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花儿”更绚烂
——贵州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2018-11-18覃淋

当代贵州 2018年22期
关键词:花儿困境阳光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覃淋

贵州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举措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截至2018年3月底,全省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总数从2015年的109.6万人减少至54.2万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从农村走入城市,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贵州各地把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成长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从关爱、保护、帮扶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举措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截至2018年3月底,全省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总数从2015年的109.6万人减少至54.2万人。

“童伴计划”用爱呵护留守娃

“阿姨,这个字怎么念啊?”

“念‘安’,可以组成词语‘平安’。”

5月7日,在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溪源村留守儿童楠楠的家中,“童伴妈妈”张贵容正在为她辅导功课。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很容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我们重点要做的是常去家里看看,教他们认认字,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一些情感上的呵护。”张贵容说。

2016年,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益研究院、贵州省民政厅在贵州启动了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童伴计划”。2017年1月,绥阳县作为遵义市“童伴计划”项目推进试点县,在洋川、蒲场、风华三镇共选取10个村启动了首批示范点建设。

绥阳县“童伴计划”项目将0至18周岁的孩子纳入服务对象,通过一村一个“童伴之家”、一位“童伴妈妈”及一条“纽带”的形式,建立监护儿童爱心网络。一个“童伴之家”为孩子们配置电脑、书籍、健身器材等物资和设施;一个“童伴妈妈”监护全村所有儿童动态,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一条“纽带”整合民政、教育、卫计、公安、残联等10余家部门,为留守儿童送达福利政策、提供社会救助和心理关怀等,全方位为他们构建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以前和孩子通电话都是我问一句,他回答一句,从来不主动和我交流。”王贤会说,她和丈夫常年在外务工,两个孩子由奶奶照看,小儿子楠楠由于想念父母,闷闷不乐,变得不爱说活。

自2017年初,“童伴计划”项目在溪源村落地以来,王贤会常常与孩子面对面视频沟通,加上“童伴妈妈”耐心开导,楠楠变得活跃多了。“孩子现在每天都要和我视频聊天,还经常对我嘘寒问暖,懂事多了!”王贤会高兴地说。

目前,“童伴之家”已在全省4个市10个县100个村示范点进行项目推动,有7万余名儿童从中受益。

“阳光少年成长营”保障暑期安全

炎炎夏日,走进息烽县石硐镇木杉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记者看到,校长徐萍正在办公室里整理“阳光少年成长营”留守儿童暑期关爱保护项目的相关资料。

“暑假要到了,我们学校以‘阳光少年成长营’为载体,围绕留守儿童暑期关爱服务,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去年有来自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的20名大学生到这里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他们教授音乐、美术、体育、阅读、书法等各类课程,培育了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陶冶了情操,帮助他们树立互帮互助、坚强勇敢、自立自强的人生品格。”徐萍说。

今年读五年级的陈国鸿11岁,父母一直在外打工,由二姑照看。去年,他参加了“阳光少年成长营”暑期活动,受益匪浅。“我非常喜欢那些哥哥姐姐们,他们教我绘画、唱歌、跳舞,不仅能学到许多新知识,他们还像家人一样关心照顾我,我的暑假过得非常开心。”陈国鸿说。

木杉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现有69名留守儿童,从2012年开始,木杉小学举办“阳光少年成长营”暑期关爱活动。截至目前,已吸引了1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前来教学,关爱留守儿童。

不仅是在木杉小学,息烽县的鹿窝镇、小寨坝镇也相继举办了“阳光少年成长营”,解决暑期留守儿童安全管护问题。

据息烽县民政局局长曾利洪介绍,“阳光少年成长营”主要是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培育、禁毒预防教育、青春自护教育等主题活动,培育广大留守儿童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同时,大学生志愿者们可以用自身的经历,为留守儿童们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培养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数据显示,仅2017年,就有来自清华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华侨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的8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息烽县“阳光少年成长营”活动,受益留守儿童达300余名。

“‘阳光少年成长营’是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一次成功探索,模式成本小、易操作、效果好,有较好的复制推广价值,有效填补了农村留守儿童暑期脱离学校看管、远离父母照看的空白,为破解留守儿童暑期安全事故多发、频发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曾利洪说。

“1234”工作法完善帮扶体系

铜仁市碧江区桐木坪乡棉花坪村,是较为偏远的一个山村。在村委会办公室,有一个“留守儿童之家”,桌上的两样东西吸引了记者:一样是详细呈现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分布信息的手绘地图,一样是详细记录联系领导、部门和干部的包保对象、职责及范围的工作台账。

随手翻看,每名儿童的父母去向、监护人情况及入学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联系领导、部门、干部及帮扶内容、措施等一清二楚。

“通过分布图和工作台账,能让我们详细了解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家庭情况,更好地帮助他们。”棉花坪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碧江区现有留守儿童2255名,其中困境儿童1099名,数量多、分布广。如何及时掌握这些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如何及时弥补他们缺失的亲情关爱?从2013年起,该区就建立了区领导联乡、部门单位帮村、党员干部和教师包户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把责任明确到人,编织起一张横到边、纵到底的关爱“防护网”,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爱、有人管、有人教、有人护。

同时,碧江区还以“民心党建”工程为抓手,依托“一室六家”主阵地,积极改革创新,探索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1234”工作法:一支基金凝聚关爱合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基金);两项规范夯实关爱基础(台账档案管理规范、活动阵地建设规范);三大机制确保关爱到位(精准排查机制、结对帮扶机制、督办落实机制);四个保障畅通关爱渠道(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及时救助保障、源头关爱保障、身心健康保障)。

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2017年,碧江区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1234”工作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全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得到了有效照管,身心健康得到精心呵护。

目前,碧江区已创建省级留守儿童示范学校1个;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1个,配备专职家庭教育工作者2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家庭亲子教育讲座20余场次。创建区级留守儿童示范学校2个,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50个;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40个,做到社区全覆盖;全区90个村社区实现“儿童之家”全覆盖。

猜你喜欢

花儿困境阳光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清末师日立宪的尊皇取径与困境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跟踪导练(一)
走在阳光路上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