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雨兼程乡邮路

2018-11-18王琳刘诗雅

当代贵州 2018年16期
关键词:邮路河口乡亲们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王琳 见习记者 / 刘诗雅

1.7米左右的个头,一身绿制服,脚蹬解放鞋,记者在锦屏县邮政局启蒙支局初见54岁的张林昌时,他看起来比想象中更苍老,常年累月的负重而行,使得他走起路来背部微驼。

1987年,23岁的张林昌刚从部队退伍返乡,即将退休的乡邮员杨伍安找到他。

“老杨跟我说,自己年纪大走不动了,我们这里山高路陡,外乡人也不愿来。问我愿不愿意干。”聊及当年为何做乡邮员,张林昌打趣说:“我当时觉得,走的地方多了对象也就好找了。”

接过老邮员肩上的邮包,张林昌这一做,便是风雨兼程的31年。

张林昌负责的锦屏县河口片邮路,在大山深谷中起伏90余公里,途经启蒙、河口、固本、新民、裕和5个乡镇,服务23个建制村,沿途覆盖2.5万余群众。

通往村寨的山路坎坷,马儿不能通行,张林昌只能靠双脚前行。“第一次走下来,脚痛得站不住。”

“你遭过‘饿饭鬼’么?那滋味不好受啊!”1988年的一天傍晚,张林昌到韶霭村送件,老乡热情邀他一同吃饭,但看到围坐饭桌的七八个老人小孩和桌上不多的饭菜,饥肠辘辘的张林昌没忍心吃一口米饭,匆匆喝了两口酒,赶忙离开。然而没走多远,张林昌便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全身无力的张林昌拖着发软的双腿,扶着田埂慢慢摸索到村支书家。“那晚我一倒下,就昏昏沉沉地睡到天亮。”自那以后,张林昌总习惯在兜里装上一把米,或是几颗糖。

山高路陡,张林昌走得很辛苦。他偶尔唱唱山歌,缓解身体的疲乏。

张林昌在邮路上常常是“两头黑”——天不亮便出门,天黑了就近住宿。“有次送完邮件后想赶路回家,差点把命给搭进去。”

1996年夏季的一天,临近傍晚,送完邮件的张林昌为了赶快回家,选择走近道。但暴雨刚过,平日的小溪因涨水变得湍急。在过河途中,同行的兽医脚底踩滑,张林昌也跟着摔到水里。两人在水里挣扎了许久,好不容易抓住岸边树枝才得以脱险。爬到岸上,看着不远处的急湍和崖壁,张林昌愣了半天没缓过神来。“那时,大女儿才6岁,小儿子刚1岁。我心里怕得很,只能叫他小心再小心。”说及往事,妻子吴炳兰至今仍是后怕。

脚步丈量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张林昌脑子里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图像。地图上尚未标识的山川河流与小路,全都印在他脑子里,沿途有哪些人家,哪条小路通达何处,他都一清二楚。

苗岭里山高谷深,乡亲们出门一趟极为不便。在投递邮件报刊的同时,张林昌还总为乡亲捎带物资。除了帮助乡亲们解决日常生活需求,张林昌还主动调整时间,护送山里孩子上学和回家。“我读小学时,张叔在送邮件的路上总是护送我们,现在我都成家有孩子了,他还在送邮件,真的非常了不起。”裕和村40多岁的村民杨安英说。

“在我们这,人人都认识他,这么多年来一直辛辛苦苦地劳碌着。”河口乡村民杨通炳感慨,“几十年过去了,什么都在变,唯独他那颗奉献的心没变。”

猜你喜欢

邮路河口乡亲们
36万里山区邮路云和月——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赵明翠
《猎人海力布》五问
“跑”在一条“扶贫邮路”上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老张回家记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