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2018-11-14章少哨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

章少哨

上海理工大学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2011年5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将课程由选修变为必修,基本发挥了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然而,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采用以“灌溉式”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更擅长促进学生认知提高,而非情感上的洞察,与《基本要求》中的教学目标有一定距离,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目标,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形式,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媒介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2013年慕课的流行掀起了高校建设开放教学资源的热潮,也为推动翻转课堂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互联网+”时代要求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带来了机遇与调整。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寻找顺应的时代发展、适合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模式,是现实教育大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一、何谓“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该校两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将录制的PPT文稿与音频上传至网络供他们学习。这些教学视频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两位老师便继续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在家自习,再在课堂完成作业,并根据学习中的难点进行讲解。随后,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变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这便是翻转课堂的初步模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可汗学院微视频、TED公开课等大量教学资源的涌现,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发展,也让翻转课堂的资源得到了有效支持。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借助于网络信息化技术,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观看教学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学习,课堂上师生一起完成问题讨论、作业答疑、互动交流等协作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颠倒了传统课堂教学流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学生在课后练习进行知识内化,属于自上而下的教学过程,而翻转课堂的知识传授过程在课前,学生在课前对课程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在再进行知识内化,颠倒了传统课堂教学流程。

二是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圣人”和“独裁者”,是课堂的主体,主动将自己的理论、思想传递给学生,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上组织协作活动,从课堂的“独裁者”转为“教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以“静坐”为形式地被动接受知识,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主动选择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并在课前的视频观看和自主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和主动探究者。

三是体现了混合式学习的特点。混合式学习强调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整合、e-learning学习环境中各种媒体工具的结合以及多种教学方法、学习技术的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借助网络信息化技术,教师要借助网络信息化技术上传教学视频,学生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在课前观看和学习视频。在课堂中,教师组织问题讨论、作业答疑、互动交流等多种协作活动,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启发指导学生学习,充分地体现了混合式学习的特点。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及运用翻转课堂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

自《基本要求》颁发以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但还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课程以单向灌输为主,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在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相对紧缺的情况下,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则多以大班教学形式展开,而教学方式也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主客二分法”的影响,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主动将自己的理论、思想传递给学生,学生则以“静坐”为形式地被动接受知识,缺少充分的体验与互动。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思政类课程不同之处是其体验性强的特征。学生需要通过深切的体验去理解知识的意义,才能获得对自己终身受益的内容,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理上更好的运用

2.偏重工具性价值,忽视本体性价值

当前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衷停留在预防学生危机事件,或是为了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或是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等方面,偏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的生命发展的本体性价值。这一理念也没有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与意义,也会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带来阻碍。

3.课程设计易极端化,无法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形体训练是一项审美价值很高的运动项目。一是上课环境优雅,这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身体姿态美的表现力和高雅的气质;二是教学内容艺术性强,它是以舞蹈动作为素材的身体形态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身体美、运动美、姿势美、神情美的感受与表现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塑造健美优雅的形态与气质[2]。为学生获得未来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的职业审美素质及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提供一定的帮助[3]。

纵观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只强调理论、定义、原理等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另一种是一味地为迎合学生的好玩、好奇心理而忽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因此在课程教授过程中要平衡好理论性与趣味性,要避免极端化课程设计,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4.课堂吸引力不足,学生满意度不高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学生获取各类知识的渠道非常丰富,如何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吸引住“低头刷手机”的学生,从而实现良好的课堂效果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难题。有些教师存在着惰性情绪,用着“一劳永逸”的课件,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态度,只要学生不破坏课堂秩序,教师便继续“念”课件。有些教师开始尝试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但更多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没有发现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育方式的转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翻转课堂的意义

1.翻转课堂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等观点,运用翻转课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是多种学习理论的应用,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比如,翻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意义建构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自主、自发、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才能真正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知识的获得不是传统的课堂传授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已存储的知识结构图重新进行意义建构获得的,这些理念诠释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翻转课堂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基本要求》提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要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相应目标。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将教学目标停留在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层面,而是要以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实现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为最终目标。翻转课堂模式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建构、主动吸收理解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构建心理学知识,将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然后将领会的观点应用于实践,在现实中将情感情绪生活,确立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学生在“知、信、行”的统一,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三、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应用

根据教学流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在课前阶段,教师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上传教学计划及教学任务,录制教学视频并将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而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完成教学视频的观看和学习。课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遇到的难题收集起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案例探讨等协作活动。课后是总结反思阶段,一方面教师要反思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另一方面学生要课后反思所学知识,师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在线交流。

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下文将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中的“恋爱心理”内容为例,详细介绍翻转课堂的应用流程与注意事项。

(1)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阶段是翻转课堂的前提,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单、制作教学视频,为翻转课堂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料。学生要根据学习任务单完成教学视频的观看与学习,并梳理疑点。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方式还是翻转课堂模式,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要全面分析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也是为了达到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明确学习目标的作用。一般而言,学习任务单可以包括教学目标、资源获取方式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成长规律设计学习任务单,而学生要根据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要求。

表一:翻转课堂学习任务单

创建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影响翻转课堂课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资料可以包括视频、PPT、讲义等多种形式,而教学视频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视频的创建可以是借鉴已有的成熟的资源加工编辑,比如每年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赛的教学视频,也可以围绕教学主题自行设计。在视频的选择与设计上要做到难度适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可以引用案例、提问、测试等多种方式,同时视频时间也不宜过长,视频时间长了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以“大学生恋爱心理”为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分别制作三段时长为5-10分钟教学视频。

学习资料的发布。翻转课堂是运用信息技术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学习资料的发布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完成的。学习资料的发布可以借助学校课程中心平台、校外的在线课程平台,也可以通过创设班级QQ群等方式实现。

课前学习。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完成教学资料的创建与发布,学生要根据学习任务单在课堂活动至少前一天完成学习资料的学习、教学视频的观看、案例分析等小测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学习风格自主安排进度,完成课前学习。

课前作业与疑惑收集。在完成课前学习后,学生要完成课前作业,如“大学生恋爱心理”章节中的案例分析,同时对自己的仍然存在的疑惑进行收集整理。课前作业和疑惑收集是检验学生课前学习的小测验,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活动的“锚”,为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

(2)课堂活动阶段

课堂活动是知识内化的关键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翻转课堂不同于在线课程的关键在于课堂活动,如果脱离了真实课堂环境会缺少师生、生生互动的真实体验。课堂活动环节主要是针对课前学习阶段的疑惑的解决、协作活动及课程总结。

疑惑的解决。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以大班教学为主,为了更好地达到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前学习阶段可以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便于课前讨论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疑惑的解决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让学生将个人疑惑先在小组内进行逐个讨论,形成小组观点。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观察每个小组,走到每个小组讨论中,对于偏离主题的情况及时纠正。第二步是在课堂上组间进行交流展示,教师的角色则是要仔细倾听展示成果,最终给予点评指导。经过充分的讨论,疑惑的解答会更加的全面,角度和深度也会更加宽泛,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内化。

协作活动。课堂上除了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指导外,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协作活动,将知识点融入协作活动中。比如针对“大学生常见恋爱心理困扰”,可以指导大学生运用心理情景剧的方法将案例再现,让大学生在演或者观看的过程中能了解案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该如何调试心理困扰。

课程总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对于重难点有了一定的探究,但此时知识点多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教师就要适时总结课程,帮学生理清脉络,建立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最后时段通过画知识树、思维导图等方式总结所学知识。

(3)课后反馈阶段

课堂教学结束并不意味着翻转课堂的结束,课后反馈阶段在翻转课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评价翻转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课后反馈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与单独指导,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对教学视频与课堂涉及进行改进,也可以反思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