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方法疏花疏果对酿酒葡萄病害发生的影响

2018-11-14郑怀堂董新义薛婷婷韩星李华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8年6期
关键词:劣质灰霉病霜霉病

郑怀堂,董新义,薛婷婷,韩星,李华,3,4*

(1. 运城市格瑞特酒业有限公司,山西夏县 04440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3. 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 712100;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陕西渭南 715300)

近年来世界葡萄栽培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至2016年底,全球栽培面积达751.6万 hm2,2016年中国的葡萄栽培面积为80.96万 hm2[1]。近10年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不断上升,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鲜食葡萄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中国已经成为葡萄栽培大国[2]。葡萄酒是葡萄的发酵产品,葡萄酒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原料的质量,而原料的质量受品种遗传特性的控制和生态条件的影响[3]。病害是我国葡萄生产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给防治带来较大困难,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影响很大[4]。根据统计,我国葡萄生产每年因葡萄病害造成的损失约在30%以上[5]。近年来,葡萄病害多发造成了果园减产,品质下降,甚至造成绝收[6]。常规田间防治方法通常采用化学药剂防治[7],目前在新型农药[8]、生物防治[9-10]、栽培管理[4,11]等方面也多有研究,但在除去未坐果的花及劣质果,减少传染源等方面尚未见报道。

在实际生产上,酿酒葡萄穗中残留的未坐果的花和极少数劣质果容易感染病害,尤其对于紧穗品种,在封穗至收获长达数十天的时间内,药物难以进到穗中,残留未坐果的花及劣质果一旦染病,会导致果穗腐烂,进而成为传染源,危害葡萄生产。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采用不同方式除去未坐果的花及劣质果,并对不同处理的葡萄病害情况及处理成本进行统计,希望为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研究试验点为在山西省夏县的格瑞特酒庄酿酒葡萄基地。夏县是我国优质的葡萄栽培区,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流域中部,海拔450~560 m,年平均活动积温4490.5 ℃,日照时间2242.83 h,无霜期205.4 d,年均降水量500~700 mm,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冬季平均最低温度低于-15 ℃,属于葡萄埋土防寒区域。

1.2 试验材料及器械

选择5年生‘霞多丽’为试验品种,行向东西,株行距1 m×2.7 m,爬地龙整形栽培。喷药设备为意大利进口,型号NAZA ZV400;水泵压力2~20 bar,可调;风扇直径60 cm,转速可调。

1.3 试验设计

每处理每组12株葡萄,重复3次,处理方式如下。处理1:正常管理不处理未坐果的花和劣质果作为对照。处理2:用柔软细毛刷把未坐果的花和劣质果清除掉,在落花后15 d处理一次。处理3:即为实际生产中常用处理,正常喷药时适当加大喷药机水泵工作压力,使得喷药同时将葡萄穗中未坐果的花和劣质果吹掉。在落花后到封穗前连续处理3次。处理4:利用喷药机的风机吹掉未坐果的花和劣质果。在落花后到封穗前连续处理3次。

1.4 试验方法

统计各处理所需成本(人力、物力、时间等)。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5个点,每点按树体上、中、下部位各随机抽10个果穗调查发病情况,统计各处理组葡萄生长及病害情况并拍照。发病率/%=发病穗数/调查穗数×100。

1.5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用工及成本统计

不同处理用工及成本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与对照相比,各处理中处理2总费用最高,主要为人工费用,处理3与处理4都以喷药机为基础,费用包括人工与机械费,处理3由于喷药时加大喷药机水泵工作压力,导致喷药用量升高,进而费用上升。

2.2 不同处理葡萄生长病害情况

通过田间调查,在一致的栽培管理下,不同处理下的‘霞多丽’葡萄的生长及发病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自然条件下(处理1)长势最弱,葡萄一旦感病导致整个果穗基本完全腐烂,发病情况严重,而经人工除去未坐果的花及劣质果后,长势良好,处理2感病率最低,基本不发病,处理3与处理4情况相近,均为个别果粒染病,发病面积较小。

表1 不同处理用工及成本统计Table 1 Labor and cost statistics for different treatments

2.3 不同处理葡萄病害情况统计

2.3.1 不同处理葡萄灰霉病情况统计

不同处理后葡萄的灰霉病发病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与对照相比,3种处理都相对降低了葡萄灰霉病的发病率。自然条件下灰霉病的发病率为21.7%,而经处理后发病率大大降低,降低幅度均在70%以上,处理2、处理3、处理4的发病率分别为4.3%、6.5%、5.6%,说明人工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2.3.2 不同处理葡萄白腐病情况统计

由图2可知,与对照相比,三种处理都相对降低了葡萄白腐病的发病率。自然条件下白腐病的发病率为1.1%,处理2、处理3、处理4的发病率分别为0.5%、0.6%、0.9%,说明人工处理对白腐病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2.3.3 不同处理葡萄霜霉病情况统计

由图3可知,与对照相比,三种处理都相对降低了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自然条件下霜霉病的发病率为1.3%,处理2、3、4的发病率分别为1.2%、1.1%、1.2%,说明人工处理对霜霉病有所影响,但作用不大。

图1 不同处理葡萄灰霉病发病情况Figure 1 Incidence of gray mold of grape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图2 不同处理葡萄白腐病发病情况Figure 2 Incidence of white rot of grape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图3 不同处理葡萄霜霉病发病情况Figure 3 Incidence of downy mildew of grape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3 讨论与结论

在葡萄生产中,病害一直困扰着葡萄种植的全过程,科学合理的病害防治是栽培成功的关键。病害将直接引起葡萄枝蔓死亡、产量降低或绝收、果实品质下降,发病严重时可导致大面积毁园或是大范围不宜续种的情况,使得葡萄种植成本大幅增加,收益急剧减少,严重损害果农的利益[12]。葡萄真菌病害是其中重要的一类,本研究中主要涉及了灰霉病、白腐病及霜霉病三类,调查期间病情最为严重的是灰霉病。灰霉病病菌菌丝寄生性较弱,一般情况下不直接侵染植物的健康组织,只能在衰老植物组织中定殖,定殖后能分泌细胞壁降解酶和葡双醛霉素等细胞毒性代谢物[13],进一步侵染与衰老组织植物接触的健康部位。在葡萄上,灰葡萄孢多在早期侵染葡萄开放的花柱柱头,并潜伏在坏死的柱头和花柱组织中,随着浆果的发育潜伏侵入浆果果皮,引起葡萄的灰霉病害,后期主要通过机械伤口侵入浆果的角质层和表皮[14]。衰老的花器官是灰葡萄孢菌丝体侵染发育中果实的主要来源,被灰葡萄孢感染的花瓣是引起灰霉果腐病的重要原因[15],研究表明摘除衰老花瓣可降低草莓、黄瓜、番茄灰霉病的发病率[16-18],均与本研究结果相符,除去未坐果的花与劣质果,可以减少其与果实及叶片接触的时间,从而降低三种真菌侵染果实的几率。

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均对葡萄病害有一定控制作用。处理2用柔软细毛刷把清除手段成本达到208元/667m2,同时对人工要求较高,需要大量劳动力,不符合高效简便的生产原则。处理3通过加大喷药机水泵工作压力,使得喷药同时将葡萄穗中未坐果的花和劣质果被吹掉,虽然对除去未坐果的花和劣质果有很好效果,但同时造成了喷药量的升高,使得每667 m2需多喷药42元,且喷药量的升高加大了农药残留的风险,不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4利用喷药机风机吹掉未坐果的花和劣质果同样具有良好效果,且在三者中成本最低,仅1.2元/667m2,是实际生产的理想选择,但吹风的具体操作包括功率、时间、方式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未坐果的花和劣质果是真菌侵染葡萄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灰葡萄孢的侵染。通过除去未坐果的花和劣质果可以有效地减少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对白腐病和霜霉病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成本较低的喷药吹风机吹除方式是酿酒葡萄生产中的良好选择。

猜你喜欢

劣质灰霉病霜霉病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山地盛果期劣质枣树改接换优关键技术
昆钢2500m3高炉使用劣质焦炭生产实践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武汉书, 毁掉了多少中国人的阅读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如何鉴别海参品质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