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反思

2018-11-14王文敏

长江丛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教学方式课堂

王文敏

文学虽然是一个无形无状的东西,但它承担着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能够推动民族和国家向前发展,成为鼓舞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透过这些经典,我们可以窥探出我国文化的精深奥妙,但在如今大的时代背景下,经典作品的教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一、经典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衔接性不强

这不仅是经典作品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文科教育存在的大问题。文科专业相对于理科专业,知识的衔接性不强,理科教学中你今天错过一节课,很可能明天的课你也听不懂,但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在文学教育中。具体到某一部经典作品,这种情况可能会更严重,有的同学可能今天错过了一节课,干脆在这部作品讲完之前都不来上课了。

(二)目前大学“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会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理清文学发展的脉络,其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学生们记下来一大堆关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以及作家风格的论述,至于具体的作品,学生没时间读,也没兴趣读。

(三)经典作品的实用性不强,即不能产生经济效益

这也是学文学的同学所共有的疑虑。学生们看不到经典作品中隐藏的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他们普遍认为学这些作品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实用价值,也不能使自己在就业时能比别人更突出,因此学习兴趣不高。

二、经典作品教学的思路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有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品。落实到具体作品的教学中就是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故事或一个章节作为切入点,并以此切入点为分水岭,将作品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倒着进行教学,下部分顺着进行教学。例如《左传》这样有因果关系的作品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例如,《左传》记载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如果以晋灵公谋杀赵盾这个故事为切入点,就可以让学生产生“为什么晋灵公要谋杀赵盾”的疑问,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去前一章节寻因,也可以以此因引导学生去下一章节寻果。但这一方法只适用于因果联系特别密切或年代脉络特别清晰的作品。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这里首先就要说一下对于那些因果联系不紧密的作品,例如像《论语》、《乐府诗集》这样的作品,里面的每个小故事并没有按照什么样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这其实就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投票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以投票结果来安排教学顺序。这样做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也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作品,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便利。教学顺序确定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自主教学法。自主教学指的是要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备课讲课,这一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就比较高了。教师要先将学生随机分组,小组成员再分工合作来分析作品、总结知识点、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课堂讲解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可以提前指定小组教学秩序,以免个别学生有一劳永逸的想法。

(2)多媒体教学。现代化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教师能否运用好多媒体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对此我的建议是教师要在课前准备上下更多的功夫,可以上网找一些与教授内容相关的影音资料、作品剧目、作者的访谈片段等,这些资料对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很好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搜集相关资料时一定要认真筛选,选择最贴近作品本身的资料。

(3)启发教学法。不止是经典作品的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几乎没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堂中有问有答的启发式教学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教学状态,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报答能力。

(4)研讨发。这种方法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要共通进行讨论和研究,教师不能自居高位,学生也不能盲目听从,而是要在平等中各抒己见,去伪存真。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吸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由很重要的作用。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几种方法,课堂教学对教师个人也有要求,那就是要学会幽默,掌握说话的艺术。曾经我有一位讲古代文学的老师,她在给我们讲具体作品时总是能把作品讲的活灵活现,同学不自觉地就被她的讲述给吸引了。可见幽默也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都不是仅靠一种教学方式来实现的,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也不可能孤立的起作用。具体到作品中需要选择哪种教学方式,还需要老师结合作品进行选择组合。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教学方式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試述梵高经典作品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为什么读经典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浅析儒家经典作品中的合作学习思想
共鸣经典 感应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