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速清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

2018-11-15朱洋波韩永生范西真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外感阿莫西林体温

朱洋波 韩永生 范西真

(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外感发热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急、进展快、热势重,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通常是由病毒、细菌等感染所致,必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抗感染及退热治疗,否则易引发高热抽搐、神经系统疾病、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目前西医主要以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且长期服药易引发耐药性并伴有严重不良反应[3]。中医认为外感发热病因主要为六淫邪气或疫毒邪气侵袭,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从而造成外感发热[4]。速热清颗粒是一种新上市的具有清热、利咽、解毒等功效的中药制剂[5],且已经逐步应用于外感发热患者的临床治疗,本研究探究速热清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外感发热对患者疗效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外感发热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32~55岁,平均年龄(45.12±3.87)岁;病程4~45 h,平均病程(36.49±6.02)h;体温38.5~39.4 ℃,平均体温(39.23±0.22)℃;观察组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30~57岁,平均年龄(46.31±4.15)岁;病程5~57 h,平均病程(37.08±6.17)h;体温38.7~39.5 ℃,平均体温(39.20±0.21)℃。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6];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急症诊治》中的外感高热症诊疗规范,并辨证为风热证[7]。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发病72 h内者;伴有典型的发热、干咳、流涕、咽痛、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者;体温高于38.5 ℃,肛温高于39.0 ℃者;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风寒感冒者;合并支气管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者;白细胞计数>12×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75%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肺等器质性病变者;入院前2周内接受过相关抗病毒或抗感染治疗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具有过敏反应者等。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治疗依从性不佳,不能严格按照治疗计划进行试验研究者;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必须终止治疗计划者;中途主动退出者;同时参与其他试验研究者;失访者等。

1.6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抗感染、退热等西药治疗,包括口服阿莫西林胶囊(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1652),0.125 g/粒,2粒/次,3次/d,感染严重者则适时增加药量;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444),100 mg/粒,10 mg/kg,4次/d。口服布洛芬片(吉林金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250),0.1 g/片,0.2 g/次,3次/d。观察组则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热速清颗粒治疗(江西倍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80052),2 g/袋,4 g/d,3次/d。2组均连续治疗72 h后进行疗效评估。

1.7 观察指标 1)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症:咳嗽、恶风寒、咽红肿、鼻塞、流涕、舌苔,据严重程度分别计0、2、4、6分;次症:喷嚏、纳呆、咯痰、腹泻、呕吐、脉象、倦怠,据严重程度分别计0、1、2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为主症与次症积分之和;同时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相关判定标准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2)监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24、48、72 h后体温变化;3)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48、72 h后采集2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4)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8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全部消失,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少95%以上,治疗后24~48 h内体温正常(腋温37 ℃左右)且不再回升者;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少70%~95%,治疗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者;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少30%~70%,治疗48~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者;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且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少不足30%者。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临床症状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2 h后2组患者主症、次症及中医症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症状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72 h后比较,△P<0.05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体温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2组血清CRP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72 h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体温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72 h后2组体温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4、48、72 h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血清CRP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72 h后2组血清CRP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48、72 h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安全性分析 2组患者治疗期间一般体检及血、尿、粪便常规检测,肝肾功能检测结果均正常,且仅对照组有3例发生腹泻呕吐,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不影响治疗计划,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目前西医对于急性外感发热的治疗仅限于解热镇痛和抗病毒等,不能阻止病情发展,虽可促进体温降低,但药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时也会影响机体凝血功能;此外,过多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降低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并由此产生恶性循环。目前临床上抗生素滥用现象越发严重,由此引发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过敏等不良反应日益明显,因此单纯抗生素阿莫西林及退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外感发热的综合疗效并不理想[9-10]。

中医学认为,外感发热是因机体外感风、寒、暑、湿、热、燥六淫及疫疠之气等外邪而引发的以发热为主要证候的疾病,疫毒邪气,由深到浅,由上至下,经口鼻侵入机体而发病;六淫邪气,经皮毛侵入机体,由表及里,由外至内,最后侵入脏腑而致病。外邪入侵机体,正邪相搏,脏腑气机紊乱,导致热、毒形成侵袭机体,或阳气亢奋、阴阳失调,阳气偏盛,因此阳盛为外感发热的主要病机,且随病情进展,可化火伤阴,或壮火食气,致气阴两伤[11-12]。伤风虽有风寒、风热之分,但风寒失误治疗或失治均会化热而为风热,故治疗外感发热应以辛凉解表为主要原则[13]。本研究所用热速清颗粒方中柴胡有轻清上升、宣透疏达之性,可和解表里;黄芩清泻上焦之热,两者合用具有清退半表半里之热的功效;板蓝根可消肿利咽、清热解毒;葛根、金银花、连翘可清热解表,擅于散阳明肌肉之邪,解肌退热;水牛角亦可清热解毒;大黄则擅清热泻火、荡涤实热。诸药合用,共奏疏散风热、清肺解毒、利咽泻火等功效[14-15],且已有临床研究证实速热清颗粒可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感冒、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等疾病的临床治疗[16-17]。本研究中治疗72 h后2组患者主症、次症及中医证候总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提示热速清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可促进外感发热患者退热,起效快,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发热是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造成体温升高并高于正常范围,继而影响全身生理功能。外感发热患者因受外邪而易化热,形成外有表邪内有里热之证,最终发展为外寒内热,单纯去热或驱寒药物不能有效根除病因,必须以解表寒及清里热药物辅助治疗。本研究中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治疗12~72 h后2组体温逐渐降低,且治疗24、48、72 h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热速清颗粒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可有效缩短外感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外感发热患者因体内正虚、内邪化火,又感受温热疫毒或外感六淫邪气,加重病情,病程长且预后不佳;研究报道,发热是机体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而引发的机体组织炎性反应及免疫反应的表现[18-19],且全身炎性反应可造成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本研究所用热速清颗粒按八纲、卫气营血及脏腑辨证施治,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并顾护津液。其中柴胡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具有抗炎、抗病毒、抑制中枢、解热镇痛等作用,且退热平稳,无反弹现象;黄芩有效成分也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抗炎效果[20]。结果显示,治疗12~72 h 2组血清CRP水平均逐渐降低,且治疗48、72 h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热速清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抑制外感发热患者机体炎性反应。中医治疗可据外感发热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具有标本兼治的优势,可随证加减,不良反应少。本研究中观察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速热清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对外感发热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热速清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可有效改善外感发热患者临床症状,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临床疗效较阿莫西林单用提高。

猜你喜欢

外感阿莫西林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