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式

2018-11-15

散文百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师

张 磊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文言文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民族精神,想把他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就需要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喜欢并主动去学习,这也将对学生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大高中教师如何将本来就是教学难点的文言文传授得淋漓尽致,学生学得乐此不疲,真的成了我们需要花费心血去研究的问题,下面我们立足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角度去探讨。

一、树立正确的文言文教学地位

尽管新课程改革后文言文教学占了极大的教学比重,但在语文课程中文言文仍然陷入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困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文言文的话语环境距离现代生活过于遥远,不利于学生熟练运用和掌握,难教难学;其次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因素。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大力鼓吹白话文,文言文被认为是封建残余,阻碍历史进步的东西,“五四”以后废除“读经”,国文走进课堂,文言文中被传承的敬、恕、和、耻这些基本价值也随着被废弃了,致使学生不理解文言文文章的价值观,使文言文教学落于下风。最后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高中语文的教学过去一直淡化甚至忽视了文言文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当前的应试教育,几乎使语文课程沦为考试的工具。对文言文课文,教师往往把文章肢解,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对固有文法进行总结概括,对核心句式强调如何翻译,以此来迎合考试的需要,而不重视文章整体的音韵美和精神价值。这几方面导致了文言文教学的乏味枯燥。因此,要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就该摆正文言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地位,强化文言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功能。

二、增加阅读量,丰富阅读积累,扎实文字基础

新课标教材中古诗文在高中教材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再加上《语文读本》的内容,阅读量几乎是原来的三倍到四倍,其中要求背诵的部分也有所增加。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压力增大了不少,在高中繁重的课业情况下,如果学生被动的去记忆这些内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效果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能够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首先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再配合各种心理暗示和教学手段降低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难度估测,消除心理障碍,最后结合大量的阅读培养语感,学生对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就可谓一马平川了。

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使用一两个方法和策略就能实现的,要有前面学习兴趣的激发,心理障碍的清除,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的、用心的去阅读背诵课文,其中教师的个人魅力、知识底蕴与教学策略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时候往往用的较多的是 “通关法”,教师作为关主,学生一个个的过关,这样发挥出来的只是学生个体的力量。还可以采取团队协作闯关的方式,通过就近座位分组,各小组之间展开竞争,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背诵情况给予打分,最后小组总分,再加上先通过学生的特别加分计总分,评出优秀小组可以给予可乐之类的表彰。这样不仅加快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帮助,还加快了学习的动力和速度,并且增进了友谊。

三、加强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讲授,很少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读,结果在课堂上教师讲到什么地方学生都不知道,教师的讲解、分析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典文学的传统方法即背诵和熟读。背诵古典文学,不但能使学生获得清晰的印象,有助于透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对于开拓思路、丰富词汇、熟悉文言文语法、掌握篇章结构、学习古人的写作技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传统的文言文诵读方法是科学的,它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学生明白事理,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从而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熟读、记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理解,而理解又有助于记忆。若能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和背诵若干首诗和文言佳作,真正从中吸取养料,那么,在读文言文时,学生就会触类旁通、得心应手。正如古代诗人杜甫所说:“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而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考的正是这种知识迁移的能力。

语文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科学安排,不断创新,激活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学好文言文,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仍是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此,谨谈谈我的一点看法,管中窥豹,以一斑之见求共勉。

[1]智丁.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教法浅谈[J].河南农业,2008(24).23-35.

[2]曹赛男.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探讨[J].语文天地,2011(13):9-11.

猜你喜欢

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师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最美教师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