%。分行业看,采掘业和制造业企业经营者再投资或复产意向均不足一半。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与非金属矿物四类关停的采掘业企业有重新投资和复产意向的仅占这四类关停企业总数的23%;制造业企业有再投资或复产意向的占全部关停制造业企业的比重为4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企业经营者信心好于重工业。轻工业关停企业有再投资或复产意向的占全部关停轻工业企业比重为50%;重工业企业有再投资或复产意向占全部关停重工业企业比重仅为39.7%。

原因

1.采掘类小微工业企业大多因政策性原因关闭

煤炭开采,黑色、有色金属矿开采,石灰石、高岭土、建筑装饰用石材和砂子等非金属矿开采小微工业企业,大多数因去产能政策的实施,环保政策从严执行和安全生产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关闭。政府所采用的关停政策依据及法律法规主要包括限制产品运输,开采许可到期不再续批,对企业生产环评不达标和安全生产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停产整改,对限期内拒不整改的依法关闭。

对于煤炭开采企业关停原因主要有五方面。一是对于开采能力不足60万吨的中小矿井,根据产业政策,强行对该类企业进行关闭,取缔了一部分产能。二是采取煤票配额销售制。有计划地限制煤炭上市流通量,中小煤炭开采企业按比例得到很小配额,因固定成本的摊销,企业单位产量的生产成本上升,再加上近年来煤炭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双重挤压,使一些企业因无利可图选择停产甚至关闭,自主退出了一部分产能。三是对于一些环保不达标和安全生产不达标的企业,责令其停产整顿。由于环保标准和安全生产要求从严执行,基础设施投入较大,约占企业基础设施全部投入的30%左右,企业由于预期收益不足以收回投入或处于微利状态,自行决定关停,削减了一部分产能。四是个别煤炭企业的采矿区位于新自然保护区内,依法被强制关闭。五是个别企业由于在经营过程中涉入经济纠纷,被迫关停,最后两种情况所涉企业占比很小。

对于黑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开采企业,因政策性原因和市场性原因关停的比率为52∶48。政策性关闭的原因有三:一是矿区位于自然保护区内;二是企业生产排放、填埋、复植不符合环保要求;三是安全生产不达标。因经营性原因选择关闭的企业较少,大多选择停产。按照影响程度列举,其主要原因:一是市场需求不足,长期无订单。截至2017年9月末,被调查的停产企业平均无订单状态已有14个月之久。二是应收账款占比较大。三是库存积压,流动资金短缺,偶尔有少许小额订单,大多也无资金组织再生产。四是2017年以来,产品出厂价格尽管有所回升,但与大幅上涨的清洁能源、钢材和人力成本等价格相比,利润空间不足以维持企业再生产。此外,还有个别企业因技术改造、厂址搬迁、经营者涉入经济或刑事案件等原因关停。

2.制造业企业多因经营困难被迫停产

造成企业关停的经营性原因大多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个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因经营性原因导致关停的诸多因素中,有四类原因最为突出:

(1)因市场需求不足、订单减少导致关停的企业占制造业全部关停企业的比重高达66%。到调研时止(2017年11月),这些企业平均无订单时间已长达15.7个月。此类原因主要体现在机械设备制造及维修业、黑色和有色金属加工业企业中,这两类企业主要客户是采矿企业,需求方大面积关停,使这两类企业关停率较高。

(2)因能源动力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空间变小而无法经营的制造业企业占全部关停的制造业企业比重的47%,此类原因主要集中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因所用燃料实行“煤改气”,造成成本上升;食品制造业、纺织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五险一金”的严格监管和标准提高,引发用工成本上升较快。

(3)因库存较重,应收账款占用流动资金比重较大而停产的制造业企业占全部停产制造业企业的比重为33%,主要集中于化工工业和塑料制品制造业,平均库存和应收账款占用流动资金比重在65%以上,只能停产消化库存或追索欠款。

(4)因产品升级换代、代替品出现和生产技术升级导致企业产品市场销售额大幅减少而被迫停产的制造业企业占全部停产的制造业企业比重为23.5%。此类企业主要集中于酒饮料制造业、乳制品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这些企业中仅有不足20%的企业经营者有研发新产品和进行技术改造的计划。除此以外,有个别企业因资不抵债而破产关闭。另有小部分企业因厂房搬迁、产品具有季节性消费特征等原因阶段性、季节性停产。

3.八成以上转产企业转向服务业,绝大部分合并企业谋求规模效益

虽然全区通过合并转产保持盈利和成活的企业只有2.2%,但在转产企业中,87.5%企业转向了批零贸易业,主要经销与原工业生产相关的产品或原材料。90%以上的企业合并原因是为追求规模效益。

建议

1.编制小微工业投资指导目录,引导资本配置

作为小微投资者,由于力量和信息来源有限,不可能完全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和政策体系,也做不到完全掌握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这就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投资入门的信息服务。具体地讲,就是自治区(省)级依据社会大生产进程、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布局、市场产品分类供需情况以及地区特点,编制工业投资指导大目录;盟(市)级按照大目录,结合地区特点和优势,编制投资指导中目录;旗(县)级编制较为详细小目录,并动态更新。引导社会把有限的资本投入到有市场、有前景、有特色、有技术含量的行业中去,促进整体工业体系互补促进、协调和谐、高效健康发展。

2.完善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助力企业走出困境

相对健全的政策体系是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2017年以来,在内蒙古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上,自治区出台的事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指导意见、办法有50余个,但是各盟市发布的具体政策措施相对较少,多的有7-8个,大多盟市只发布了2-3个,仅从数量看就不可能实现政策的细化和全面落实。要加大对政策措施细化落实督促力度,切实帮助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摆脱困境、走出阴霾、获得复苏。

3.提供适销对路公共服务,满足企业真正渴求

(1)政策宣讲及时到位。相关部门应当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在宣讲政策时要讲清讲透,真正让企业知晓、理解、掌握各类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规避企业因对政策掌握不及时、理解不到位而导致的经营决策失误风险。

(2)协调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小微工业企业一般贷款额度不大,如果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用资成本相对不高,但是由于审核评估担保环节较多,审批时间长,摊到单位融资额度中,融资成本明显偏高。如果从地方商业银行贷款,审核评估担保环节相对简单,但是用资(利率)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摊销后,融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因此,协调金融机构简化审核评估担保环节,适当降低地方商业银行的利率水平是当务之急。

(3)牵线搭桥工作还需加强。小微工业企业一般没有能力设置门类齐全的营销、市场开拓、技术研发等内设机构,所以项目合作、产品(服务)营销能力相对不足,这也是导致一部分企业关停的主要原因。在内蒙古从事市场开拓营销、企业策划等专业性企业普遍还不够发达的前提下,政府可定期或不定期,分门别类地多组织一些供需见面会、招商会、产品(服务)展销会、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会。同时丰富完善内蒙古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帮助小微工业企业补齐短板。

(4)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精简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强化责任落实等服务工作方面仍需加强。除此以外,政府还需要在技术服务、安全培训、减免、补贴、产业扶持、信息发布以及减轻负担等方面,加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切实帮助小微工业企业走出困境。

猜你喜欢

转产复产小微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应急背景下制造企业成功转产的决定因素研究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视角
复工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各地妇联网课亮点纷呈 为复工复产积蓄力量
泉州巾帼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小微企业借款人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帮助农民转产增收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