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护理在门诊儿科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11-13刘建华段中宁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输液门诊家属

刘建华,段中宁*

(1.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苍梧分院输液室,江苏 连云港 222000 ;2.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2)

儿科门诊输液室因其患病人群为儿童,陪同家属都是患儿直接亲属,并且患儿表达能力差,非常容易出现抵触心理与抗拒行为。此时如果护理人员工作不细致,家属情绪比较激动,就会造成儿科门诊输液室满意率低,因此加强护理工作的细节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50 例,女性患儿30 例,患儿年龄为8个月-9 岁,平均年龄为(4.5±1.5)岁;患儿所患疾病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两组患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措施,患儿家属取药后将药物交给护士,护士核对患儿的具体信息,确认无误签字后,向家长讲解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应用常规方式给患儿进行输液。予以观察组患儿细节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输液前细节护理措施

患儿家属将药物取回后交给护士,护士与患儿家属一起核对患儿的详细信息,如果在此期间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治疗医生取得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待各项基本信息都正确后签字。在为患儿实施穿刺操作以前,护士要向患儿家属说明输入的药物与输液总量,输液时间也要事先告诉患儿家属,并嘱患儿家属不可在输液过程中擅自调整输液速度以及造成的危害[1]。

1.2.2 输液中细节护理措施

在输液时,护士要选择合适进行穿刺的静脉血管与穿刺位置,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决定,如果患儿年龄低2岁,为了避免患儿乱动影响输液最好在头部进行穿刺,在穿刺成功之后妥善固定穿刺针,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多加巡视,并在合适的时间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主要内容为正确怀抱婴儿的姿势、穿刺位置的保护方法、病情变化的观察方法等,嘱患儿家属要对患儿多加监护,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护士。

1.2.3 输液后细节护理措施

输液结束拔针之后,指导患儿家属正确按压穿刺点,按压的时间要≥3min,告诉患儿家长切不可揉搓穿刺点,输液后不要马上离开医院,应在观察室休息15-30min 之后无异常情况发生才可离开医院,告诉患儿家属护理患儿的方法、离开医院要注意的事项,回到家后发现异常情况要随时来院诊治[2]。

1.3 统计学研究

将研究得到的相关数据予以SPSS20.0 软件处理分析,采用百分率(%)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并将组间比较进行x²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了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门诊是医院的门面,收治的患者范围广,属于医院的特殊科室,并且小儿患者属于临床特殊群体,对他们的护理质量高低是医院护理水平与医疗质量的直接体现。门诊输液患儿年龄小,情况不同,并且流动性比较大,通常是输液完毕后就离开医院,管理起来难度大,因此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就比较多且复杂,这样给护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静脉输液对于患儿来说是侵袭性操作,给小儿输液与成人输液最大的不同就是小儿患者穿刺难度高,再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他们普遍配合程度不佳,并且家属由于对患儿疾病的担忧,情绪也不好,这些都会对临床护理造成不利的影响。对于门诊输液患儿实施细节护理措施,在输液前、输液中与输液后对患者实施周到的护理,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护士都认真对待,收获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全部患儿均顺利完成了输液[3]。

在研究中,观察组护理纠纷(2.5%) 护理差错发生率(0%)要明显比对照组(25%,10%)低些;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7.5%)要明显比对照组(75%)高些;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程度(100%)要明显比对照组(80%)高些,(P<0.05)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输液门诊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门诊支付之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