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1-13张媛媛

中外医疗 2018年28期
关键词:综合性依从性心理

张媛媛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VIP病区,山东济南 250014

抑郁症是以情绪的持续低落、缺乏兴趣爱好、自我否定、自杀倾向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随着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增大,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目前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采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其主要是5-HT再摄取抑制药,但由于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并未能按照医嘱要求进行规范治疗,因此治疗效果达不到理想结果[1-4]。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可通过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心理疏导、与家人和朋友建立起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以患者自身为基础,增强患者对抑郁症的了解水平,与患者及时沟通了解患者的自身想法,及时进行沟通和疏导,消除抑郁情绪,增强自信心,与家人和朋友进行交流,感受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从而增加患者的治疗用药的依从性[5-8]。因此该研究方便选取到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就诊治疗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患者相应的临床疗效、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为研究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就诊治疗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为 22~66 岁,平均(46.5±3.7)岁,病程 5 个月~6 年,平均(24.54±6.13)月。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为 24~70 岁,平均(51.1±3.5)岁,病程 4 个月~5 年,平均(21.31±3.5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对比研究,该项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帕罗西汀片进行口服给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其中包括: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与抑郁症患者主动交谈,交谈后缓解患者对医院整体环境的不熟悉和不适应,通过安慰和鼓励患者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从而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调整,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感受和想法的表达,对患者的倾诉认真倾听。②认知及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抑郁症相关方面的知识,如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后方法、注意事项等,可以采取交谈式教育或书面形式的教育,使患者对抑郁症有新的认知和理解,对患者的情绪恢复有辅助作用。③社会和家庭关系:增加患者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交流,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

1.3 疗效判别

1.3.1 疗效 根据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的HAMD减分率对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疾病治愈:减分率≥75%;显效:减分率为50%~75%;有效:减分率为25%~50%;无效:减分率≤25%。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3.2 治疗依从性评价 完全依从:对医嘱和护理治疗严格遵守和执行,积极主动的配合;基本依从:对医嘱和护理治疗基本执行,较为配合;不依从:对医嘱和护理治疗完全不能遵守和执行,并中途中断治疗。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人数+基本依从人数)/总例数×100.00%

1.3.3 生活质量评价 以QO-LI-74量表为评价准则。生活质量主要分为躯体功能方面、心理方面、社会功能方面、物质生活方面等4方面,一共74项,其中每一项按照1~5分进行评分,得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水平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分析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依从率为86.67%;对照组为68.33%,两组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分析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 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析[(±s),分]

表 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析[(±s),分]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4.6±4.7(68.6±7.8)*54.1±4.2 60.3±4.2 56.2±3.6(69.4±3.9)*56.8±3.2 61.2±4.6 55.2±4.3(68.5±6.1)*55.8±4.7 60.6±6.6 57.8±6.8(69.8±7.2)*57.2±6.5 61.9±5.3

3 讨论

抑郁症在慢性精神类疾病中是一种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疾病,目前对于抑郁症中病因和病机研究中,表明抑郁症的发病与患者的心理、社会、生物因素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其中所有的发病因素中较为重要的是心理因素。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的认知疾病方面进行讲述,及时纠正患者对于疾病的错误认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行为,改变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培养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行动,积极配合相关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培养患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待事物的态度要采用客观的处理方式和思路,改善患者的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9-13]。及时、经常性的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讲座,具备处理一些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有研究证实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能力,生存质量发生变化,在生理、心理方面康复。综合性的心理护理不仅是对于患者心理的干预,其护理工作的好坏也影响患者健康的恢复,其相关的心理护理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对于护理工作的某一方面要重视到各个点,对与现代不相匹配的方法进行淘汰,及时采用合理的方案。

李海燕等[14]在研究中指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抑郁症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有效率,高达80%以上。研究表明,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护理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P<0.05,充分显示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该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依从率为86.67%,对照组依从率为68.33%,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大于对照组(P<0.05)。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树立对疾病的认知度,能帮助患者增强恢复健康状态的信心,提高患者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健康恢复。其对患者的消极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改变,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他实验研究对比其有相同的研究结果。因此在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案采用联合药物治疗和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为较优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能够改善预后,该实验研究为其临床的广泛应用奠定实验依据。

猜你喜欢

综合性依从性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