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

2018-11-18宁吉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体系特色

◎宁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认识,为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奠定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统计工作发生深刻变化,统计事业取得重要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科学回答了新的时代背景下统计如何适应新时代、反映新时代、服务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引新时代统计事业继续前行的强大思想武器。

统计事业越发展,统计改革越深化,越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我们要更加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服务大局观念,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着眼点、落脚点和出发点,以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描绘刻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根本任务和职责使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加自觉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谋划、部署、推动统计工作。牢固树立求真务实观念,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将统计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矢志不渝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讲真话、察真情、报真数,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观念,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统计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摆脱思维定式、路径依赖和行为习惯的束缚,以创新补短板,以改革强弱项。牢固树立与时俱进观念,始终着眼新时代、紧跟新时代、服务新时代,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新性,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深刻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规律,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变化新成就。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一定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转化为指导统计工作的重要遵循,转化为推动统计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做好统计工作的能力水平。

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基本依据,为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完善战略布局

近年来,统计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统计改革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绩。党的十九大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契合,为新时代谋划推动统计改革发展提供了指导、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统计调查是治国理政之基。统计调查必将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必须牢牢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一重大判断,奋力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填空白,使统计工作在围绕大局服务大局上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有所进步。要更好服务经济建设,牢牢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毫不松懈地做好经济统计,认真实施好各专业统计中的质量、结构、效率、效益统计,准确揭示速度转轨、结构转型、动能转换情况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效,努力反映供给、需求、投入产出、分配等的高质量发展。要更好服务政治建设,按照党的政治建设根本性要求,主动对接中央有关部门,进一步高质量完成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满意度、全国群众安全感等重大社情民意专项调查,客观反映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要更好服务文化建设,着眼于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立起专项调查与常规统计调查相结合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建立健全文化产业调查单位库,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等。要更好服务社会建设,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扎实做好调查失业率发布工作,更加真实反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加准确反映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等变化状况。要更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目标,深化能源资源统计改革,完善节能减排统计,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切实实施好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等重大统计改革,真实反映绿色发展进程。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一定要不负党和人民重托、无愧时代选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奋力谱写新时代统计事业新的壮丽篇章!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为行进目标,为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拓展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研究提出了“十三五”统计改革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要构建起现代统计调查体系,包括领域完整、标准完善、指标健全、方法科学的统计调查体系;符合国情、接轨国际、健全规范、科学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获取直接、手段先进、操作便捷、运行安全的统计数据采集与处理体系;内容丰富、真实可靠、方式多样、获取便捷的统计服务体系;法律完备、普法深入、执法严格、惩戒有力的统计法治体系;体制完善、机制健全、队伍优良、基础扎实的支持保障体系。

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部署。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内涵更充实,目标更宏大,愿景更美好,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出新的要求,也给统计工作带来崭新的时代课题。

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是对“现代统计调查体系”的拓展提升,是统计部门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是我们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的必然要求。这个现代化是由大向强转变的现代化,是由量向质跨越的现代化,具体来说:一是统计制度要现代化,瞄准统计在监测反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统计分类、拓展统计内容,努力实现统计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领域建设的全覆盖。二是统计指标要现代化,紧跟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不断健全反映结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健全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健全反映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统计指标体系的“风向标”“导航仪”作用。三是统计方法要现代化,切实发挥普查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综合采用全面报表、重点调查、行政记录、科学推算等方法,降低统计调查成本,减轻基层负担,不断提高统计效率。四是统计手段要现代化,运用新技术嫁接、改造、提升统计手段,实现所有由调查对象填报的调查数据全部通过互联网直报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所有现场调查全部由调查员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实现联网直报,努力形成基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记录和大数据广泛应用的“互联网+”统计生产方式。五是统计产品要现代化,充分挖掘统计数据“金矿”,促进统计资源由条块分割向信息共享转变,让一切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充分涌流;创新统计产品展示方式,使统计数据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尽可能做到动感化、形象化、可视化。

爬坡过坎步点紧,追赶超越正当时。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我们既要坚定信念、增强统计自信,又要看到差距、增强忧患意识,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担当实干,推动统计工作实现新变革、新跨越!

以深化统计改革完善统计体制为根本要求,为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提供强劲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作出“完善统计体制”重大部署。

做好新时代统计工作,我们必须以锲而不舍、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肩负起深化统计改革、完善统计体制的重任,为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提供强劲动力。一是夯实责任制,强化各级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地方各级政府执行统计法和维护统计独立真实调查的领导责任,明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统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数据质量责任。二是建立督查制,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和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督察,使夯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落地,把各地实施意见真正转化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有力武器。三是健全问责制,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进一步强化问责,加快形成统计部门与任免机关、纪检机关、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问责机制,推动形成良好统计生态环境。四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切实加强国家统计局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的能力,完善职能设置,积极打造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计和民间统计共同发力的大统计格局。

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承载着几代统计人的梦想和探索,寄托着党和人民的期望和要求,凝聚着10万统计人的心血和智慧,我们必须矢志不渝为之努力奋斗,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征程中贡献统计力量。

猜你喜欢

现代化体系特色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