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邪不压正》与双层文本叙述

2018-11-14

电影文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青峰德勒姜文

唐 峰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这部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作品之后,姜文就开始尝试在电影中建立双层文本,即在表层的叙事之外,又有另外一层众说纷纭的表意,这也是姜文总是被戏称为有“借题发挥”特点的原因。而在《鬼子来了》(2000)时,姜文还在使用线索清晰的叙事线,此后姜文的电影则都充满了碎片化的情节,以及人物模糊不清的行为动机,诱发观影者寻找电影中的各种类比隐喻,以完成对深层文本的解读,其新作《邪不压正》(2018)亦然。

一、双层文本叙述

双层文本的概念最早来自结构主义的领军人物——社会学家列维·施特劳斯,在研究社会系统时,施特劳斯表示,人所感知到的通常只是社会表层,而其内在结构是需要人们通过模式认知和分析的。在艺术上,结构主义者认为,叙事文本在字面意义之外,还有一个特定的结构。但是结构主义者对这个深层文本的理解,还停留在认为其是创作者受所处文化背景影响无意识产生的心理结构的层次上。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批评者们如《虚构的权威》作者苏珊·兰登等也意识到,大量的艺术家(包括文学家和电影人)在创作时,或是出于对意识形态限制的突破,或是纯粹是实现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艺术追求,会有意识地设计极具推敲价值的深层文本。“作家有时不得不采用双层文本策略(strategy of duplicity),从而使得作品在表面文本(surface text)下面秘密隐藏着一个潜文本(subtext)或隐含文本。表面文本通过认同潜在读者的方式起到混淆视听的效果,隐含文本则隐秘解构和颠覆表面意义。”姜文作为一名个人艺术风格极为突出的导演,其电影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建立双层文本,观众很容易就能意识到,姜文所想要表达的,要远远大于其具有拼贴意味的片段,以及跳跃性的叙事和夸张的影像与对白,如在《让子弹飞》(2010)中,表层文本是张牧之对黄四郎的斗争,深层文本是张牧之的身份与经历,姜文借此讨论的是革命话语机制的形成。而《一步之遥》(2014)的表层文本是马走日被诬陷杀了完颜英的冤案,深层文本则是马走日所处的整个物欲横流、泛娱乐化的世界,姜文借此辨析了事件真相与权力话语、群氓话语之间的关系等,观众必须要在观影之后相互交流,参详彼此对电影的解读,才有可能洞悉姜文的本意。

在这样的设计中,表层文本与深层文本之间有意在意义建构之上拉开距离,正是这种距离导致了观众对电影产生种种误读。以《邪不压正》为例,电影上映之后,就被误读为“抗日闹剧”。可以说,双层文本叙述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可能导致电影表意的含混,也使得作品拥有了丰富的意蕴,这也就对观众的审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邪不压正》就是一部呼唤具有阅读敏感性与批判精神的观众的电影。

二、《邪不压正》中的双层文本

(一)《邪不压正》的表层文本

在电影的表层文本中,李天然是主角。李天然少年时期在东北追随师父学功夫,不料师兄朱潜龙勾结日本人根本一郎害死了师父一家四口,李天然则在熊熊大火之中为蓝青峰和美国人亨德勒所救。亨德勒将李天然送去了美国,李天然也认其为父,改名为小亨德勒。在美国,李天然学习了武术、医术等,直到1937年,李天然以医生的身份回到北平,准备向两名仇人报仇。最终,亨德勒身死,蓝青峰身陷囹圄,虽然为李天然救出,但是早已被拔去了一口牙齿。七七事变爆发,李天然也报仇成功,归隐山林。这一层文本中,充满了性暗示、感官刺激,以及既血腥而又不失喜剧色彩的各种打斗场面,同时也阐释了“邪不压正”的主题,以取悦和迷惑观众。

(二)《邪不压正》的深层文本

只要对姜文之前的《让子弹飞》《一步之遥》等电影稍做了解就不难发现,解读姜文电影深层文本的关键往往就在于姜文本人饰演的角色上。在《邪不压正》中也不例外,在电影的深层文本中,姜文扮演的蓝青峰是主角。整个李天然的复仇故事,其实全是蓝青峰一手操纵的,他正是希望借助李天然,使得身为北平城警察局局长的朱潜龙和负有侵略使命的根本一郎互相残杀,自己渔翁得利。而李天然则是蓝青峰预备牺牲掉的棋子,为了计划顺利进行,连亨德勒都被蓝青峰杀死灭口。在准备牺牲李天然之前,蓝青峰已经为了他的反清事业而先后牺牲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天赐大恨”的李天然也是他在这次抗日大业中的工具。尽管最终蓝青峰没能阻止日军侵华,但是他在北平救出了张自忠将军,为抗日战争也做出了贡献,从此,已经失去牙齿,不能再鼓动欺骗他人的蓝青峰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层文本则是令人难以索解的,正义其实并没有得到伸张,蓝青峰无法被简单地以“好人”或“坏人”定义,他的所作所为似乎也毫无意义,日军依然大兵压境,中国依然陷在苦难中,唯一做出杀死日本兵行为的竟是从城墙上跳下自杀的唐凤仪,这是令人备感压抑和迷惑的。

(三)深层文本对表层文本的解构与颠覆

如前所述,电影人在用表层文本混淆视听的同时,就在用深层文本对其进行解构。在电影的结尾,李天然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青瓦屋顶上,和也要报仇的女子关巧红作别。而此时的他上身穿中式白马褂,下身则穿日本的和服裤子,自己又是一个中国生美国长的人,在与蓝青峰告别时,蓝青峰对喊“爸爸”的李天然说:“我不是你爸,而你呢,也该找自己的儿子了。”这意味着李天然在整个事件中的定位是模糊的,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拥有什么样的身份。同样,蓝青峰最后也意识到,曾经是辛亥元老,那个“讲究”的、势力滔天的自己早已在当下丢失了身份,因此他暗中安排各路人马的计划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包括朱潜龙的“反清复明”、根本一郎的征服中国等,全都是镜花水月。整部电影中唯一可以取得成功的人是以施剑翘为原型的关巧红,但是在电影结束时关巧红的复仇还未正式开始。因此,就如同《让子弹飞》最终的成功其实是暴力喧嚣后的一场失败一样,《邪不压正》中的人都是历史中的被戏耍者,正邪之间的输赢还难以区分。

对于只熟悉原著《侠隐》,不了解姜文之前电影的观众而言,他们的观影目的大多是为了满足自身对老北京武侠世界的想象,或是赏析其中的快意恩仇、英雄梦想,他们对电影的接受基本上是娱乐性和消费性的,而不是批判性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部分观众想当然地只接受了电影提供的表层文本,而认为其是充满了漏洞的“抗日闹剧”,这样姜文的寄托就被忽略了。事实上,姜文只不过用李天然的复仇故事来调动观众的观影趣味,又在深层文本中,表达了本人的文化立场和思考。

猜你喜欢

青峰德勒姜文
长腿鸟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寻找德勒兹
如何“机器地”思考伦理学?——以德勒兹《反俄狄浦斯》为分析中心
神奇的平衡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课间小游戏
无尽佛缘一青峰
强德勒红心柚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