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护理与观察

2018-11-13黄娟芝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医护我院常规

黄娟芝

(荆门第二人民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急诊冠心病患者属于高危患者,因为患者病情严重,再加上患者的年龄普遍较高,所以在临床中具备较高的抢救率与死亡率,对于科室的医护水平要求都比较苛刻[1]-[2]。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急诊冠心病医护质量,本文以我院急诊冠心病为例,探讨介入手术中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以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被确诊的160例急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手术。将这160例患者按照数字数字法分为实验组(n=80)与常规组(n=80)。实验组患者男性4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为(58.4±6.2)岁;常规组患者男性4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4.8±9.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手术治疗、介入手术等措施。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以术前嘱咐患者配合事项以及术后恢复等措施。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措施如下:1、强化护理人员培训体系。由急诊冠心病护士长组织所有护理人员参与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活动中,并采取定期组织考核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能力进行评价,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知识水平与心理素质。与此同时,医院护理部门还可以每年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实行三基理论考核,确保护理人员可以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最大程度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2、改进排班体系。急诊冠心病患者具备较为突出的特殊性,为了更好的改善对患者的服务,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改进排班体系,借助合理调配人员的方式,确保每一位患者都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例如,对于病情严重且医护风险较高的患者尽可能做到专人陪护,由两名或三名护理人员负责一例高风险患者。对于病情不严重或风险较低的患者可以减少监督频率,最大程度提高护理资源的分配合理性。另外,还可以适当提升值班人员数量,解决因为夜间护理人员少而无法保障护理及时性的问题,减少护理风险;3、强化护患沟通。护理人员需要保持较为热情的护理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时保持平和的心态与亲和的语气,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在患者存在顾虑、疑惑、紧张、焦虑等情绪时对症下药。例如,如果患者的治疗信心不强,便可以为患者近期的治疗案例,从而强化患者的治愈信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医护依从率。

满意度均采取依从率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统计和调查,前者由患者及其家属填写,后者由医护人员、患者填写,分数区间0至100,在80分以上时为满意、依从。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护理效果等数据均采取SPSS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例如(3.1±1.1),数据之间的检验采取P值实现,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 结 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以及依从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依从率对比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通过分析之后认为急诊冠心病临床护理中问题主要在于三个方面:1、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理想,导致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无法实现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影响患者心理情绪,同时还有可能耽误治疗[3];2、对患者的指导不到位,导致患者舒适性不足,从而对医护服务的依从率不断下降,甚至发生错服、漏腹药物的现象,从而导致临床护理质量严重下降;3、因为护理经验不足或操作不够熟练,导致对突发的病情状况反应不及时,从而让患者认为护理专业性较差,对护理不满意[4]-[5]。通过总结之后,我院采取了强化护理人员培训体系、改进排班体系、强化护患沟通多种改进措施,对于我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提供了明显的帮助。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以及依从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安全管理制度的实行具备显著的必要性,在实际护理中需要根据急诊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理服务中的针对性,为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改进护理服务模式,减少资源浪费现象,提高护理针对性,从而改进临床医护质量。

综上所述,借助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显著提高急诊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的身心舒适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医护服务的评价,杜绝护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医护我院常规
常规之外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别受限于常规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