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11-16袁航

当代贵州 2018年48期
关键词:贵州高质量转型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袁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贵州既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也处于提质转型关键期,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贵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州通过农村产业革命、“双千工程”“万企融合”等举措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有效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夯实农村高质量发展基础

“以前种苞谷,一年下来每亩地收入也就600元左右,养不活人,也养不肥猪,今年不种苞谷种蔬菜,收入翻了3倍左右。”习水县土城镇统一村村民刘福亮算了一笔账,家里三亩地,以前种苞谷一年收入只有1700元左右,种蔬菜以来,收入超过了6000元。

2018年初以来,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围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接、基层党建等“八要素”,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祖祖辈辈养成的习惯,革除小农经济等落后观念,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让农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围绕“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贵州把玉米等低效传统产品调下来,把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等附加值高的绿色优质产品调上去。

一年来,全省各地创新工作方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全省调减玉米785万亩,超计划57%完成调减任务,其中发展替代作物666万亩,全年蔬菜累计种植面积达1926万亩(次),茶园753万亩,生态家禽出栏16851万羽、禽蛋产量29万吨,食用菌种植规模17万亩(亿棒),中药材种植面积434万亩。

同时,贵州大力开拓销售市场,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城市开设100余个分销窗口,推动贵州农产品成功进入驻京部队、上海高校等单位后勤供应体系,在东南亚开设7个境外分销中心,今年新增农产品订单200亿元以上。

贵州将通过农村产业革命,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企业,培育造就一支庞大的创新力强的职业农民队伍,让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风行天下,让贵州农民尽快富起来。

“双千工程”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贵阳高新区中航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航空发动机液压作动筒生产线上,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高效作业。

受益于贵州“千企改造”工程,这家“老三线”企业甩掉了长期饱受负债多、包袱重等“顽疾”,实现了转型升级。中航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总经理代小立告诉记者,现在这条生产线依托大数据,能实现自我学习、优化和执行,效率比以前提高了20倍。

2016年,贵州提出在全省实施以每年改造1000户以上企业和引进1000户以上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千工程”,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2018年6月22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左三)在册亨县岩架镇与正在接受免费医疗的村民亲切交谈。(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张丽 / 摄)

“什么弱,改什么。”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贵州培育起货车帮、华芯通、朗玛、易鲸捷、白山云等一批竞争力强、创新动力足的本土大数据企业,推动形成了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

贵州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完善绿色产业体系,把节能降耗作为倒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抓手,大幅提高磷石膏、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推进能源、有色、建材等重点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让落后产能淘汰、让传统产业转型。

“缺什么,引什么。”贵州着力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有针对性地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引进了吉利新能源汽车、高通、苹果、英特尔、戴尔、甲骨文等1000多家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引领性强的企业落户,有力助推了贵州实体经济“强筋骨”“长肌肉”。

通过“一改一引”,贵州改出了新天地、引出了新活力。

自2016年启动“千企改造”工程以来,贵州已启动实施“千企改造”企业3743个、项目4291个,累计完成投资2583亿元。

2018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贵州引进项目5669个、新增合同投资额13409亿元、新增到位资金7706.8亿元。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瓮福集团的福农宝平台通过收集农业生产中土壤、种植作物等各环节的历史数据,对农民农业生产过程和生产状态进行分析,为农户提供农资在线采销、农机租赁、农产品销售、农技辅导等农业服务。

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为解决招工用工难、培训新人难的问题,通过打造完整大数据链,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让贵州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得先机,也让贵州深刻认识到,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增添发展新动能,关键在于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今年2月,贵州省正式印发《贵州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方案》,以应用为核心,深化云计算、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融合,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优化重组,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支撑。

一年来,全省全面推进大数据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项目培育初见成效,有效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在农业领域,大数据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构建起信息开放共享、数据互联互通的农业电商公共服务系统,有效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在工业融合方面,推动了传统企业大数据运用能力建设以及加快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培育,实现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培育融合发展新生态。

贵州积极推进全域旅游融合应用专项、智慧物流融合应用专项以及大数据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和实施共享经济主体培育专项,推动服务业向平台型、智慧型、共享型融合升级。

根据规划,到2022年,贵州要带动10000户以上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33%,引导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实体经济企业融合升级全覆盖。

猜你喜欢

贵州高质量转型
重磅!证监会表态:支持房企转型!支持民营房企融资!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