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动·身体·记忆:《燃烧》中的运动与时间

2018-11-14

电影文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燃烧冲动饥饿

孟 雪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4)

韩国电影《燃烧》是由李沧东执导的一部悬疑剧情片,讲述了在韩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主人公在不同的压力之下相遇、交织,从而发生的爱与痛。主人公钟秀与惠美是生活在韩国三八线附近郊区的小村民,他们虽然怀揣着小说家和追寻生活意义的梦想,却只能做快递员和促销员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另一位主人公Ben则是生活在首尔江南区的富人,他以结交不起眼的打工妹为乐,并有着燃烧废弃塑料大棚(在片中有着杀害边缘女性的隐喻)的爱好。而欠债许多的惠美在和Ben交好后莫名失踪,原本麻木于“小饥饿”的钟秀,认为是Ben燃烧(杀害)了如同废弃塑料大棚一样的社会边缘人物惠美,出于对惠美的爱而选择了燃烧(报复杀害)Ben,最终,上演了一场燃烧与被燃烧的悲剧。而惠美究竟是死是活,她是被Ben杀害还是被债主杀害?这些谜团,正如惠美口中的枯井是否存在一样,在电影中没有交代,导演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观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和接受。

导演李沧东认为“好的故事(电影)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遇见的,就好像活着的生命体一样”。这与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徳勒兹对电影的看法不谋而合,徳勒兹认为电影就是活影像,即“有生命的影像”。它不是某个艺术家的杰作,而是时间自身经验式的呈现,有着自身的感知、情感、行动和思考,而当其中的某一方面凸显时,其就表现为某类影像。徳勒兹将电影分为“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又在两大影像中细化出感知、情态、冲动、行动、回忆等影像。

《燃烧》作为韩国现实主义题材的悬疑类型片,无疑是属于“运动—影像”的,与同为“运动—影像”的好莱坞大片同样遵循着“感知—冲动—行动”的“感知—运动”模式,但韩国电影的不同在于,他们试图在故事性、剧情性较强的“运动—影像”中加入其对时间的思考、对“潜在”的经验化呈现。如在《燃烧》中,李沧东不仅仅完整地展现了在压力环境下,不同阶层的主人公通过“燃烧(杀人/报复)”来疏解自我的“冲动—影像”,也通过对枯井等意象的反复追问,来展现主人公在当刻时间点下,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迷茫和无解。时间的分岔带给人们不同的记忆,电影在主人公一遍遍的记忆确认受挫中接近“纯声光影像”,在无解中引发观众的思考,从而形成了韩国类型电影不同于美国大片的独特气韵。

一、熵与燃烧:关于“愤怒”的冲动与释放

在韩国类型电影中,多展现的是在无序或混乱的政治、社会环境中,人性发生的变化,事件生发的“冲动”和对其的“有效回应”,是典型的“冲动—影像”,其手法是引入熵。通过熵的引入,在极端环境中引发人的原始欲望:《辩护人》的光州事件、《熔炉》中的校园性侵、《青年警察》中的少女失踪等,都是如此。《燃烧》中韩国年轻人困难的就业环境和巨大的社会阶级划分成为不同阶层主人公精神“孤独”和“饥饿”的来源。

片名“燃烧”与“熵”一样,都释放着人类无法忍受的高温,而在影片中燃烧成为“熵的局部升高”的实在化表现,完成了高压之下,生命的拯救与释放。在《燃烧》中存在着两种极端环境下激发的人的冲动,即片中女主角惠美口中的“大饥饿的人(great hunger)”即追问生活意义所在的饥饿的人,和“小饥饿的人(little hunger)”即一般意义上饥饿的人:作为生活在底层的快递员钟秀与促销女孩惠美,他们如影片中一直出现的意象“废弃的塑料棚”一样,是属于小饥饿的群体,他们不被人注意,生活的需求是在激烈的生存压力下实现果腹,没有资格谈及梦想或者更大的“饥饿”;而整日无所事事却很有钱的Ben才有资格谈论“大饥饿”,而他也正是拥有“烧塑料棚”冲动的“大饥饿”的人。但如果故事仅仅是这样,两种冲动、需求不同的人就永远不会有交集。而事实上,促销女孩惠美作为一个债台高筑的打工妹,她无视自己的“小饥饿”,却苦苦追寻与自己身份极不相配的“大饥饿”,即寻求生命意义,因而踏上了去非洲体验“大饥饿”之旅,认识了“上层社会”的Ben。

Ben在物质上极大丰富,但在精神上十分的“饥饿”和“孤独”,只有通过每隔两个月烧一次废弃塑料大棚才能感受到喜悦,当他遇到了促销员惠美,正值两个月的期限,他通过燃烧(杀害)惠美完成了又一次的释放。而Ben的释放却引发钟秀的愤怒。最终,通过燃烧(杀人/报复)Ben,钟秀才释放出了漫溢的光和热,发泄了自己内心的欲望。而影片作为“有生命的影像”,自身也在向观众呈现着愤怒与拯救,这种愤怒源于社会的不公:作为底层人的钟秀爸爸因为伤害到公务员的指头而被大张旗鼓地庭审判刑,但性质更为严重的惠美的失踪,却因为是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得不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这种对比带来的愤怒,在钟秀的一把火中得到了拯救。

二、身体与梦想:关于“欲望”的短暂性纯声光片段

《燃烧》是一个“愤怒项目”。毫无疑问,它是典型的“运动—影像”,但在影片中,钟秀和惠美两位主人公身体的姿态也完成着重要的表达。甚至很多时候,当主人公无法有效回应身体的冲动和欲望时,身体态度的释放成为一种重要的仪式和典礼。

“电影正是直接通过身体(而不是借由身体)而完成与精神、思维的缔结”。身体总是通过其姿态和态度来独立于剧情、角色进行表达。《燃烧》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惠美的三次舞蹈,每次舞蹈惠美不同的身体姿态表达着不同的意义。第一次是电影开头时,惠美作为促销员的舞蹈,她的身体是放松的、无聊的,没有任何色彩,可以看出这对于喜欢舞蹈的她来说只是一份可以简单应付的工作,并没有任何的欲望和冲动。而第二次舞蹈,则是在Ben上层朋友的聚会中,惠美演示的非洲“饥饿之舞”,她抬手、低头、跺脚,身体在努力着、迎合着,用劲地想要获得在场人的认同,但换来的却是Ben的哈欠以及其他人的嘲笑。这一次,她的欲望和想法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她身体的姿态上。而最后一次舞蹈,是在惠美嗑药之后,面对自己熟悉的生长之地和熟悉的人(钟秀和Ben),她在夕阳的余晖中脱掉衣服,抬头、舒展,尽情起舞,进入忘我的境界,成为一个梦游者,带观众进入了短暂的纯声光境界。如果说,前两次都是惠美的身体在舞蹈,那第三次,则是舞蹈支配下的惠美的身体,实现了她真正的“丧我”和自由。而影片中另一个身体态度主要是由男主人公钟秀呈现的。钟秀有四次在惠美家发生关系的画面,但每一次都能看到他身体态度上的变化,钟秀、出租屋、南山塔、窗户形成了一个特别的属于钟秀的欲望空间,仅仅通过其身体态度就体现出了影像的变化。

三、时间与谜语:关于“幻想”的记忆与结晶

徳勒兹认为电影乃至艺术的根本使命就是“让‘造假的力量’或者说‘时间的力量’经验式地呈现,使得日常生活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真理、成见走向开放”。导演李沧东也认为“影像就是光线在银幕上制造出的假象”,因此在电影《燃烧》中有许多未解之谜,但导演并不想给出“真理般”的答案,而是希望观众自己赋予其意义和观念,得到不同的解答。那惠美是否死了?惠美口中的枯井是否存在?Ben是否杀了惠美?钟秀是否真的杀了Ben?从一些镜头和特写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解读,并看到时间的分岔。

首先,钟秀有没有杀Ben?在惠美失踪后,钟秀第七次来到惠美的出租屋,这次的他在绝望中开始了自己的写作,镜头从窗外透过出租屋的玻璃对这一画面进行了特写,并不断推向远方。至此,后面发生的事情有可能是“实在化”的日常事件,即钟秀走出出租屋,将Ben杀害,以此来为惠美报仇。但也有可能至此之后是钟秀小说中的幻想,正如他第一次听到Ben描述烧塑料棚的乐趣而激发了他的欲望,在当晚的梦中,钟秀就梦到小时候的自己在燃烧塑料棚,并感到了由衷的喜悦一样。如果出租屋钟秀写作画面之后,都是他的幻想,那就是他在现实中无法有效回应冲动,只能在小说中实现他的欲望,即对全方面胜过自己,且有杀害惠美嫌疑的Ben实行报复。在这里分界点正是出租屋的那面玻璃,我们无法分清其后的影像究竟是“实在”的还是“潜在”的,由此形成了一个不可区辨点,无法辨别。

进而,我们可以探讨Ben有没有杀害惠美。从Ben种种的隐喻和行为来看,他有很大的嫌疑:他喜欢吃自己亲手做的食物,因为像给上帝的“祭品”;他有燃烧塑料棚的爱好,虽然是一种犯罪但他内心会响起低音共鸣并带来喜悦;惠美失踪后,她的手表和猫出现在了Ben家等。观众有理由解读为Ben杀害了惠美。但在影片的最后,钟秀“实在地”或“幻想地”杀害Ben时,Ben因为惠美而赴约,并问钟秀:“惠美呢?不是说和惠美一起见面吗?”又为他洗清了许多嫌疑,但这一场面也可能只是出现在钟秀的幻想之中。

四、结 语

《燃烧》作为一部典型的“运动—影像”在展现冲动与回应之际,细腻地对人性、时间和生命进行了思考,试图通过演员的身体、特写、幻想和记忆进行更深层次的表达,将影片的生命在普通的悬疑类型片中进行经验性的呈现。而作为“运动—影像”的代表之一,韩国类型电影都喜欢在日常的“感知—运动”模式中加入对社会现实、人性和时间的思考,从而使其呈现出不同于美国好莱坞大片的独特力量,也因此在当前的世界电影中获得了独一无二的领地和位置,这是同为亚洲文化圈的中国电影值得学习和开掘的地方。

注释:

①⑤ 吴正美(音译):《寻求生存意义的舞——与李沧东导演的简短对话》,豆瓣网,2018年06月28日,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842702/。

②⑥ [法]吉尔·徳勒兹:《电影Ⅱ:时间─影像》,黄建宏译,台北:远流出版社,2003年版,第781页,第629页。

③⑦ 徐辉:《有生命的影像——吉尓徳勒兹电影影像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前言,第305页。

④ 熵:热力学概念,当“熵”升高时,系统就会趋于混乱、无序。详见徐辉:《有生命的影像——吉尓徳勒兹电影影像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14页。

⑧ 原话为:“影像不就是光线在银幕上制造出的假象吗”吴正美(音译):《寻求生存意义的舞——与李沧东导演的简短对话》,豆瓣网,2018年06月28日,网址: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842702/。

猜你喜欢

燃烧冲动饥饿
向着“零饥饿”的目标
“冲动”不是真担当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生活,让语文课堂“燃烧”起来
一起机组极热态启动时恶性运行工况引起停炉的事故分析
你说他说
单兵背负式防暴驱散器喷射剂的喷雾燃烧特性研究
冲动
回忆饥饿
他的冲动我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