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生象外
——莆田市射击馆创作解读

2018-11-14

福建建筑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射手射击比赛

陈 晨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1 背景

1.1 竞技体育与射击

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特点是:①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②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 ③参赛者有充沛的体能和高超的技艺;④依照统一的竞赛规则,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⑤娱乐性;⑥观赏性;⑦教育意义。

射击项目历史悠久,起源于人类古老的狩猎和军事活动。自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至今,发展成为融合了竞争、技巧、观赏、娱乐于一身的奥运项目,具备赛制多样、理论成熟、运作完备等特点,是典型的“竞技体育”,更是历届奥运会、世锦赛、各大洲运动会的主要竞赛板块。依靠独具魅力的技巧性和观赏性,射击比赛成为最受国人关注和中国夺取大赛奖牌最多的项目之一。其在当今体坛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1.2 定位

莆田市射击馆作为福建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射击比赛主赛馆、国家级射击训练基地,担负着为国家射击队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其规模、设备、环境品质均为国内领先,是一所能够满足国内、国际赛事的各项需要的全天候射击比赛场馆,也是集竞赛、训练、休闲、娱乐、生活于一体的高品质专业场馆。

1.3 地貌

项目基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海拔741m的九华山脚下一块坡地,原为莆田市九华农场用地。场地自南向北呈狭长地形,面阔230m,纵深540m。南可俯瞰荔涵大道,向北延伸至九华山脚,北高南低,高差约9m。地貌为原生态的果园和水田。地块东侧覆盖了平均树龄达10年以上的荔枝/龙眼树林,林貌葱郁、果实累累,极具保留价值。

信步林中,光影扑朔,寻踪狩猎[1]之意应景而生。为引水灌溉,两条山溪(九华溪、瑶湖溪)穿流于田间,所经处汇成水塘湿地,偶有水鸟驻足觅食,生机盎然。俯瞰下,一方“绿毯”自九华山脚滚滚铺开,颇具长卷气势,正可谓天然的“体育生态公园”(图1)。

图1 原始地貌

2 概况

2.1 理念

射击项目被称为“永远充满悬念的比赛”,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其充满竞技魅力,对目标生生不息的追寻是这项运动永恒的象征。规则之内,射手必定充分调动技战术状态,方能完美击发。扣动扳机的瞬间,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

优秀射手的竞技状态常用“渐入佳境”来形容,这也契合了九华农场这块场地的天然气质。一个“境”字打破人与物、内与外的界限,跳出常规体育建筑的宏大冰冷的表象,为我们打开了一条“造境”之路。对建筑的解读可以按“物境”-“身境”-“心境”-“情境”4个维度逐级展开,将诸多设计考量一一呈现(图2)。

图2 “造境”之路

2.2 布局

2.2.1总平面布置

该项目包含比赛区和多功能配套区。比赛区分为50m靶、25m靶、10m气枪靶、10m移动靶4个资格赛馆和一个综合决赛馆、一个飞碟模拟训练馆、集中枪弹库。其中,50m靶、25m靶因占地需求,需位于首层,并按正南北向布置以获取稳定的自然光线。上述三馆并置后得到了面阔180m、进深90m的庞大建筑基地,基本占据场地大部分面宽。

为避免加剧超长建筑界面对整个体育公园的不利影响,布置将配套多功能区叠加在场地北侧。建筑整体落位靠近用地北侧,避开场地原有自然湿地。在其东南面,最大限度保留水塘湿地,并利用原有自然驳岸扩展成一块宁静的水面,从而提升整个园区景观品质,有效改善建筑局部小气候,汛期还可实现对九华山地表水的缓冲和疏导。为保留湖面北侧原有的荔枝树,建筑实体进一步退让出架空庭院,很好地实现了空间上的过渡。

建筑主入口位于建筑西南向,避让东侧的保留树林,与场地入口隔湖相望。设计并没有采用尺度宏大的入口广场和机械生硬的轴线,而是在建筑入口和场地入口之间沿湖畔设置一条景观步道,将人流经由水边引导至位于建筑中部的入口圆厅,以柔性的方式打通场地交通组织(图3~图4)。

图3 体育公园总平面图

图4 射击馆各层平面图

2.2.2竖向设计

利用地形北高南低的特点,露天距离区、受弹区以半埋地的方式嵌入场地,将四周封闭的防流弹实体围墙隐藏于地下(图5)。小体量的10m气枪馆和10m移动靶馆叠加在25m靶馆和50m靶馆上方,视觉上有效降低庞大基底对场地的占据感,为馆区营造了更好的外部空间。

3 “物境”

射击馆的的空间构成、结构布置、安全措施,除开满足全自动电子报靶系统、自动计时计分系统、自动枪械存取系统功能等先进设备的安装要求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射击规则及工艺上的特殊性。

3.1 平面

为获得稳定的室外光线,射击方向保证为正北向。依照竞赛流程,各赛馆平面均按自南向北纵向布置辅助用房、观赛区、裁判区、比赛区、击发地线、射击距离区、受弹区(下设掩蔽靶壕)[2]。在横向划分出标准射击靶道和裁判检查通廊。

3.2 柱网

为保证竞赛公平,各射击位条件应均好无差,柱网尺寸需计入柱截面面宽对射击位的影响。除了间距等值外,还应尽可能为运动员提供同等的竞赛条件,结合规则考究布置赛位。以赛位最多的10m气手枪和50m步枪为例,采用经济的9m开间(6道)为主力柱跨,满足日常训练;另外端部和中部设置12m开间(8道)用于预决赛使用,赛时取两侧柱边赛位为校枪位或备用赛位,规避对赛事公平的影响。同时,各赛馆地线大厅,为保证室内视线全无遮挡,纵深方向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梁来满足无柱空间的需要(图6~图7)。

图5 竖向设计示意图

图6 50m靶赛位处良好的采光及视野

图7 决赛馆室内无柱空间

3.3 安全

虽然射击比赛采用的枪械和弹药经专门设计制造杀伤力大大降低,但若使用不当仍然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除制定相应规则外,还应划分出比赛区人员活动安全区和设置防弹设施。

以50m靶地线处射手卧姿枪口高度以上任何方位均以不透天为标准,经轨迹分析,合理设计钢筋混凝土挡弹墙高度和倾斜角度,使露天距离区上方的挡弹墙道数精减到最少,既全方位封堵飞弹,又减少了对露天场地的光线遮挡,保证射手在射击地线处获得最好的采光和视野。挡弹墙使用天然防腐木饰面,能够很好地吸收弹头,避免反弹或洞穿。受弹区每个靶机后均设置集弹器,起到收集弹头和防止飞弹的作用。

为便于日常训练,满足安全管控,在射击馆内就地安排集中枪弹库。枪弹库采用自动存取系统,仅设置单一安全出口,临近主入口广场布置,便于疏散和应急处置。

4 “身境”

射击比赛是一项追求精度的运动,运动员需要以极高的专注力来保持身体技术动作,周遭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射手的发挥,为射手提供精细舒适的物理环境格外重要。

为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比赛需求,光学部分除却靶面人工照度满足相关工艺标准以外,还精心考虑了自然光照。在10m气手枪馆中,靶面上方设置镜面不锈钢导光通廊,将室外自然光引导至室内,在靶面漫射出柔和的光线(图8);室外靶机处,靶面上方靶蓬深度经过模拟,确保四季的阴影均可完全覆盖靶面,避免出现“阴阳靶”干扰瞄准。

声学方面,采用浮筑楼面来阻隔设备用房的固体噪声,赛馆室内以木丝吸音板墙面有效控制长距离反射回声,获得较佳的混响时间。考虑到步枪比赛时,射手需穿着厚重的专用皮衣来辅助身体稳定和静力支撑,决赛馆的空调系统专门实现了射击点位送风,有效提高射手体周舒适度。室内气流,则严格遵照射击空气有害残留物不经观众席尽快排向室外的原则加以组织。

图8 10m气手枪资格赛馆靶位照明

5 “心境”

射击比赛,不仅考验射手的身体技能,也在比拼个体的心智。“一方水土造一方人”,山者不动,赐人坚毅;林者徐,授人纪律;水者灵,赋人智巧。馆外的山、林、水正是塑造优秀运动员心智的自然瑰宝。我们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将山、林、水引入到场馆中来,为空间增添色彩。

望北,山势作倚背。每一条射击通廊都设置了玻璃顶盖,运动员在赛间穿梭于通廊时无需抬头,远处连绵的九华山轮廓可清晰映入眼帘。

面南,九华瑶湖是休憩时的前景,同时为了保留水边原有的荔枝树,特意将建筑实体向北退出了一个两层通高的室外架空庭院,作为建筑与水景之间的缓冲,很好地将水景和树林纳入到建筑中来。二层为运动员设置了专用的静思小间,小间悬浮在庭院中并探向水面,可轻松获取开阔的视野(图9)。运动员在静思小间内可以记录下自己的心理活动,面对静谧的水面,实现自我对话,获得心灵的放空。赛时,观众可直接经由庭院以及其它亲水路径到达水边,沿着瑶湖驳岸漫步游憩。池边水鸟成群,妙趣横生,不失为观赛闲暇的最佳去处。

6 “情境”

好的建筑总能引起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记忆或认知的物化,由此产生的意象理念,被称之为“场所感”或“场所氛围”,借助特定具象的方法可以通达。如果说前述的物、身、心三境只是对客体要求的应答,那么,对具体场所的追问,既传递了设计者的愿景,又预言了受众的集体共鸣。

6.1 突显/仪式

图12 光影的格律

虽然摒弃尺度宏大的广场,但却没有放弃对射击比赛神圣性的塑造。蜿蜒的池畔漫步后,一组简洁有力的实墙迎面而来,树状的钢柱和轻盈的雨篷,在墙上泄下富有格律的光影。整洁的质地略带静默地将人导向圆厅,仪式感油然而生(图10)。实墙、雨篷、圆厅三者依功能需求排列,却恰好呈现出富有视觉冲击的组合,以非庄严方式将英雄主义情怀呈现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图11)。

图9 静思小间图10 射击馆主入口

图11 境生象外

6.2 消隐/平常

消隐并不仅仅将体量简单埋藏于场地中,更希望赋予建筑一种和环境对话的谦逊特质。长达180m的连续界面对自然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侵入,但结合具体内容后,尝试以“平常”的材料和自律的手法加以建造,有效消解“正面性”带来的刻板强势。在保留树林一侧,室外檐廊和片墙加大了自然环境的景深,运用柱列划分出有节律的外部空间和宜人的尺度,使建筑很好地掩映在林中;反之,合理安排的景观路径又拓展了建筑被想象的空间,让建筑于平常之处见意境(图12)。

“突显”与“消隐”两种不同特质在圆厅统领下匍匐于池畔。螺旋上升的圆厅包含了对“来复线”①的简短致敬,也寄托着设计者对射手参悟射击本质的一份期许(图13)。

图13 圆厅空间

7 结语

莆田市射击馆,以自然环境为切入点,从运动员的使用和体验出发,通过合理的空间组织,严谨的工艺布局,体贴的细部设计以及对自然元素的充分调动,使其成为别具一格的竞技场所。

射击馆建成后,历经各项赛事的检验,获得各方好评,有效促进了省市间竞技交流,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与运动员教练员的交流中得知,他们之所以更乐意选择在这里进行训练比赛,不仅因为先进的设备和场馆硬件,更重要的是这里让人充分感受到竞赛的乐趣和生活的日常。

建筑设计发展至今,技术手段日新月异,设计理念千姿百态,然而人的参与、对自然的尊重依然是建筑设计永恒不变的话题。如何打破边界,营造人、建筑、自然交融对话之境,值得每一个设计者去思考。

注释

①来复线,枪管中的螺旋膛线,是枪械制造历史上里程碑式技术。

猜你喜欢

射手射击比赛
画与理
制作“豌豆射手”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超级射手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实战化近距离快速射击方法初探
花生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