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新闻及传播方式的改变

2018-11-15

散文百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统媒体社交

永 海

新疆查尔锡伯自治县广播电视台

进人21世纪,有关新闻业处于危机的呼声很高,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煤体正在改变着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方式。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下社交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新闻载体,正以其实时性、互动性、多传播介质等特征冲击着传统媒体。以前在大型的新闻事件采访现场中,只有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参与新闻报道。网络新闻报道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其中,并形成了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传播效应。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在应对社交软件的,应结合自身的发展中点,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探索其中存在的规律,利用这种方式,形成传统媒体和网络报道的有机结合,让新闻报道具有更多的表现形式,让新闻传播有更广的传播平台。

1.网络新闻实时报道的崛起和产生的社会效应。

网络新闻的报道既有技术层面上的互联网技术的因素,也有其产生的社会需求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高,我们需要的是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终端接收到包含了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新闻事件,同时,我们希望能了解新闻事件背后发生的事件,参与到新闻事件中去。网络刚好具备这些特性,需求决定供给,所以网络新闻报道的方式就应运而生。

目前进行现场网络实时报道的新闻题材一般为重大政治事件(如两会、新闻发布会)、突发性灾难事故(如塌方、坠机、矿难)、文娱体育活动(如大型晚会、颁奖仪式、大型赛事),在这些新闻事件中,网络报.以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组合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覆盖了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并借助其互动性让新闻报道及时与受众形成互动,深化了新闻的传播内涵。

2.网络新闻报道的特点。

(1)网络报道的权限问题虽说网络新闻报道具有许多优势,但是目前在网络新闻报道的发展中却横亘着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不管是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大多只具备新闻登载权,不具备新闻采访权,只能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稿件,不能自行采写新闻。这就出现传统媒体把新闻授权给众多的商业网站新闻频道转载,商业新闻网站本身,就不可避免出现大量信息雷同。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众多新闻网站在没经国家的允许下,对突破新闻采访权限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变相在网站上进行新闻采访报道,如新浪就经常自行采写国际国内的体育新闻,以擦边球的形式变相实现了新闻采访。

随着BBS和BLOG(博客)这些交互性栏目的出现,民间的新闻报道方式也在冲击着新闻采访权,并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以上这些变相获得新闻采访权限都对国家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导向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

(2)网络新闻内容的重复及海量,使网络新闻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由于大部分新闻网站的信息基本依赖传统媒体,所以在一些新闻事件的网络报道中,大量重复内容充斥着页面。如新浪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新浪使用了一家报社的新闻,其他报社转新浪的新闻,再添加一点内容,新浪又转载回去,让读者对这样的新闻热情大减。并且网络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处理经验,很容易造成新闻重点不突出。网络新闻最大的优势就是海量的信息存量,网上传播新闻可以说没有量的限制。重大新闻“混迹”其中难以搜寻,受众没有时间与精力统统浏览,而且大多信息虽标题不同,但内容基本重复,简单堆积,未经认真整理。本来可以把新闻写得有枝有叶、新鲜动人,可以大量地提供有关的背景资料、图片资料甚至有条件的还可以提供视频音频资料,但许多网站并没有提供这些信息。

(3)有些网站为了争“快、独、奇”,损失了新闻的基本属性一些记者为了尽快发布新闻争“独家”、提高点击率等等原因,仅仅靠互联网制作新闻。于是,一些未经认真采访和核实的稿件便仓促出笼,结果漏洞百出,致使出现语法不通,逻辑混乱,错别字连篇,甚至事件失实,这已成了某些网站的家常便饭,严重地误导了受众。甚至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网络传播非法信息,这样的信息如被专业网站转载,不但误导群众,而且还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4)网络新闻报道人员的需求正成为影响网络新闻成长的重要屏障网络记者应是复合型的多媒体记者,他们要在现场进行采访、摄影、录音、拍摄、写作、编辑、审核、发布新闻、制作网页等。所以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政治觉悟,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有较快的打字速度,具备起码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知识,熟悉录音笔、摄像机的使用技巧。要求所采写的报道必须达到真实可靠、无政治差错、无大的文字差错等要求。所以网络新闻采访人员要紧跟时代潮流,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具备更高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这种道德意识已不只限于传统的职业道德范畴,而是指新闻工作者本人在信息传播中,必须具有强烈的道德心,对发出的每条消息负责。网络新闻,不管稿件来自何种渠道,都需要经过反复认真的选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同时,专业新闻工作者还要积极利用自己的资料发现并谴责不道德的信息传播现象,以保证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纯洁度。记者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在努力增强责任感的同时,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尽可能地减少和杜绝稿件中差错的发生。

网络记者应重视整体道德修养的提高,树立良好的整体职业形象,以顺利完成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者角色的转换。

[1]彭兰.从“内容平台”到“关系平台”[J].新闻与写作,2010(5)

[2]陈莉霖、邓瑶.社交网站新闻传播五种模式的效果研究[J].新闻前哨,2011(6)

[3]王建磊,社交型媒体与变形的新闻[J].新闻记者,2010(9)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传统媒体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