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教育教学模式思考

2018-11-14运城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教育

■梁 雯/运城学院

一、中西方教育教学模式产生的历史渊源

(一)中国教育教学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地域的差异性形成多元的文化,多元的文化造就了多样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中国的教育理念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部分吸收的西方文化,经过时间的检验与洗礼,整合出一套完整地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国教育重视“教化”,注重对人内在的教育与引导,因此确立以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已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精神内核的儒家思想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种儒家的教育思想认为后天的教育环境与教学方法会成为影响一个人能否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因而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扮演者重要角色。中国的教育逐步形成了讲授法与学习法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指的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进行讲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教法居于主导地位。

(二)西方教育教学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孕育于地中海地区的西方文化,由于缺乏肥沃的耕地,因而经商与畜牧成为西方人民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再加上地中海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海洋活动较为频繁,因而海洋文明或商业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代名词。商业活动与海洋活动多为个体活动,强调张扬个性、冒险精神与平等互利,所以在西方教育中更多的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观念。同样的,在经过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代的洗礼与整合,经过近代的发展,其教育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法居于主导地位。

二、中西方教育教学模式的差异

(一)师生关系

在中国的师生关系当中,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育的基础性关系。在教育关系当中,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带动者、研究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人们把尊师重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尊师重道它指的是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这种尊敬并不仅仅是对教师个人的一种尊敬,也是对教师传授学生科学、客观的知识,为他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与能力的尊重与爱戴,更是对教师所代表的文化道德传统、理想信念的尊重与爱戴。因而,学生在这段关系当中处于服从的地位。中国的学校都会要求学生见到教师要主动问好;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要虚心接受,不能够当场反驳教师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在传统的师生关系当中教师的处于主体,学生处于客体。

在西方的师生关系当中,强调的是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强调对学生个体的尊重。有学者曾经提出:“使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学校”,这种教育理念在学界大受欢迎,不仅提高了学生在师生关系当中的地位,也让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多了一些无拘无束与平等。笔者在访学期间,看到学生跟教师打招呼的方式与学生之间的方式相差无几;上课时可以不用举手提出问题,有疑问随时提出来,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课堂氛围轻松而活跃。可见,在西方的师生关系中,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

(二)教育教学模式

中国式课堂过于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的主体引导作用,采用“你不知道,我来教”的讲授式教育模式。教师上课前要准备好教案与课件,在上课前要将学生可能会问的问题都设定好,然后上课的时候将重点知识做板书,学生抄板书。这样的教育方式,减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的空间,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西方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你不知道,我告诉你方向,你去寻找答案”的引导式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强调教师的责任心与教学义务基础上,更多的是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笔者访学的学校,教师上课没有教学大纲、教案,有的甚至连课本也没有,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写板书,完全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自主的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案,教师不断的抛出问题,学生做小组讨论来完成教育活动,以问题的方式来驱动教学活动的行进。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参与感与自主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灵活的运用。

三、正确认识差异,取长补短

教育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要在充分认识中西式教育教学模式差异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才能逐步的完善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他山攻玉,中式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注重课本知识的扎实积累,西式教育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倡因人而异分层教学,如果我们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注重学生扎实理论知识,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实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题解教育『三问』
中国传统书院师生关系的构建、特征及价值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