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小青龙颗粒的组方特点

2018-11-15王艳梅严敢意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青龙组方麻黄

邵 琼 张 莹 王艳梅 严敢意

(1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中草药房,鄂州,436000; 2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鄂州,436000)

小青龙颗粒是由出自《伤寒论》的经典方小青龙汤制成颗粒剂而来,近年来颗粒剂逐渐在各大医院流行,以满足想服用中药而没时间煎药的患者。小青龙颗粒的药物组成和原方小青龙汤一样,由麻黄、芍药、桂枝、炙甘草、细辛、半夏、生姜和五味子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太阳伤寒兼里停水饮证,原文中记载“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而现代研究中发现小青龙汤/小青龙颗粒对具有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气道平滑肌的痉挛而降低其高反应作用,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1-2]、急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3-5]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6]等有显著疗效。小青龙汤的组方配伍特点可以看出,麻黄、桂枝均为性温之药,温能走表,温能散寒,除外感之风寒;干姜、半夏、五味子也均属于性温之药,然其温能走里,化里之寒邪,其中干姜温中回阳以固本,温肺化饮以祛肺寒之邪;半夏性温而化寒痰,使邪出有道而不滞于内;细辛性温而入表里;全方以温药为主配以炙甘草调和诸药[7-8]。而小青龙颗粒经过制备后是否具有良好的中药质量水平,其质量水平是否能通过小青龙颗粒的组方特点进行预测,基于上述疑问展开本课题研究,在中药单味药物及复方研究中高效液相色谱是目前比较公认的研究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单位药物指纹图谱的分析预测小青龙颗粒制剂质量水平的组方特点。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购买于Agilent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00,应用ChenmStation工作站),购买于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的0.1 mg分析天平(型号:Sarturius BS110S)。

1.2 试剂 甲醇(色谱纯)、无水乙醇(色谱纯)、乙腈(色谱纯)、磷酸(色谱纯)和去离子水均购于天津市康科德技术有限公司。

1.3 分析样品 22个不同批次小青龙颗粒(四川泰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83085);麻黄、芍药、桂枝、甘草均本院药房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进样量为2 μL,研究中选用250 mm×4.6 mm的C18色谱柱(型号:Arcus EP),柱温为35 ℃,而流动相A为0.1%磷酸水+0.02%庚烷磺酸钠;流动相B为82乙腈:10无水乙醇:8(水+0.24%磷酸),检测波长为220 nm。

表1 梯度洗脱表(流速1.0 mL/min)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1小 青龙颗粒供试品溶液制备 小青龙颗粒适量加入25 mL甲醇,采用回流提取的方式提取小青龙颗粒1 h,取第1次过滤液,残渣中继续加入等量甲醇提取30 min,取第2次过滤液,混合两次过滤液并以甲醇定容50 mL,制取小青龙颗粒供试品溶液[9-10]。

2.2.2 4种组方药材供试品溶液制备

2.2.2.1 组方量制备法 根据小青龙颗粒组方量(即配方中单味药材的含量)配制法取麻黄(约1.5 g)、芍药(1.5 g)、桂枝(1.5 g)、炙甘草(1.5 g)机械粉碎后,过筛于烧瓶中回流提取,同1.2.1的方法经两次过滤混合定容后,获得组方量药材供试品溶液。

2.2.2.2 单位质量制备法 单位质量即1 g,麻黄、芍药、桂枝和炙甘草均分别精密称取1 g,同2.2.2.1方法,机械粉碎和回流提取,获得单位质量药材供试品溶液。

2.3 专属性试验 通过专属性试验检测小青龙颗粒各味药物的专属性,相互间是否存在干扰因素,结果显示在相对保留时间内各个峰之间不存在杂质峰,具有良好的专属性。

2.4 中间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小青龙颗粒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结果显示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为0.08%,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2.5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将小青龙颗粒供试品溶液室温放置0、2、4、12、24 h分别常规进样测定HPLC色谱图,结果显示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为0.4%,表明小青龙颗粒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6 重复性试验 以同一批小青龙颗粒,根据1.2.1配制6份小青龙颗粒供试品溶液,常规进样测定HPLC色谱图,结果显示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为0.3%,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7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6份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小青龙颗粒样品各约6 g,分别精密加入10 mL混合对照品甲醇溶液,采用加样回收法测定,计算结果显示平均回收率的范围是96.52%~104.73%,RSD的范围是为0.67%~2.14%,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

2.8 样品测定结果

2.8.1 小青龙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 根据1.3色谱条件检测22批小青龙颗粒供试品溶液,检测波长为220 nm,以15号峰甘草苷作为参照峰,共有40个共有峰的出现率均达到100%。根据系统指纹定量评价法[11-12],以宏定性相似度(Sm)、宏定量相似度(Pm)和指纹均化性变动误差控制系数α三者相结合来评价中药质量,22批小青龙颗粒供试品溶液经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定,结果发现其中S13、S14、S19和S21等4个批次的小青龙颗粒质量相对较次;因此由S1-S12和S15-S18及S20、S22共18批小青龙颗粒供试品溶液重新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定量相似度数字化评价体统3.0”分析生成对照指纹图谱,记作RFP。具体详细见图1和表2、表3。

图1 22批小青龙颗粒指纹图谱(波长220 nm)

2.8.2 组方色谱 根据1.2.2.1配制的组方量药材供试品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检测波长220 m,将检测所得的指纹图谱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定量相似度数字化评价体统3.0”分析软件中,设置0.1 min为时间漂移窗,根据全相加模式,将输入某一范围的时间域值,采用全相累加的方式将各单味药色谱法累加,获得组方指纹图谱对应的峰,从而形成组方指纹图谱,记作CSF1;根据最大化模式,将将输入某一范围的时间域值,将各单味药色谱峰取最大峰作为组方指纹图谱,记作CSF2。组方药物烧瓶化学混合记作CMF,组方药物直接物理混合记作PMF。具体详细见图2。

2.8.3 单位质量药物色谱 根据1.2.2.2配制的单位质量药材供试品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检测波长220 m,将检测所得的指纹图谱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定量相似度数字化评价体统3.0”分析软件中,设置0.1 min为时间漂移窗,根据全相加模式,将输入某一范围的时间域值,采用全相累加的方式将各单味药色谱法累加,获得组方指纹图谱对应的峰,从而形成组方指纹图谱,记作CSF3;根据最大化模式,将将输入某一范围的时间域值,将各单味药色谱峰取最大峰作为组方指纹图谱,记作CSF4。具体详细见图2。

图2 4种组方融合预测模式的指纹图谱

2.8.4 组方模式预测小青龙颗粒质量结果 从表4可得,在组方模式预测小青龙颗粒质量结果中可以看出,组方色谱中组方全相加模式比组方最大化模式质量较低;单位质量药物色谱中全相加模式比最大化模式质量等级低;而比较平均值1和平均值3发现组方色谱预测能力和单位质量药物色谱的预测能力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从CMF和PMF的平均值2与RFP比较发现,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单位药物指纹图谱的分析预测小青龙颗粒制剂质量水平的组方特点。团队在此次小青龙颗粒组方特点的研究中未对半夏、生姜、细辛和五味子进行分析,主要由于在此色谱条件及检测波长下未检测出这4味药物的特征峰,因此未对这4味药物进行展开研究。

表2 22批小青龙颗粒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质量结果

表3 22批小青龙颗粒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质量结果

表4 组方模式预测小青龙颗粒质量结果

3 讨论

3.1 麻黄-桂枝组方 麻黄与桂枝组方的作用会随着组方的比例不同而不同,如《伤寒论》中麻黄汤,麻黄用药比例比桂枝大,其作用即以发汗解表为主;而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中,麻黄用药比例比桂枝小,即呈现温胃化饮之效;而在本研究中的小青龙汤组方中,麻黄与桂枝用药比例相同,表里同治,即解表以治太阳伤寒证,又温里以化寒饮郁肺证。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表明[13-14],在小青龙汤研究中,取单味桂枝水煎液、麻黄-桂枝多比例组方水煎液以及小青龙汤水煎液的供试品溶液计算香豆素、桂皮醇和桂皮醛的含量,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桂枝的比例增加,麻黄桂枝多比例组方水煎液中的5种麻黄生物碱的含量也随之增加,而在桂枝单煎液中,5种麻黄生物碱的含量、香豆素、桂皮醇和桂皮醛的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此研究与《伤寒杂病论》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不同、作用不同这一理论遥相呼应。

3.2 麻黄-甘草组方 麻黄-甘草组方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各经典方剂中出现的频次最多,本研究中的小青龙汤仅是其中一个出现麻黄-甘草组方的经典方。麻黄-甘草组方,以水煎法制备麻黄甘草组方供试品溶液的HPLC研究中发现,随着甘草配比量的增加5种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研究中发现中当4倍麻黄:1倍甘草时,5种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含量最高;当2倍麻黄:1倍甘草时,5种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含量适中;当1倍麻黄:1倍甘草时,5种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最低;这一研究结果与“甘草调和诸药”的药理相吻合。此时当我们反观麻黄-甘草组方后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随着配伍比例的改变情况,发现麻黄甘草水煎液中当麻黄配伍的比例逐渐减少时,甘草中的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也逐渐降低。而本研究中的小青龙汤原方是1倍麻黄:1倍甘草,体现其解表而不伤气的组方特点。

3.3 白芍-桂枝组方 《伤寒论》中桂枝、白芍组方多有调和营卫、温阳止汗之功。在指纹图谱研究中当桂枝、白芍组方的配比不同时指纹图谱上出现的特征峰也会不同。白芍-桂枝组方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肉桂酸、香豆素等随着比例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峰高。研究发现[15]小青龙汤芍药-桂枝组方配比为1∶1时,肉桂酸和芍药苷在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高比为7。

3.4 白芍-甘草组方 白芍-甘草组方有一个著名的缓急止痛代表方剂,即芍药甘草汤,方中白芍与炙甘草配伍比例为1∶1,HPLC指纹图谱研究芍药甘草汤发现,白芍中的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起到药效作用,而甘草中的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最高[16]。小青龙汤中白芍与炙甘草组方配比同芍药甘草汤,为1∶1,有研究表明0.6∶1、1∶1、3∶1等3个不同配比的白芍-炙甘草组方,以3∶1配比中的芍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的溶出率最高,其次为1:1配比的白芍-炙甘草组方,0.6∶1配比的白芍-炙甘草组方最低[17]。

猜你喜欢

青龙组方麻黄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补精益视片组方分析及研究进展
少林功夫拳(三)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小青龙说“角”
青龙现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