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开展早期肺康复干预的效果研究

2018-11-17黄斐斐陈丽华张雯李凡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呼气住院康复

黄斐斐,陈丽华,张雯,李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导致患者肺功能逐渐下降。COP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COPD全球倡议(GOLD)2016版提出将肺康复作为COPD的一线非药物治疗方法[1]。COPD急性加重(AECOPD)是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COPD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支出部分[2]。AECOP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进程和社会经济负担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关于患者COPD稳定期进行肺康复的研究较多,肺康复效果得到广泛认同,但AECOPD患者住院期间即开始肺康复干预的研究较少[3-4]。本研究对老年AECOPD住院患者开展早期肺康复干预的可行性及疗效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60~90岁;(2)第一诊断符合AECOPD诊断标准[2],或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3)能配合运动训练、呼吸训练、超短波治疗、肺功能检查。排除标准:(1)有呼吸训练、运动训练和超短波治疗禁忌证;(2)需要机械通气治疗;(3)存在不稳定心绞痛、近期心肌梗死、认知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明显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及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残疾性脑卒中、肺性脑病;(4)主观拒绝参加疗效观察。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AE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本研究已取得研究对象同意,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炎、祛痰、平喘、氧疗等常规治疗,并发放AECOPD肺康复宣传资料。住院期间根据患者血气分析,若存在动脉氧分压(PaO2)≤55 mm Hg(1 mm Hg=0.133 kPa)或动脉氧饱和度(SaO2)≤88%;PaO2为55~60 mm Hg或SaO2<89%,并伴有肺动脉高压、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0.55),给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0~2.0 L/min,吸氧时间>15 h/d的控制性氧疗。出院前复查血气分析,若仍存在以上情况,要求长期家庭氧疗。根据患者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抗菌药物、祛痰剂、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等。干预组于入院第1周内开始肺康复,直至出院,电话指导继续肺康复干预4周。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 肺康复宣教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入院第1周给予放松训练、踝泵运动训练、超短波治疗,第2周开始进行呼吸训练、其他运动训练及超短波治疗,出院后电话指导继续肺康复干预4周。

1.2.2 放松训练 住院期间给予被动放松训练,(1)胸廓放松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放于肩下,手腕固定肩关节,另一手放置于骨盆处,使患者上半身向上活动;(2)肋间肌松动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沿肋骨向下走形放置,另一手于相邻肋骨处固定,在呼气时捻揉,吸气时去除压迫,放松进行,下部肋骨到上部肋骨逐一肋间进行伸张,增加肋椎关节的可动性。训练2次/d。

1.2.3 呼吸训练 (1)缩唇呼吸:保证吸气时用鼻缓慢吸气,放松腹肌,然后缩唇缓慢呼气,以加强呼吸肌的活动,增加膈肌的活动能力;锻炼过程中保证呼气流速能使距离口唇15~20 cm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不至熄灭为度;要求呼气时像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 s,呼气时缩唇程度由患者自行调整,勿过大或过小,尽量保证一致。(2)腹式呼吸:可取卧、坐、立位练习,以吸鼓呼缩的方式,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稍用力压腹部,腹部尽量回缩。吸气时则对抗手的压力将腹部鼓起。20 min/次,2次/d,训练过程中出现气急呼吸困难时可中止训练。呼吸要点:呼气时间应是吸气时间的2~5倍。

1.2.4 运动训练 住院期间给予仰卧位有氧运动,(1)踝泵运动:嘱患者缓慢进行踝关节跖屈、背伸,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左右交叉训练,必要时给予抗阻,10个/组,2组/d;(2)直腿抬高运动:嘱患者直腿缓慢抬高,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左右交叉训练,必要给予抗阻,10个/组,2组/d;(3)下肢运动体操:股四头肌拉伸,将脚拉到臀部前直至大腿有拉伸感,保持20 s,重复3次;腘绳肌伸展,把脚放于某物上,身体慢慢向前倾斜,直至大腿后部有拉伸感,保持20 s,重复3次;(4)步行训练:采用助行器支撑下步行,减少患者自身能量消耗,循序渐进,当患者主观感受改良Borg评分[5]达到3~5分即可(早期步行速度和时间无具体标准,主要依据患者的主观感受)。

1.2.5 超短波治疗 应用日本丸高UWM-02型脉冲超短波治疗仪进行胸部治疗,频率27.12 MHz,输出功率50 W,电极20 cm×29 cm。胸背部对置,间隙2~3 cm,微热量,5次/周,20 min/次,疗程 1~2周。

1.2.6 康复训练强度的基本规则 训练强度以呼吸和心率增快达一定程度为限,运动中观察心率、呼吸频率及经皮指末氧饱和度的变化,一般心率控制在每分钟增加10~20次,最高不超过130次/min,呼吸频率最高控制不超过30次/min,经皮指末氧饱和度不低于90%,患者主观感受改良Borg评分为3~5分。如超过上述限度,可停止训练10 min,恢复至平静状态。训练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运动前后及时休息、吸氧。锻炼中注意保暖,防止产生诱因加重病情。

1.3 评价指标

1.3.1 肺功能 住院期间,患者AECOPD病情控制、能够顺利安全完成肺功能检测时,采用肺功能仪(型号MasterScope,德国耶格公司)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出院6个月后通过电话预约患者门诊复诊,复测以上指标。检测过程中,嘱患者尽可能含紧,避免漏气;尽可能配合操作者的口令做呼气和吸气动作;FVC和FEV1取3次理想曲线中的最大值。

1.3.2 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评估、COPD评估测试(CAT)、改良Borg评分 患者于入院当日,通过询问患者及家属,完成mMRC分级评估、CAT、改良Borg评分评定,出院6个月后通过电话预约患者复诊,再次评定以上问卷。

1.3.3 6 min步行距离(6MWD) 住院期间,患者经医生和康复治疗师评估后,进行6MWD测定。在病区室内平坦、防滑的地面取一条50 m长的走道,两端各设置醒目标志,患者沿直线尽可能快速行走,6 min后立刻停止,测量步行距离。测试全程监测指末氧饱和度,一般心率控制最高不超过130次/min,呼吸频率最高不超过30次/min,经皮指末氧饱和度不低于90%,一旦发生超过上述限度及患者主观感受改良Borg评分5分以上立即停止,及时回病房吸氧及休息。出院6个月后通过电话预约患者复诊,再次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6MWD等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为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肺功能指标以M(P25,P75)表示,GOLD肺功能分级、mMRC分级等有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随访6个月内,对照组1例因再次AECOPD感染死亡,2例发生心肌梗死、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其他原因脱落4例;干预组10例患者由于对康复治疗无意愿坚持中断康复,1例患者创伤骨折无法继续肺康复,3例发生心肌梗死、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其他原因脱落3例。最终完成研究共96例患者,其中干预组43例,对照组53例。两组性别、年龄、BMI、GOLD肺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肺功能比较 两组住院时及6个月后FVC、FEV1、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后FVC、FEV1、FEV1%较住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6个月后FVC较住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FEV1、FEV1%与住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mMRC分级比较 两组住院时、6个月后mMRC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后mMRC分级较住院时恶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6个月后mMRC分级与住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BMI=体质指数,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a为χ2值,b为t值,余检验统计量值为Z值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mMRC分级评估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mMRC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4 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6MWD比较 两组住院时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6MW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6MWD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后改良Borg评分与住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CAT评分高于住院时,6MWD小于住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6个月后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低于住院时,6MWD大于住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6MWD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CAT score,modified Borg score and 6MW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4 两组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6MWD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CAT score,modified Borg score and 6MW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CA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6MWD=6 min步行距离

组别 例数 CAT评分(分) 改良Borg评分(分) 6MWD(m)住院时 6个月后 t配对值 P值 住院时 6个月后 t配对值 P值 住院时 6个月后 t配对值 P值对照组 53 23.7±6.1 25.1±5.8 -4.915 <0.001 5.2±0.9 5.2±1.0 0.331 0.742 228±75 203±77 5.350 <0.001干预组 43 22.7±5.7 19.5±5.7 8.624 <0.001 5.4±1.0 3.9±1.2 12.050 <0.001 222±73 270±79 -11.921 <0.001 t值 0.810 4.722 -0.873 5.645 0.396 -4.187 P 值 0.420 <0.001 0.285 <0.001 0.693 <0.001

3 讨论

急性加重是COPD自然病程发展的常见事件,尽管急性加重的诊断是基于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但由于急性加重期的系统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缺氧、激素药物应用等原因,也伴发多种系统症状,包括肌无力、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下降等;这些不利影响又进一步损害机体功能和运动耐力,甚至加重原有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增加[6]。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每年发作3次或3次以上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7]。在AECOPD时即开始肺康复干预,有助于打破恶性循环,减轻或逆转其对COPD患者的不良影响,提高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恢复至稳定期状态。

本研究选择的肺康复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呼吸训练、运动训练、超短波治疗。健康教育可使患者了解更全面的COPD及AECOPD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8],提高自我护理、健康行为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在AECOPD住院期间选择超短波治疗能增强机体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免疫功能,促进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修复,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9]。有研究表明,超短波治疗后AE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降低,气道炎症减轻[10-11]。本研究通过改善呼吸方式的呼吸训练提高患者呼吸肌功能、促进排痰、改善肺组织气体交换,降低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从而促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活动耐量。在运动训练中,从低强度开始,注重患者感受,以患者能耐受为原则,循序渐进,逐渐增大,不追求极量运动。在住院康复过程中,干预组仅有3例患者出现指末氧饱和度下降,最低为81%;2例出现心动过速。经吸氧和休息后恢复至康复前状态,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表明这一康复方案安全可行。为推进患者出院后继续肺康复训练,本研究院外肺康复训练项目简单、安全、易行,患者经过住院10~21 d的住院期间训练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

肺功能是诊断和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金标准。目前国内外关于肺康复的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均表明,肺康复前后患者肺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12-13],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可能与COPD患者气道阻力不完全可逆、疾病进程进行性发展、干预时间短、老年患者随年龄增加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明显等因素有关。尽管如此,本研究发现干预组FEV1、FEV1%较对照组的下降趋势减慢,尚需更大样本研究证实。

mMRC分级和CAT是GOLD 2016版推荐的评估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1],改良Borg评分也是评估患者呼吸困难或自我感觉劳累程度的常用量表。mMRC采用5分制评价患者在步行或上楼时引起呼吸困难的活动强度,在COPD患者评估中可重复性、真实性好,与肺功能水平相关[14]。CAT通过咳嗽、咳痰、胸闷、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外出能力、睡眠、精力8个问题评估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改良Borg评分由患者对其呼吸困难的症状给出0~10分的评分,分值越大则表示呼吸困难症状越严重。该表简易经济,患者识字与否皆适用。本研究两组患者6个月后mMRC分级无显著差异,可能与mMRC分级为半定量指标,量表等级偏少,出院后6个月内患者肺功能水平变化不明显有关。两组患者6个月后改良Borg评分存在显著差异,虽然患者肺功能改善不明显,但是对呼吸困难的主观感受存在明显差异,经过肺康复干预患者对呼吸困难感受得到改善。干预组6个月CAT评分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早期肺康复干预,在改善AECOPD的呼吸困难症状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6MWD试验是评估患者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估医疗干预对中重度心脏或肺疾病患者的影响。目前,关于6MWD最小显著差异值的报道不尽相同。PUHAN等[15]认为,对功能障碍相对严重的COPD患者35 m的6MWD变化值应被定为最小显著差异值。本研究入组的患者均为中、重度COPD患者,干预组患者6个月内6MWD改善距离近50 m。

综上所述,对老年AECOPD住院患者实施以呼吸训练、运动训练等早期肺康复干预,安全有效,可提升患者对呼吸困难的主观感受,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当前,临床对AECOPD患者对注重药物治疗,患者及家属对肺康复认识不足,出院后依从性欠佳。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疗程较短,并非多中心研究,干预组患者院外实际康复时间存在长短不一等原因,结论具有一定局限性。今后应扩大样本量,延长规范康复干预时间,加强肺康复宣教,提高患者出院后继续康复的依从性,为患者设定更简单、易坚持的院外康复方案,并与院内康复形成序贯,进一步探讨AECOPD早期实施肺康复干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贡献:黄斐斐、张雯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陈丽华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论文的修订;黄斐斐进行数据收集、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撰写论文;黄斐斐、陈丽华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学处理;李凡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张雯、李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呼气住院康复
妈妈住院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