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纺机30年装备路,中流砥柱护航纺织强国路

2018-11-15易芳

中国纺织 2018年6期
关键词:纺织机械纺机装备

易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从经济高速腾飞到深度转型升级,伴随着中国纺织工业几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机集团或集团)肩负起装备制造的使命,“以自己的装备武装自己的工厂”,为纺织工业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装备基础,成为实现纺织强国梦的中流砥柱。

1983年大学毕业即加入经纬纺机厂,从基层做起,在技术、营销、管理等多个领域工作过,中纺机集团总经理叶茂新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中纺机老兵”。

“任何一家伟大的企业,唯有创新进取,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创新包罗万象,涉及到战略制定、公司治理、生产经营、产品开发、技术进步、商业模式、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同时也需要从基层岗位到管理岗位,从员工到各级领导的全体参与方可奏效。”在叶茂新看来,中纺机集团之所以能够一直专注于纺机产品,几十年如一日地打磨、做精纺机装备,并拥有当前的行业地位,实事求是而言,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纺机人持之以恒的创新进取使然。

30年最大成就:助力中国纺织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按照当时不到500万锭的纺织锭数,是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需求。国务院成立了纺织部,并专门对纺织机械装备的生产进行了布置和安排。“用我们自己的装备来武装自己的工厂”,这是最早关于纺机装备的初衷。

1964年9月1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全国一些经济行业中选择了12个行业试办“托拉斯”模式的工业公司,中纺机集团的前身中国纺织机械工业公司是试点单位之一。

1988年,实行“政企分开”,纺织工业部成立技术装备司,负责纺织机械工业的行业管理职能。原来直属纺织机械企业整体转为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至此,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成为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

1997年,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更名为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有独资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中国纺机集团实现股权多元化改制,成为股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11月,中国纺机集团总部与母公司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合并,经营管理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两个总部合并以来,集团规模实力迅速增强,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形成了纺织机械、商用汽车、纺织贸易三大主业,涵盖了纺织机械、纺织贸易、新型纤维材料、商用汽车及工程机械、金融投资、地产、文化创意、资产管理等业务单元。

2015年8月,中国恒天集团以中国纺机集团为平台,组建了纺机子集团,确立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纺机企业”的奋斗目标,拉开了中国纺机集团创新奋进的新篇章。

在这个过程里,叶茂新从经纬纺织机械厂三车间、总师办工作做起,历任经纬纺织机械厂技术处处长、厂长助理、化纤机械部经理,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经理、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中国恒天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中纺机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见证了中纺机三十年来的整合与新生,亲自进行了许多改革和创新。在叶茂新看来,中纺机集团30年来的最大成就,就是助力了中国的纺织产业从小到大、由弱而强。

“中国现在能够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纺织业大国,与不断坚持发展自己的装备是分不开的。”叶茂新这样说。正是因为中纺机集团生产出属于自己的装备,贡献我国纺织工业超过一半的产能,为有效化解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在纺织品领域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正是依靠独立自主研发的装备,才将海外的纺机企业拉下“神坛”,尤其是海外纺机产品的价格,从当初的漫天要价到现在基本符合市场规律,有效地降低了我国纺织工业的装备成本。

两次整合:确保科学发展,推动集团壮大

30年来,中纺机集团先后进行了两次整合,对于亲历其中的叶茂新来说,有着更为直观清晰的感受和认知:“不断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确保了中纺机集团科学发展,推动了中纺机集团不断壮大。”

整合使得发展战略更加清晰,并针对发展战略,有了与之对应,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和策略。即:走出了一条符合市场需求,以帮助客户建设“智慧纺织工厂”的产品升级创新路径;走出了一条以打造“服务型制造企业”为方向的模式转型路径;整理了一套以“平台化运营”为特色的,符合中纺机集团自身特点的运营管理方式。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更加扎实、更加稳健。

整合后的中纺机集团令社会各界更加信任,全体员工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善。在中纺机集团恢复运营之初,社会各界普遍对国有企业能否做好传统的纺机业务,持观望态度。近年来,中纺机集团持续向好的生产经营和不断融洽的工作氛围,很好地回答了社会的疑问,同时也激发了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这一点难能可贵,因为信心比黄金重要!

与此同时,中纺机集团内部的协同效应在逐步增强。在市场上,跨业务板块的项目已成常态;在技术交流上,海外企业的领先技术与国内企业的对接变得日益密切;在人员交流上,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更加紧密。中纺机集团业务板块间的协同配合、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两次整合带来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股东认可度的不断增强,以及员工幸福指数的持续提高。正如所言,任何企业,唯有盈利,才能让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下去,才能给股东的投资带去回报,才能提高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提高幸福指数,才能有充足的能力去承担各项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亏损企业实现扭亏为盈,中纺机集团的整体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这为中纺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守初心打造核心竞争力,永不懈怠追求世界一流

“纺织机械是一种专用装备,市场需求在一个单一通道里。同时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是国际上一流的制造业国家,我们的工业基础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用30年时间赶上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进度,是需要付出加倍努力的。”中纺机集团在这条上下求索的路上打造出了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在叶茂新看来,这种竞争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坚守纺机业务,初心不变。中纺机集团自成立之初即以满足人民群众在纺织制品中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己任,由此聚集了一批有理想、有才华,甘愿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壮大,并奉献自我的纺机人才队伍,几十年如一日地思考纺机、研究纺机、做好纺机,初心不变、孜孜以求、无怨无悔,使得中纺机集团能够不断做强做大,成为当今全球纺机行业内举足轻重的中国力量。

二是坚持风险防控,贯穿始终。古今中外,企业的目的即是盈利,而企业的根本则首先是生存。改革开放以来,纺织行业是我国最早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行业之一,其发展的周期性特点十分明显。行业发展的潮起潮落,造就了一批业界精英,同时也淹没了不少行业巨头。如何让企业穿越行业周期的波浪起伏、兴衰迭代,确保中纺机集团历久弥新,始终坚守并不断发展,关键就是做好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持之以恒地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不受外部利益的干扰,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坚持下来。

三是坚定创新引领,不断进步。墨守成规只能垂垂老矣,不断创新方可与时俱进。中纺机集团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对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产品研发和经营模式上,始终站在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上去思考中纺机集团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思路,坚持创新的步伐不停歇,几十年来,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

四是坚信世界一流,永不懈怠。从之前的奋力追赶世界一流纺机企业,到现在的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纺机企业,中纺机集团始终以全球行业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正是有这一份信念的支持,使得中纺机集团能更加专業、专注、专心,以此造就了中纺机集团自成立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茁壮成长。

变革时代,适应变革:以不变应万变

在叶茂新眼中,中纺机集团实现由小到大、由弱而强的蜕变,实质是因为中纺机集团有一批有理想、有才华,甘愿为纺织工业发展壮大,并奉献自我的纺机人才队伍,几十年如一日地思考纺机、研究纺机、做好纺机,初心不变、孜孜以求、无怨无悔。中纺机集团做强做大的事实证明,坚持党的领导,中纺机集团在干部队伍、人才队伍的建设卓有成效,也证明了国有企业在培养企业人才,乃至行业人才上的特色和优势。今后我们也会继续沿着历史的传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确保中纺机集团的事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也必须看到,世界格局瞬息万变,国家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这给企业积极实施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中纺机集团在全球行业内拥有较高地位,也是因为我国纺织产业在全球纺织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取得,就中纺机集团自身而言,加强全球化战略布局,积极进军海外新兴市场是市场策略的当务之急。

叶茂新认为,无论当前世界贸易摩擦如何变化,企业要想发展好,关键还是要把自身产品做精、做扎实,尤其对制造型企业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纵观全球,其实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争执、贸易纠纷始终不曾停歇,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其发生的程度不同而已。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虽然全球贸易环境如此,可仍然出现了那么多的优秀企业,究其实质,根本还是在于企业立足自身,找到自己的特长所在,扎扎实实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并以开放的心态,吸取优秀的成果,融汇之、创新之,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纺机装备本身融合了诸多学科,覆盖了诸多技术领域。传统的纺机产品主要是依靠机械传动、运转即可,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现在的每一台纺机产品,都必须包含机械加工、自动控制、感应传动等多个方面。放眼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与使用、移动网络等技术也必定会应用到纺机产品的生产、制造以及使用中去,这是产业进步的必然,更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谁都无法躲避。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基于此,中纺机集团也会去思考、研究,如何将最具使用价值的、成熟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纺机产品中来,以此让客户使用到更为高效、便捷、可靠的纺机产品,以帮助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不仅仅是在产品进步方面,按照中纺机集团提出的打造“制造服务型”企业的发展思路,未来集团还需要在商业模式创新、综合服务供给、全生命周期供应链建设等多个方面,加强与相关的企业、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行业组织等行业参与者开展或全方位、或专业性的各类合作。

“现在全球每年的人均纤维使用量仍然呈增长趋势,纤维的用途也在扩展。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纺织,功能性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空间也在不断拓展。”叶茂新坚信,纺织产业永不落幕,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和工业应用的不断细分,纺织工业还会绽放出更多的光彩。“当然,像原来简单依靠规模的粗放生存已经是不可存续的,行业将会进行集聚,有些企业可能会消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永远追求创新,在这个行业里不断进取,肩负民族纺织的责任,打造国际一流纺机企业。”

专注纺机、创新进取,创建世界一流是中纺机集团始终如一的企业文化和初心。肩负装备使命,为纺织强国梦的实现永不懈怠、砥砺前行是指引中纺机集团未来不变的理念明灯。

猜你喜欢

纺织机械纺机装备
港警新装备
做好行业发展护航人!
一起纺机龙头转子过热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与认定
2022纺机联合展: 行业关注持续高涨,报名已创同期高点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7年总目次
日发纺机:整合资源迈向2018
简介控制与数字化纺织机械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纺织机械中的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我国非织造布机械标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