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怎样看自信

2018-11-17曹应旺

当代贵州 2018年5期
关键词:信念信仰道路

曹应旺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信仰坚定、高度自信、大胆摸索、开拓创新,带领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向富起来前进。

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坚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定能把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搞成功,这既是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魅力之一,也是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的魅力之一。

信仰坚定、高度自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邓小平对此念念不忘。他对外宾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他对国内人民说:“为什么我们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为什么信仰、信念、自信这样重要呢?因为它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根源。邓小平说:“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信仰坚定、高度自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大胆摸索、开拓创新,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使中华民族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向富起来前进。邓小平按辩证法办事曾受到毛泽东称赞。“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这是邓小平按辩证法办事的突出表现,也是邓小平认识中国为什么要自信的哲学基础。邓小平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信仰坚定、充满自信,是邓小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者的原因之一。

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他们不喜欢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企图利用改革开放之机西化、分化中国。1989年政治风波就是在他们的鼓动、支持下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波之后,西方国家纷纷对中国实行所谓的制裁,企图逼中国改旗易帜。对此,邓小平说:“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现在我们要顶住这股逆流,旗帜要鲜明。因为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认为中国能够坚定自信。他说:“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把先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代发扬光大。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有自信心,自卑没有出路。过去自卑了一个世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站起来了。”中国块头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幻,中国都是站得住的。”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国际上历史终结论盛行一时。国内也有人说:“苏联的昨天就是中国的明天”。似乎社会主义真的要从人类历史上消失了。邓小平认为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分散开来力量不大,集合起来力量就大了,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就站得住。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20年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证明了邓小平的眼力,也证明了中国能够自信的战略定力。

猜你喜欢

信念信仰道路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有一种信念,叫“中国红”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信仰的旗帜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五四时期赴法勤工俭学青年们的信仰抉择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