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贷”产生悲剧的背后
——对贷款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分析

2018-11-14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欠款校园贷利息

■鱼 璐/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一、“校园贷”对学生的影响

(一)财产安全受到影响

“校园贷”平台盈利主要方式是高昂的借款利息,学生借贷之后,短时间内利息上涨速度十分快速。校园贷年利率与各大银行贷款相比较,往往高出8-10倍。学生在该平台借款主要原因是急用钱,在借款之后,利息在不断上涨,学生无法及时还清欠款,又遭遇暴力催贷现象,这就致使一部分学生选用拆东墙补西墙方式,从其它借贷平台借款,就会导致欠款数量日益增多。还有部分学生遭遇暴力催贷,在无法还清欠款情况下,选择分期偿还的方式,但在原有利息基础上,又会产生分期费用。在校大学生收入来源于家庭,并无额外收入,大部分欠款学生将所有生活费都用于还贷款,但欠款金额仍在不断增长。面临这种现状,部分学生选择家长帮忙还贷款的方式,这就造成家庭与学生双方财产损失。部分学生长期受贷款影响,出现学习成绩下降,郁郁寡欢等现象,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甚至还有部分家庭出身并不优越的学生,巨额贷款无法还清不敢告知家长和老师,选择一个人承受。

(二)造成人身威胁

大学生在向“校园贷”平台借款之后,由于自己并不具备偿还能力,部分学生在平台工作人员诱导之下,与平台签订了不平等合同。例如前段时间新闻中报道出的借贷宝事件,与在校女大学生签订违法合约,“裸贷”事件层出不穷。如果学生不及时还清贷款,平台就将学生照片与视频上传到网络中,学生名誉受到损害。暴力催贷与视频事件,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严重创伤,学生承受了一定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不断堆积,当学生心理压力无处释放时,部分学生会失去生活信心,选择结束生命,以此缓解压力,逃避贷款。在新闻中,关于学生借贷之后无力偿还,在种种压力之下选择结束生命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校园贷”对学生人身安全也造成了严重威胁。

二、贷款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观、价值观偏差

(1)消费观偏差,虚荣心较强。“校园贷”主要面向全体是在校大学生,但这部分群体并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每个月依附家长给予生活费生活,为何“校园贷”将对象选择为在校大学生,主要是由于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消费观念偏差现象。部分学生自身并没有能力负担名牌消费,但由于消费观念偏差,大多数学生过于追求物质基础,十分看重物质享受,但由于自身并没有消费能力,家长不额外给生活费前提下,就“另辟蹊径”,选择其他渠道获取金钱。“校园贷”是在校大学生金钱来源的首要渠道,“校园贷”下款快,不需要学生征信,并且通常只需要身份证与学生证就能够完成借款手续,学生通过简便的手续就能够满足自身消费欲望,这也是学生长期通过“校园贷”借款的主要原因。

(2)价值观偏差,对金钱依赖性大。学生健康发展的标准之一就是拥有良好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但部分学生却忽视了树立正确价值观重要性。价值观存在偏差,就导致部分大学生无法正确看待金钱,过度追求金钱与享乐,在追求物质满足基础上忽视了精神追求。由于物质追求不断上升,又缺乏必要经济来源,就致使部分学生将目光转向“校园贷”,在“校园贷”平台借款,甚至不考虑不平等合约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在金钱获取上可以用不择手段一词来形容。因而就导致部分女大学生签订裸贷合约,不仅金钱遭受损失,个人尊严也受到侮辱,影响学生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群体不成熟

在校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长期受家长和学校保护,与社会接触较少,这就导致大学生思想单纯,辨别能力有限,不会从多种角度分析事件利弊。在面对“校园贷”这件事情上,学生在借款时,并没有对借款条约与利息等细节进行仔细阅读,盲目借款之后,就会出现高额利息等现状,学生面对暴力催贷,又无力偿还,长期以往,部分学生就会采用错误方式获得金钱,造成恶性循环。

(三)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实际上是嫉妒心态,主要表现是过度追求奢侈品,例如当身边同学或朋友拥有了一件名牌之后,即使自身不具备消费能力,但在攀比心理影响下,部分学生就选择通过通过“校园贷”平台借款,殊不考虑借贷平台产生的高额利息与自身的偿还能力。这种嫉妒的心理如果不能够及时得到遏制,就会致使学生在错误道路上越陷越深,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校园贷作为凸显出的新生事物,对大学生这个群体产生很大的刺激和吸引,目前相关部门已经进行了严格的监控和整改。作为大学生群体,要会学合理的自我分析,加强自我认知、学会自我控制,充分了解社会新生事物的特点,逐步培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完成从大学生走向社会人的转变。

猜你喜欢

欠款校园贷利息
学中文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东辽联社成功收回村级欠款近千万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借条遗失,如何结清债务
利息
幽你一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