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开放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分析

2018-11-13费建平刘宏伟

中外医疗 2018年28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股沟腹膜

费建平,刘宏伟

苏州九龙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 215000

腹股沟疝是指患者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起,从而形成为的包块。疾病初期肿块较小,通常在患者站立、劳动、行走或者咳嗽时出现,平卧或者手压时可自行回纳,患者一般无特殊不适感,偶伴有局部牵涉痛以及胀痛等。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随着病情不断进展,肿块逐渐扩大,严重影响行走及劳动,降低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术中应按照解剖学知识对腹壁进行修复,从而改善病情。由于手术方式较多,既往多采取开放疝修补术,虽然取得了一定治疗价值,但效果并不明显,术后并发症较多,导致预后差[2]。因此该院展开研究,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纳入的92例腹股沟疝患者,探讨开放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纳入的92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男25例,女 21 例,年龄 52~76 岁,平均年龄(63.1±2.4)岁,病程 4~16 个月,平均病程(10.2±2.1)个月,斜疝 28 例,直疝18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 52~77岁,平均年龄(63.8±2.5)岁,病程 5~16 个月,平均病程(11.0±2.2)个月,斜疝29例,直疝17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3]:①均符合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均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③均经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自愿加入该次研究中。④资料齐全,精神或者意识正常者,能够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4]:①合并其他严重恶性肿瘤。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③研究前具有腹部手术史。④存在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研究组:采取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患者脐下端、腹直肌前鞘进行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 mmHg。分别于1/3脐耻连线中上、中下进行操作孔,放置腹腔镜,并疏松组织,在腹膜外间隙进行扩大操作。术中完全显露耻骨梳韧带、耻骨联合以及腹壁下血管。选择合适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保证补片上端与联合肌腱重叠,下端置入持股膀胱间隙,内侧外侧直到髂前上棘,内侧穿过腹膜前正中线。术后缝合操作孔,利用腹带进行束缚,维持24 h。对照组:采取开放疝修补术,在患者腹股沟韧带中点上进行切口,并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腹外斜肌腱膜,重点保护腹股沟神经以及髂腹下神经。术中完成精索腹壁化后,完全游离精索血管、疝囊以及输精管道,常规方式放置补片。手术结束后间断性缝合切口,选择沙袋压迫24 h。

1.3 观察指标

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病情变化,记录手术相关情况,并于术后进行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疼痛评分判定标准[5]:0分无痛;0~3分轻微疼痛,患者可以忍受;4~6分疼痛明显并影响睡眠,尚可忍受;7~10分强烈疼痛感,疼痛难以忍受,影响睡眠、食欲、生活等。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s)

?

2.2 并发症

随访中发现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有切口感染、尿潴留以及血肿等,其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近几年,我国腹股沟疝发生率日趋增长,已成为临床上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临床上关于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可能与患者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升高有关[6]。若临床上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均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通常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开放疝修补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术中利用缝线将受损组织两端进行缝合操作,从而达到修补效果,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但术中需要对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两个位置进行缝合,明显增加机体组织之间的张力;加之术中切口、暴露面积较大,牵连内部组织受损,增加出血量,提高术后疼痛感,不利于术后恢复。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完善与发展,孙雪峰[7]提出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4.44%,手术时间约46.26 min,术中出血量约22.56 mL,住院时间约5.29 d左右,且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术,说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该文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19.57%(P<0.05),与学者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研究组可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快速缓解疼痛,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推广,加之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适用范围不断扩增。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主要分离腹膜前间隙,从而建立空间,选择合适的补片经过腹腔镜置入,将疝囊口完全覆盖,整个手术过程不接触患者腹腔内其他脏器,不仅有效防止粘连现象,同时避免内脏显露,牵连周边组织受损,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另外手术过程中应注意腹膜外间隙的完整建立,属于手术治疗关键,在切开腹直肌后,从腹直肌与后鞘中间继续进行分离,避免牵连腹壁下血管受损。由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患者伤害较小,减少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避免感染,受到临床及患者的广泛认可[8]。虽然腹腔镜手术效果显著,但术中仍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①手术操作中应保护生殖血管及输精管,防止误伤血管后产生大出血;②应重点关注精索血管外侧的股外侧皮神经通过的区域,防止误伤导致股外侧皮肤疼痛,影响预后恢复。加之腹腔镜手术对手术器械及临床医生的操作技能具有较高要求,应受到医疗界广泛关注。

综上所述,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疼痛,避免并发症产生,安全性,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股沟腹膜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腹膜前Kugel补片法治疗股疝21例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