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贫困生开展心理帮扶工作探究

2018-11-14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职教集团秘书处

长江丛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贫困生辅导员笔者

■涂 欣/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职教集团秘书处

自江西省印发《江西省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以来,要求全省高校以建档立卡家庭受教育子女为重点,实施“三覆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政策实施以来,我省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体系越发健全,院校资助工作开展地毯式排查走访,基本形成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制度体系,从政策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同时贫困生因经济问题而辍学的情况越来越少。可是,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人把贫困一概视为经济贫困,助人与育人方式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本文拟就心理贫困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和对策建议,为从事思政工作者提供帮助。

一、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象

高职贫困生近年来因贫辍学的情况越来越少,与国家政策及高职院校资助体系的健全密不可分。面对社会纷繁复杂,高职贫困生如何在大学生活中完成学业,收获满满的迈入社会,离不开家长、教师、院校和社会力量的通力关注与支持。当下因为贫困导致的心理问题现象牵动着职业院校的发展,也对从事职业院校思政工作的一线教师带来了诸多困惑。哪些行为视为异常?又有哪些行为表现值得关注?

(一)自卑

自卑是高职贫困生常见的一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对自己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或轻视自己,认为自己的能力无法追赶他人。时常经受不住环境带来的过分刺激,不能自主的情感表现。没有勇气和身边的朋友及老师进行沟通,时常被身边的朋友视为“异类”从而排斥。自卑这种行为是“心理贫困”的表象之一,导致他们做事畏首畏尾,没有自身主见,失去了和人正常交往的能力和信心,是“心理贫困”的表象之一。

(二)孤独与焦虑

孤独是一种自我缺失的状态,很多患有孤独症状的“心理贫困”的高职生游离在主流学生群体之外,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感,不合群也不愿意融入集体;焦虑则是一种情绪状态,患有焦虑症的学生受到轻微挫折和不满都会诱发情绪波动,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费问题、家庭问题、学业压力等问题都会成为他们焦虑的因素之一。经调查,高职贫困生存在大部分父母离异家庭变等家庭原因导致的孤独与焦虑,使得这一群体长期处于精神压抑、郁郁寡欢的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巨大,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对诸多小事有患得患失的变现,缺乏个人主见,已经影响到了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三)嫉妒与攻击

患有“心理贫困”的高职生对身边学习及生活条件优于自身的某些同伴,对比自身条件后时常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表象特征有冷漠、排斥、诋毁从和产生妒忌和攻击心理。其攻击报复对象可能是具体某位“得罪”了他(她)的同学,也有可能是老师的某些举动或社会中的某种言论和观点等等,处处表现出对学校及社会冷漠甚至充满敌意。

二、分析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

形成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内因和外因综合影响下的复杂缘由造成了部分孩子游走在“体制”之外,而被视为“异类”。高职思政工作者应该因势利导的包容与引导孩子,通过分析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善于走进内心了解日常学习与生活,运用教育心理学技巧逐一进行疏导与帮扶。

(一)高职贫困生自身心理素质及性格缺陷

高职贫困生很多因为客观情况,家中并不富裕,读书上学对某些家庭本身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某些高职贫困生因不能正确对待自身的家庭情况,把贫困视做丢人或是耻辱的事,不愿意付出努力改变现状,也不愿意接受帮助,相反将更多的埋怨和攻击行为凌驾于其他人和事之上。导致了性格的严重缺陷,心理学中有内因决定事物发展方向之说,某些高职贫困生群体消极面对自身缺陷导致行为偏差,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潜在的攻击行为。这类群体是高校辅导员重点关注和着力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贫困生家庭引导式教育的缺失

家庭贫困对于一部分孩子,是他们前行和努力的原动力,可是对于部分高职贫困生来说,则无形中让他们背负起沉重的负担。一方面,有一大部分高职贫困生家庭条件相对困难,部分贫困生多经历了父母离异、家中高额外债、农村留守等不同于一般城市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承受了比一般大学生更多的压力,担心学费,担心生活费,担心家中外债。入学后,因家庭困难,孩子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可是事与愿违,理想与现实差距明显,心理包袱更加沉重。另一方面,高职贫困生家庭父母因为忙于生计,有些常年在外打工,忽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认为只要吃饱穿暖有书读,就是对孩子的一份责任。在孩子行为习惯产生偏差时,没有及时得到大人的纠正和干预,造成了“心理贫困”特有的孤独、焦虑、嫉妒等心里表象。

(三)院校忽视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帮扶

部分高职学生发挥不佳录取院校和心中有差距,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发挥失常或是自我要求过高的情况,入学后存在一定的自卑情绪。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对孩子的考勤、成绩较为关注,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与疏导工作。加之上文提到的部分家庭贫困生,特别是对这几类群体,缺乏必要的帮扶与关注,也是诱发“心理贫困”的一个因素。当发现此类学生有上述表象时,院校辅导员又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进行及时疏导,导致“心理贫困”的特殊群体没有得到及时的宣泄和释放。

(四)社会负面因素影响及传播

社会的不良风气也是助推“心理贫困”形成的幕后推手,部分学生“唯金钱至上”主义盛行,在高校就读期间贪图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待班级条件较差的同学嗤之以鼻,同时与家庭条件较为富裕的同学攀比家庭条件,过度放纵自我,严重扭曲了自身人格形象。等等社会习气在班级的传播,是当下辅导员需要着重注意和控制的。

三、案例分析

17级酒店管理四班男生王某找到笔者,说家中有特殊情况,当年学费需要缓一步缴纳。笔者问及缘由得到学生的回答却很含糊,甚至有点不好意思,最后索性扭头跑了出去。根据笔者几年来从事辅导员的经验,感觉事情并不简单,随后尝试联系其母亲,了解孩子家庭情况。原来,他们家三代务农,共有两位姐姐,孩子是家中最小的弟弟,且弟弟就读高职院校已是家中最高学历,是全家人的今后的希望。他的父亲开学前突发脑溢血,一直在ICU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母亲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因为孩子一直很乖,也有读书的渴望,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让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陷入了两难境地。可是如此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孩子在笔者面前却不肯说出来呢,这引起了笔者的沉思。

笔者认为孩子有如此表现,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一方面是外部因素,父亲病倒母亲没有工作,生活重担瞬间完全压倒在母亲身上。看到家中突发变故,使得孩子过早背负起家庭的责任和重担,心理落差感大。另一方面是内部因素,该生渴望得到他人帮助却又不希望被人同情的矛盾心理凸显,陌生的环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他产生了迷茫,巨额学费让他陷入了焦虑和孤独的进退两难心理障碍之中。

笔者弄清了缘由后,制定了针对王同学的帮扶方案,及时开展帮扶行动并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分为以下几步:首先,为王某积极申请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及勤工助学岗位。先从物质上进行帮扶,让孩子感受到一份关爱。其次,每周两次重点下到他寝室进行谈心谈话工作,合理引导孩子与笔者在心灵上建立信任关系,对其学习与家庭生活中的进展进行沟通问询。再次,在学习生活中发现他的长处。了解到孩子高中时期有担任班委经历,笔者鼓励孩子担任班级团支书一职,充分发挥其在服务管理方面的优势,帮助他认识自身价值,重新树立目标。最后,笔者利用假期时间对孩子进行了一次家访,和孩子的母亲聊聊家常,分享了孩子这一学期在校表现,同时对孩子下学期提出了一点小目标,拉近了孩子、家长与笔者之间的信任和感情。经过与孩子一学期的接触与关怀,笔者看到孩子嘴角的笑容多了起来,在班级工作中更加投入,能够主动的团结同学,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同时也对其今后的就业与人生规划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四、对“心理贫困”学生群体帮扶工作的思考

患有“心理贫困”的学生群体在高职院校中占有一定比例,结合笔者工作经历,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与君分享。首先,进一步完善高校“奖、助、贷”体系,设立助学基金、校级优秀青年奖励项目。同时在校图书馆、食堂等场所适时安排勤工俭学岗位,使得相关同学能够通过个人付出换取收入。规范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力争不让一位同学因为贫困而辍学。同时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做到“奖、助、贷”体系公平、公正、公开,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其次,定期开展辅导员技能培训,对“心理贫困”学生群体的帮扶做到精准,需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充分倾听学生诉求,用“共情和理解”的工作思路进行换位思考,了解“心理贫困”孩子的症结,确定帮扶目标,制定合理的帮扶方案。最后加大倡导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力度,组织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去,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倡导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活,反对拉帮结派、互相攀比、嫉妒攻击的行为,还校园向上向善的书香氛围。

猜你喜欢

贫困生辅导员笔者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