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学生数学作业布置有效性的思考

2018-11-15屠志永

散文百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有效性作业数学

屠志永

都匀市第十中学

伴随着东部、西部区域经济差别化,很多学生家长长年在外务工。一方面导致了大量的留守学生的存在。这部分学生不良行为较多:经常不完成作业,对学习不感兴趣,缺少有效监督和应有的学习辅导,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人帮助,就放弃不会的作业,导致考试成绩差。对数学望而生畏。另一方面留守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大量的作业所占,而且有的不完成作业,有的抄袭答案,有的抄袭他人作业,有的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作业质量低下。而教师忙于批改大量作业,没有时间去沟通解决留守学生的生成问题。学生写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这就出现高耗低效的情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在“新课标、新理念、新实践”活动中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作业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改变 “一多”、“二虚”、“三低效”的作业特点。“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数学题;“二虚”指学生迫于教师和家长压力,要么抄袭,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问答案,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三低效”指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优化数学作业过程,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作业的布置、完成、批改、反馈等几个重要环节加以创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验、做法。

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理论依据,对于什么是有效的“作业”,一般是指教师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数学教学论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数学作业都是由数学问题所构成的,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更是为了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和能力,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培养了能力。从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精选有针对性的作业,到认真逐一批改作业,再到发现学生的认知差异实施个别辅导,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矫正——改进的循环过程。判断数学作业“有效”与否,不应该取决与教师布置了多少内容的作业,学生收获的少也徒劳无功。如何判断作业是否有效?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衡量: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是否注重个别差异;是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作业能否体现互动的要求,师生是否共同参与;是否把作业与学生课堂学习联系起来;是否注重发展学习者的认知技能,提高其素质。

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要提高初中数学学习效率,作业设计就应科学合理。教师有准备的选材,针对性设计典型练习,突出知识重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作业的布置

(1)精选作业题,使学生既减负又增效。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次作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的教学目标从课本或课外习题中精选出合适的作业。比如教学的目标是学会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精选紧扣“平行四边形判定”的习题作为作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于一些过于综合、离学生实际水平较高的题目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以答到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效率,这对于当前泡在作业堆中的孩子来说更有现实意义。

(2)作业要有层次。数学作业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编排时由易及难,层层递进,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做基础性、模仿性的作业,设计使他们成功的阶梯,让这些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拓展型、探究型、开放型作业,把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带有思考性、创造性作业,培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通过数学作业分层,有效的克服了学生厌学情绪,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作业的必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二、作业的完成

作业进展的监控和指导。由于作业的完成是作业过程的核心,是落实作业有效性的关键。对学生作业的进行过程作必要的监控和指导,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能定期检查学生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适当的矫正和指导。在课堂作业期间,教师还应经常在教室内走动巡视,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开展个别辅导。如果教师对学生从事作业的进展情况进行经常的监控,在必要时给作业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如帮助学生明确作业问题的性质,提示作业解答的思路、策略和方法,那么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就会得到很大的增进。

三、作业的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有利于调整教学内容的进度,学生可以从作业检测中了解自己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从而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改进学习方法。 作业批改方法很多:(1)堂上批改;(2)当面批改;(3)小组当面批改等,但事实证明,只有教师亲自批改,并给出恰当的鼓励性评语,才是最有效的。

四、作业的反馈与收集

及时反馈作业情况。是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一种好方法。当教师及时做好了作业讲评后,但反馈还没有结束。我让学生把错题收集起来,统一抄到自己备好的“错题集锦”上,通过这些集锦上反映的问题,深刻思考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要提高数学作业的作用,发挥数学作业的有效性,不能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作业。而是一个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使得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的认知过程。所以教师要合理而科学地设计数学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职能,使学生乐意去改进作业所反馈出来的不足,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有效性作业数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