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洁牙在颌面畸形中的应用

2018-11-13山玉霞邓立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洁牙菌斑指数颌面

山玉霞,邓立梅*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牙颌面畸形是由患者个体内的遗传(基因)系统存在异常引起的颌骨生长发育异常,从而使患者的颌骨形态、体积、颅面其他骨骼、上下颌骨之间发生异常,同时也会造成颌系统功能、牙合关系发生异常,从外表上,则体现为患者的颌面形态出现异常症状。这些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还造成了患者容貌上的畸形,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逐渐增多,对面部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前来医院进行就诊。想通过手术来改善颌骨形态,矫正颌面畸形,但这类手术解剖位置复杂,血管以及神经分布较多,涉及面广,因此手术难度较大,且术后容易出现出血,感染,肿胀明显等并发症[1],其中术后感染多是由于口腔内牙结石多,患有牙周炎,口腔卫生情况差导致伤口发生感染。2017年1月~2017年10月年我科对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术前洁牙,减少了术后口内牙菌斑数量,预防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0月 在 华西口腔医院就诊的颌面畸形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年龄20~30岁,平均25岁,并均行上颌骨Lefort手术和下颌骨切开术。两组入选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后,得出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围手期护理措施,实验组除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还指导患者在术前一天进行洁牙,去除牙结石。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前常规检查 术前均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术后均进行口腔冲洗保持口腔卫生,由主管护士每天查看患者口腔卫生情况,观察伤口恢复情况。

1.2.1 洁牙知识培训

组织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在手术前通过小讲课的方式进行洁牙知识培训,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让患者及家属直观地意识到牙周炎的危害,告知患者及家属洁牙能有效预防牙周炎,减少口腔其它的并发症,消除人们对洁牙的误识,使其意识到洁牙的重要性,养成定期洁牙的习惯。

1.2.2 术后健康知识宣教

颌面畸形患者手术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抽吸口内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增强有效呼吸,实施手术时,在进行骨断面切开后,通常无法立即进行止血,而是经骨断面微小血管自行凝结、加压包扎处理,所以在术后,患者通常会发生鼻腔和切口少量出血的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折叠、脱落,发现引流量突然增多,创口周围肿胀明显,应考虑出血的可能。一般于术后48-72h引流量<10 ml/d,可拔除引流管,观察患者创口情况,防止感染。术后常规冰敷72h,15至30min/次,1次/h,在对患者进行冷敷的过程,护理人员应对冰袋是否漏水的情况予以观察,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耳廓实施保护措施,避免出现冻伤的并发症。颌面畸形患者术后均使用口饲管进食,口饲管由第三磨牙间隙进入口腔,防止食物残渣滞留,防止伤口感染病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口内创伤得以更好的愈合。同时,护理人员需进行饮食护理,给予患者含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以及高热量的流质食物,确保身体营养摄入量均衡,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术后口腔护理相当重要,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发生情况以及牙菌斑指数情况等予以对比,行临床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并处理两组的数据资料,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若P值<0.05,可将其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 结 果

2.1 感染率比较

根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比较,未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

2.2 牙菌斑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口内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菌斑指数比较

2.3 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住院时间为(3.4±0.9)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6.1±1.2)d,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9.859,P=0.000)。

3 讨 论

在临床上,发育因素、遗传因素均有可能造成患者颌骨三维空间结构发生比例失调情况,从而导致牙颌面畸形的发生[2]。牙颌面畸形会对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并能够使患者的容貌发生改变,既造成生理上的不适,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临床上的正颌手术,主要是使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方法进行牙颌面畸形治疗,对患者的颌面形态进行矫正、口颌功能予以重建。但是,由于对患者进行口腔颌面部解剖操作较为复杂,腔窦较多,增加了临床手术的难度,临床上应对手术治疗、并发症预防予以十分重视。

颌面畸形伤口出现感染的症状,通常在手术完成后的5d左右,而且,若患者的口腔卫生管理情况较差、自身具有营养不良的状况,并且出现术区局部供血障碍等,均会对患者伤口愈合造成很大的影响。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体温,观察伤口及口腔内分泌物的性质,三餐后均用0.9%生理盐水冲洗250ml口腔冲洗,冲洗同时用吸引器吸出冲洗液,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加强患者及家属营养知识方面指导、掌握膳食原则,增加摄入,维持术后营养状况,增加抵抗力,预防术后感染。

临床上洁牙手术治疗,主要是应用超声波仪器将患者牙齿上的菌斑色素、牙石等物质予以去除,完成后实施牙齿磨光操作,以此来对菌斑、石牙再次沉积的发生进行预防[3]。通常,患者会误认为洁牙操作可导致牙齿发生松动,造成牙齿敏感,因此对洁牙产生恐惧,牙结石会不停刺激牙周组织,从而引起患者出现牙槽骨吸收、牙龈出血、牙周炎以及牙周袋等病症的发生[4]。牙周感染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若出现中度或重度牙周炎,则患者牙周袋壁、牙面等牙周袋内两侧均会有大量的细菌聚集,同时患者的牙周袋表面结构完整性受损、变薄,其袋壁会增加通透性,使得大量细菌生产物直接进入局部小血管、牙周结缔之中[5]。因此,牙周感染会对患者的全身健康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当细菌进入淋巴、血液等处引发的迁移性感染、因细菌感染导致的免疫损伤、因细菌毒物产生所引起的损伤三种机制,均会对患者的远隔部位、器官造成影响。患者对洁牙缺乏正确的认识,口腔保健意识薄弱,术前应指导患者洁牙,并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自我保健意识,更加明白按时洁牙、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术前洁牙能减少牙结石,控制牙菌斑,预防颌面畸形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使患者了解到定期洁牙的必要性,值得予以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洁牙菌斑指数颌面
选喷砂洁牙还是超声波洁牙?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稿约
了解洁牙
洁牙需要了解什么?
洁牙
——牙齿终身受益的屏障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